摘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张攀
对过去的2013年,多数民营书店老板感觉疲惫,认为2014年现有颓势仍将延续。不过国家财政部减免图书零售增值税的决定、中央文化产业基金对部分民营书店的扶持、减少审批程序等利好还是让他们看到外部环境不断改善的信号。针对自身,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没有过时的行业,只有过时的模式。2014年,在网络书店冲击、租金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仍将持续的情况下,他们坚定了往阅读服务提供商转变的决心,并以此来构建独特的书店魅力。
以商业眼光打造阅读服务
魏红建2014年终于轻松了一点。他领导下的陕西万邦图书城有限公司将尝试打造更多“独立”的书吧。这类书吧仍在书店,但由专业团队独立打造,提供出版社特价书供读者免费阅读和购买。至于前景,魏红建并不介意称之为万邦的明天。
尽管细节存在差别,西西弗书店、南京先锋书店开设的咖啡馆,北京时尚廊书店开设的轻食餐厅,都是将其打造成单独品牌的尝试。
这么做的目的?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移动互联正极大地改变传统零售业生态的当下,他们必须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事情,才能被读者记住,并愿意为书店做点什么。2012年,北京单向街书店凭借在文化沙龙打造上的良好声誉,成功为搬迁众筹23.5万元的案例即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现在的读者可能不会因为书店卖书而记住它,更可能是以图书为圆心发散出的其它服务而让他们恋恋不舍。
这些不一样的事情有个统一的名称:阅读服务。民营书店2014年绝大部分都明确在为此而努力。他们希望更多读者成为书店的粉丝,喜欢书店,也喜欢店里的图书、非图产品、多元服务,乃至书店全体员工,甚或一个员工。
于是不难理解山东京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为何要大力改造现有书吧。该公司副总经理孙唯芬说,由于部分家长总是带着孩子来书吧,造成书吧过于喧嚣而体验不佳。为改善这种情况,他们决定2014年在书吧中开辟专门区域,有意识地区分开两个群体。
这只是京广2014年门店调整的部分计划,其更大的目标是要在新开的门店中增添更多设计感、文化感。“京广这些年一直在尝试做不一样的书店,但始终没有找到好的感觉”,孙唯芬说。鉴于2014年京广将与中粮开在烟台的大悦城合作开书店,她认为这是一个找感觉的好机会。“京广必须去适应大悦城的氛围”。
眼下,京广正在旗下最大的门店开展试点,将关于不同群体的功能定位、引进多元业态、增强体验感的想法一一试验。“在未来,我们希望新门店能因地制宜地从试点门店中选择需要的业态复制即可”,孙唯芬补充道。
这是一个先反思再创新的过程。魏红建感慨前几年之所以没把书吧做好,原因是没指望以书吧赚钱,做得不够专业。意识到这点后,他在2013年尝试打造单独的、专业化的书吧。“半年时间,它就摆脱了经营困境。”魏红建表示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而这也成为民营书店2014年试图以更为专业、商业眼光来打造新业态的一个缩影。
西西弗书店的董事长金伟竹对此更有发言权。该店近年来低调扩张的势头给业内外留下深刻印象,其在文化业态与商业业态融合上的成绩,成为他们与地产商斡旋时的一大法宝。
金伟竹认为,现在书店大都在做服务、做体验,但各家仍有优劣之分,其原因在于书店的人往往不太懂商业,很难把握住文化和商业的平衡点。他说:“这并不矛盾,做好商业会带来更大文化空间,做好文化会为商业带来更大品牌价值。”
好在更多的民营书店已对此认识深刻。魏红建透露,现如今有很多商家来与万邦谈合作。“他们看到了新形式书吧的发展前景,”他解释道。1月28日,新的此种模式的书吧在陕西省渭南市的一家ShoppingMall开业,现有的销售数据让他较为满意。
