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宋焕起:逐梦“东方”重塑品牌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4/5/16 作者: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晓 今

因为坚持着一份“振兴东方、打造一流”的信念,他和他的同事们锐意改革,独辟蹊径,为东方出版中心谋划出一条特色发展新路径;他勇于实践,攻坚克难,带领东方出版中心全体员工在转型跨越发展的特色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突破。

他,就是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宋焕起。

2008年5月,宋焕起从北京调任地处上海的东方出版中心总编辑。六年来,仅往返京沪两地的出差里程,就超过了28万公里,用坏了4只行李箱,赶飞机、赶火车、赶会议,为了改签一个及时的航班,他常常拖着疲惫的身躯追赶在年轻人的身后,更常常“三过家门而不入”。光阴荏苒,举目无亲的上海和陌生的东方出版中心变成了他心中的热土。

2014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东方出版中心作了《创建“东方虹桥”新园区 拓展复合出版新业态》重点项目专题报告,博得满堂掌声。作为中心的当家人,宋焕起颇感欣慰:在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东方出版中心的创新发展项目成为中版集团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契合了改革发展的兴奋点,这并非巧合,也不是偶然,而是东方出版中心重塑品牌、嬗变求强的必然选择。

创新思路,勇于探索

开垦“东方展翅”试验田

东方出版中心前身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曾参与和承担了新中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重要编辑、印制和发行任务。此外,《文化苦旅》、《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官方图册》、《世界历史文库》等畅销书从这里走进读者的视野,创下骄人的成绩。

当传统出版遭遇新媒体和数字化的严峻冲击,东方出版中心的出版主业发展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和考验。2012年,时任中心总编辑的宋焕起,正式受命担任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职,面对重重挑战和难关,心中固然压力无限,但更多的是勇气和胆略。

上任伊始,宋焕起为东方出版中心进行了新的定位——作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唯一一家在沪的成员单位,肩负着的是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的桥头堡角色。“今后的路怎么走?如何尽快破解中心的发展难题?这是我和班子必须面对和承担的责任,任务艰巨,压力甚大,但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是东方人当下最重要的使命和担当!”誓言铿锵,掷地有声。

在宋焕起眼中,中心的发展要避免传统经营思路,要紧跟时代脉搏,有所创新。“多出书、出好书、出特色书是中心永远高举的旗帜。然而,中心与其他出版单位相比,有着自己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优势和特点:背靠中版集团,地处中国乃至国际经济的中心——上海,拥有数万平方米的房产资源,支撑着出版主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唯有改革和创新,让品牌优势、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在新的发展中进一步彰显,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知易行难。宋焕起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基础在于战略规划,而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则是实施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支撑点,只有选择正确了,企业发展才不会跑偏方向,不会脱离应有轨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既不能走自己的老路,也不能亦步亦趋地走别人的路,因为亦步亦趋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更不符合辩证法。关键是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心特点和现状的正确道路,为中心的发展开垦出一片实实在在的试验田,实现中心新一轮发展目标和任务。”

锐意改革,独辟蹊径

建立“东方翱翔”栖息地

“一体(出版)两翼(园区和新型业态)、协调发展,创建一流,实现振兴”,是中心正在探索的创新特色道路。2012年,宋焕起和班子跳出传统的经营思维,冷静分析业界形势,深入剖析中心优势劣势,在中心的发展棋局上下活了“两盘棋”,形成了“两个建设”重要战略构想,即:凭借地缘与资源优势,建设一条“财金经管”图书出版产品线,建设一个国家级“东方虹桥国际出版创意基地”。

谈及主业这盘棋,宋焕起坦言,“出版主业始终是中心发展的重要基石,创设一条新兴的图书产品线则是中心出版主业当下最为紧要的工作。但不可否认,突破现有的出版现状和格局决非易事。”中心对现有产品进行了仔细梳理和客观分析,聚焦研究中心出版主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经反复论证,最终确立了开拓财金经管类、历史档案文献和城市题材等新图书产品线的出版方向,花大力气寻求突破,“此举既可弥补中版集团图书品种结构目前存在的短板,也能形成有中心自身特色的出版格局”。

