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洗脑书”向功能性和大众化的转变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4/2/18 作者:王斌


韦三水 财经作家、TDSMedia创始人、享阅者读书会发起人。

■王斌(重庆大学出版社图书分社社长)

重庆大学出版社在2013年9月出版了一本《洗脑心理学》。该书主要从洗脑源头入手,来分析洗脑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社会心理因素、洗脑的机制,并利用最新的神经系统科学来解读人脑是如何发生改变的,然后以此为依据分析了洗脑在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层面是如何起作用的,最后提出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我们能够控制洗脑吗?作者凯瑟琳·泰勒毕业于牛津大学,专业从事洗脑科学的研究。该书被誉为自20世纪50年代爱德华·亨特《洗脑》首次提出洗脑概念以来,最科学和全面的洗脑著作。

这一特点也使得重大版《洗脑心理学》与现在图书市场有关洗脑的图书有所区别。市场上关于洗脑的图书,多以实现某种功能为诉求,比如去改变人、说服人,而这种改变和说服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某种结果。从这点上来说,这种功能性诉求所诉诸的手段或技术,正是重大版《洗脑心理学》所探讨和分析的对象。当然,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下这两类图书并无好坏之分,只有内容之分,也因此界定了两类图书不同的读者。重大版的《洗脑心理学》主要以相关专业的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如,心理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另一类图书则主要以商业从业者和一般大众为主要读者对象。这也被一组销售数据所证实,据我了解,北京某高校的一个小书店月销售该书就达上百册。

之所以策划这样一本书源于几个原因。首先,重庆大学出版社一直致力于心理学图书,尤其是心理健康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其次,源于对人的思想根本性改变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问题的兴趣。例如,大家都知道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个受害者如何在短期内会转变为一个施害者?有时候,这种思想的转变真让人感到有点匪夷所思。再次,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所持有的思想和信念是坚固的,即使发生变化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我曾经就此问题问过很多朋友,大家一开始都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并没有什么变化,但一提及一些具体问题,又觉得好像现在和以前不同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还有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你现在持有的思想和信念是如何产生的?你童年或青年时期的一些当初认为不可能发生变化的思想和观念有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就是带着这份好奇,开始了《洗脑心理学》的策划之路。

关于洗脑图书的市场容量和前景,从产品本身来说,可以操作的图书多为功能性的图书或者说大众书,但是容易重复。其实,只要看看与此类似的概念,比如“读心术”就能知道;从国内市场来说,洗脑这个概念能保持多久的热度,取决于这类别中畅销图书所产生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媒体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