以开放渠道构建书店魅力
围绕阅读服务而来的思路调整,往往能为书店寻觅到不一样的、新的发展机会。爱知书店正是抓住快速阅读潮流,锁定白领人群,在他们聚集的地铁沿线、写字楼、机场、高铁等迅速铺开店面,又紧跟碎片化阅读潮流,主攻期刊和畅销书销售。
广州学而优书店2013年关闭了东风路店,这则消息曾引发业内外诸多唏嘘。不过在该店创始人陈定方看来,关店是一种正常的经营调整。她感慨在一个计划没有变化快的时代,2014年新开门店必须更加谨慎。“不过有特别成熟的机会,也愿意尝试。”
此处新的机会是指学而优与有关单位合作开设社区书店,或是与地产商、中国联通等企业合作将文化讲座、亲子阅读等带进社区。这种走出去拥抱消费者的态度与爱知书店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其在门店坐等读者,为什么不把图书直接送到他们身边?”爱知书店市场总监王玉明强调道。
这点出了民营书店2014年力图以更为开放的渠道姿态拥抱消费者的决心。爱知书店2013年的地铁书店总量已达50余家,同时还走进了100余家企业,与300余家银行开展合作。接下来,王玉明希望能有更多的出版社、作者来爱知书店组织文化活动,三方共建一个富于文化内涵的开放渠道。
这种形态的渠道将更具魅力。有受访者举了罗永浩的例子,为何其还没推出锤子手机就聚集了一大批拥趸,原因便是个人魅力。
言下之意是书店也要寻找自身魅力。这点在南京先锋书店、北京万圣书园、单向街书店、时尚廊书店、上海钟书阁等处已或多或少地得到验证。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书店“朝圣者”。
具体做法不胜枚举。虽然实体书店生存艰难,但在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浩看来,在减免税收的利好政策鼓励下,要逆势而上。在上海开设18家书店的基础上,他计划继续开书店。而针对钟书阁这一颇受赞誉的独立书店,金浩计划或是将其扩至1500平方米,或是到外省市复制钟书阁模式,目前仍在洽谈中。
万邦将借助老物件来增添书店的故事感和情感积淀。这些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被有计划地放在店内,颇具特色,又富有情感寄托的意味。万邦还尝试摆脱传统图书分类法,以岁月沉淀、很多人写的旧事等个性化、文学化表述来进行分类。此外,他们还计划2014年开发、引进一批“创意杂货”。
京广则是通过流程改造,将“以销定采”转回了“以采定销”,这样既减少不必要费用,也提升了图书的针对性。孙唯芬说:“以销定采中,出版商拼命向书店推销一本书,但其最终在门店的表现可能并不突出。”而“以采定销”则可以根据不同目的(提升品位、应对短期销售需求等)来采购图书,提升终端销售能力,而终端也能反馈销售建议,形成一个良性的、互相促进的采销闭环。
慧源书城是苏中地区最大的民营书城之一。其立足三、四线城市,受电商影响较小,2013年整体利润增长14%。不过该书城总经理贲友兰也已意识到资源整合、做空间创意的重要性。2月,他们刚邀请了一批国内服装企业,和来自我国台湾的小吃商到当地考察,洽谈合作。同时,在春节过后图书销售相对平淡的时间段,他们组织市场部相关人员到全国各地优秀的书店走访、调研,吸纳成功经验。
不得不提的是昆明新知集团,其2013年一口气开设了3家华文书局。这些书局不仅经营图书业务,同时还与当地文化教育、商务等部门开展文化项目、出版推介、文化培训、韩语培训、国际留学、旅游咨询等业务。以图书为媒,新知在衍生的文化产品和业务打造上越来越驾轻就熟。1月底,其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的首家金达莱朝鲜餐厅开门营业。这是新知与朝鲜国家体育部贸易局五轮总会社合作的第一个集文化交流、餐饮体验于一体的合作项目。此前,该集团还在2013年11月16日开设了“新知朝鲜画廊”。不过这些衍生品牌并未改变新知以图书为经营核心的理念。该集团董事长李勇强调,寻求衍生品牌的创新和突破,说到底还是为了长期支持图书事业的发展,这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