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党媒启动新闻客户端战略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4/7/25 作者:


7月22日上午,记者的微信朋友圈几乎被两个字占满,那就是“澎湃”,这个由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新闻客户端引发的关注和热议,令人意外。这款被誉为“一出生便风华正茂”的新闻APP之所以被热切关注,皆因为它是党媒上海报业集团转型改革后的第一个新媒体拳头产品。

实际上,从今年6月开始,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为代表的传统党媒便开始发力新闻客户端。6月11日,新华社推出首个新闻客户端“新华社发布”,并迅速出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1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被视为人民日报社适应媒体变革形势,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6月16日,浙江日报与浙江省委宣传部共同打造的新媒体产品“浙江新闻”客户端亮相,成为浙报集团新媒体矩阵的核心产品之一。加上刚刚上线的“澎湃”(Paper),主流传统媒体对新闻客户端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内最大的党媒机构纷纷推出新闻客户端,充分显露出他们拥抱移动互联网的积极心态,同时,中央高层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讲话更是加快了党媒数字转型的节奏。据最新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已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增长到5.27亿,手机上网使用率首次超过个人电脑。党媒要在日益庞大的移动互联网格局中依然拥有强大的话语权,新闻客户端似乎是最容易的入口。

内容是客户端的优势?

在中国,新闻客户端的热潮首先发轫于各大门户网站,从2012年开始,搜狐、网易、新浪、凤凰、腾讯等相继推出自己的新闻客户端,攻占用户手机。经过2年的厮杀,同质化竞争、后继乏力使这些新闻客户端的火爆热潮逐渐褪去,加上“今日头条”等创新产品的挤占,新闻客户端已经是红海一片。此时,党媒机构纷纷发力,真的能在饱和的竞争中胜出吗?“内容为王”的优势真的也能换来天价的估值吗?

与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的技术色彩相比,党媒的新闻客户端本身带着强烈的传统媒体色彩——强调新闻和内容。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上线仪式上的致辞清晰地道出了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特色。“人民日报客户端将秉承可信、简约、亲和的理念,突出原创、突出独家、突出评论,做有质量、有观点的新闻,努力以一流的内容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杨振武说,“同时,将加大技术支撑,把握个性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实现一流的用户体验。面向未来,打造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深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主流新闻门户、权威观点引擎、聚合信息平台。”本月,人民日报客户端满月,客户端用户数突破410万。

而早于人民日报客户端一天发布的“新华社发布”也同样突出自身的新闻权威色彩。在国内,新华社是全球信息的主要出口。而“新华社发布”这款新闻APP,同时也是发布全球资讯的唯一品牌。新华社新媒体部门负责人贺大为在介绍这款新闻客户端时表示:“信息来源是最具有差异化的。新华社目前有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记者的新闻信息采集优势,众所周知,目前新华社是全球各地新闻现场的实时、一手报道资讯的出口。”言外之意,强大的内容采集力量是该款客户端最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新华社新媒体部门对于这款新闻客户端的功能设计,并未局限在“资讯发布”。该APP提供的内容还包括各地政务服务信息、生活便民服务等功能化板块。

强大的内容制造团队,是党媒新闻客户端的最大亮点,自己生产内容,就绕开了拼抢内容资源、寻找聚合合作伙伴的竞争(不会出现“今日头条”被不断起诉的尴尬)。海量的优质内容会源源不断地通过这些客户端输送给用户。这是典型的传统媒体“内容为王”路线,也就直接有别于网易客户端等门户新闻APP产品。

坦白地说,“澎湃”作为一款APP,其内容、体验、功能还是下了一番功夫。据悉,上海报业集团在该项目的初期投资将高达3至4亿元,分别来自政府和财团,如此大手笔来制作一款客户端也的确让业界增加了很多期待。按照“澎湃”的计划,未来需要三四百号记者。有人有枪,“澎湃”最不缺的是内容。从另一方面来说,多元的股权方式是上海报业新媒体项目的最大突破,“澎湃”的模式带有强烈的探索意义。

“澎湃”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根据上海报业掌门人裘新的构想,该集团未来的新媒体战略将集中于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依靠海量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第二种是面对窄众人群,以高度专业化的内容和精准服务获得用户付费收入。采用第一种模式的就是《东方早报》的“澎湃”项目,第二种模式则是《上海观察》等项目。

近日,深圳要建立第二个“澎湃”的消息不胫而走,继上海投资“澎湃”后,国内第二个政府投资的新媒体平台即将在深圳诞生,新平台的运作方是前海传媒,而前海传媒控股股东是前海金融控股集团,手中掌握上百亿资金。显然,党媒对客户端热潮已经势不可挡。           (下转第38版)





(上接第37版)

能否超越门户新闻客户端?

新闻客户端之所以首先诞生于门户网站,源于这些商业网站的敏感和快速战略转移。当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成为网络的主要入口时,将门户服务平移至手机上,这是新闻APP产生的重要逻辑。同样的逻辑,当人们获取新闻资讯、进行沟通社交的主要方式发生在手机上时,将内容优势通过移动产品呈现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选择。只是,不同于商业门户网站靠技术、靠版权漏洞的内容生产模式,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大量的内容来自于自我生产,也因为在内容上的大量投入,对技术和推广的投入势必会有所弱化。

目前,门户新闻客户端市场已经形成群雄争霸之势,搜狐、网易、新浪、凤凰、腾讯以及今日头条等产品互相攻伐,还有很多新闻阅读类应用都在攻占用户手机,都希望能成为用户在移动状态下获取资讯的入口。圈内人士纷纷认为,基于微博社交关系链的新浪新闻客户端以及基于用户兴趣推荐的“今日头条”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两大巨头。

以搜狐客户端为代表的门户新闻客户端已经进入自己的“3.0”时代,下载量动辄过亿,主要的使命已经是如何创收。“海量的流量带来巨大的广告空间”的构想在这类客户端才刚刚开始实践,腾讯、新浪、网易等近来都不断地在新闻客户端的广告创新上下功夫。

不管是人民日报客户端还是“新华社发布”,亦或是刚刚新生的“澎湃”,都将面临经营大关。正如新浪网副总裁孟波对“澎湃”给予的评价一样:传统媒体谋求突围,乐见其成;以移动端作为核心,路径对头;清新犀利有深度,贵在坚持;改变沪上传媒形象,值得一贺;难以吸引海量用户,赢利艰难。

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企业都看到了机遇,但到目前,前者还未从移动化中得到回报。在业界纷纷对“澎湃”给予毁誉参半的评价时,记者不由得想起新闻集团旗下的iPad版报纸——TheDaily,170多人的团队,投入3000多万美元,只存在了不到2年。TheDaily留给传统媒体界的启示仍然值得我们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