找准了出版主业方向,宋焕起和班子又谋划盘活第二盘棋——传统的出版主业与新业态的发展模式齐头并进,力争为东方出版中心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产业园建设”这一鲜活的文化创意基因由此应运而生——聚焦“促进图书主业升级,提升房产经营层级”,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和数字影像拓展中心的设想,即利用既有房地产资源,建设东方虹桥国际创意出版产业园区,融入长宁区“数字长宁、文化长宁”发展规划,弥补本地区文化与科技园区空间不足,并探索数字出版,形成房产能效聚集、品质提升和新媒体新业态互动的高端产业平台格局。

在宋焕起眼中,产业园建设离不开六个字——“现代感”和“未来感”。“现代感”,即形态和运营上既与东方出版中心传统业态(出版主业和房产经营)相呼应,更是时代的、新兴的、国际的,包括产品性质、产值构成和经营模式,是中版集团“三化目标”中“现代化”要求的践行;“未来感”,即在理念和规划上是动态的、空间预留的、可持续的,包括以创新的机制对入驻机构助推的孵化机能,以及由长宁区政府牵头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可算得上中心梦想的“东方虹大厦”的预期目标和预留空间等,是中心事业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愿景体现与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圆梦诉求。

特色发展道路的确立,为中心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地,这基于宋焕起对“文化需要不断创新”的独到理解,在东方出版中心改革创新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开拓进取,攻坚克难

当好“东方腾飞”领头雁

数十年从事文化工作的经历,铸就了宋焕起儒雅谦和、低调而实干的工作作风。在他的词典里,成功的要诀是“相信+坚持+务实”。如今,东方出版中心的航向已定,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引领团队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如何把远大的发展目标变成现实?宋焕起说:“道路的确立、构想是东方团队不断思考、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得来的智慧结晶。规划不是纸上谈兵,规划落地才能成就未来,因此,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当前的事情做好。”作为东方出版中心发展的“领头雁”,他深谙如何将战略规划从纸上落地,如何在漫漫长路上引领东方一路前行。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在中心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宋焕起和他的团队以其深邃的领悟力和强劲的执行力,带领团队果敢起航,顺势扬帆,“两个建设”规划所取得的成绩背后,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出色演绎。

“中心在财金图书产品线的开发上的确存在很多困难,我们的作者资源有限,专业团队也不健全,但我们既然打开了这扇门,就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现在是我们齐心协力播撒种子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拼搏,要努力,有拼搏的人生才有意义!”在他的激励和鼓舞下,编辑们竭尽全力冲破难关。渐渐地,项目的口子被一个个开启,渠道被一个个打通,中心的财金经管图书线建设终于有了初步成效。《服务的灵魂》、《红色资本》等第一批图书出版后,销售业绩一路攀升,市场反响热烈,中心产品线格局终于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作为“两个建设”的操盘手,宋焕起坚持以人为本,以至善之意待人,以伯乐之慧眼识人,注重团队精神,并身先士卒,从而锻造出一支成熟稳健、富有担当的精干力量。他常和团队说:“成大事者,必要有执着坚守的责任担当和精神追求,更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和敢试敢闯的魄力。”目前,产业园物理形态建设已初具规模,内容平台建设也取得了可喜进展,新业态的“东方虹数字公社”已开始投入运行。

令人鼓舞的是,中国出版集团数字影像出版拓展中心已经落户上海,由中心承担运行。“上海东方虹桥国际创意出版产业基地暨中国出版集团数字影像出版拓展中心”项目和其重大应用示范项目——“影像中国数字复合出版工程”经中国出版集团推荐,已双双被列入国家级“新闻出版改革与发展重大项目库”。面对成绩,宋焕起认为,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依然要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保持冷静的头脑,客观思索如何在转型创新的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2014年,是中心创新发展初现成效之年,怀揣着“漫漫征程,拼搏不息”的信念,宋焕起和团队一道,在“振兴东方”梦想照耀的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