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童健:当前仍为出版企业跨界投资好时机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4/10/24 作者:


教育部儒藏工程工作会议教育部儒藏工程工作会议

■受访人:童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采访人:田丽丽(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编者按 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持续释放资本活力,文化传媒行业并购热点不断。国有与民营资本相互结合,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创造了机会,也为出版产业资本寻求投资途径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新近正式出台的《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新闻出版单位发展活力,推动传统出版传媒与新兴出版传媒融合发展,推动出版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出版产业与体育、旅游、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以出版集团为代表的出版企业在投融资方面应该如何作为?本报特别采访了部分国内有代表性的出版集团领军者,他们结合集团发展实际,给出了极具价值的思索与实践。

投资方向与回报?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近年来的主要投资方向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投资项目?投资回报(成效)如何?

■在跨界投资和资本运作方面,我们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在产业布局和资本投向上,坚持围绕主业发展,看准一件干一件,有序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目标的实施。几年来,集团资本投资的方向主要体现在搭建投资运营平台、建设新型文化消费综合体、构建数字出版产业新模式,拓展内容衍生开发空间,夯实专业社集团化运营基础等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投资运营平台。集团投资公司在十几年投资运营基础上,与民营股东合作成立浙江博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借助民营投资公司资源优势与管理经验,拓展投资新领域。二是启动两大建设项目。集团投资建设嘉兴文化传媒广场项目,推进文化消费综合体项目实施,项目概算5.5亿元,现已开工建设;在天水桥地块实施浙江数字印刷大楼项目,构建集数字出版、数码印刷与文化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出版印刷创意中心,投资估算7亿元,项目开工在即。三是打造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结合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集团投资建设“博库网”,运营三年来,逐步从图书网络销售为主向综合电商服务模式转型,并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消费结合的O2O模式。2014年销售总额将突破6亿元。四是参与两个影视项目投资。集团与浙江美浓影视有限公司合作,投资930万元参与拍摄《向延安》和《毛泽东》两部电视剧,预期投资回报率在20%/年左右。五是投资设立一批混合所有制新公司。围绕专业社集团化建设,浙少社发挥市场领先优势,2011年与民营资本共同投资设立浙江优加少儿文化创意公司,积极拓展少儿内容体验运营模式。2013年,浙少社和集团数字公司联合婴童行业领先企业贝因美,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集贝数媒科技公司,依托品牌、内容和渠道优势,促进内容资源衍生开发。六是参与一批股权投资项目。2013年,集团投资4290万元参股金华银行1300万股。集团投资公司寻找股权投资合作机会,2014年参与了浙商嘉力宝基金(有限合伙)、浙商财富嘉业物流基金(有限合伙)以及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转贷基金等多个股权投资项目。

总体上,集团围绕出版产业链的内在提升与外延拓展,形成与优质内容资源全版权运营相结合,与传统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相衔接的投资方向,在资源合作、资本链接和资金增值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如何寻求和培育好项目?

□如何发现、寻找、培育好的投资项目,并藉此打通产业链条,实现一体化、跨越式发展?

■当前的出版产业发展现状,文化消费市场容量不大,出版产业链并不完整,产业集中度也不高,这既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产业投资的主要方向。无论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还是从企业具有的竞争优势看,“专业人做专业事”,我们都应首先专注于主业,担当内容产品加工者、供应商的角色。发现和培育投资机会,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我们认为:

一要顺势而为。充分研究产业发展政策、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热点、新技术与传统盈利模式融合的趋势,从中寻找主业投资机会和切入点。比如浙江新华的网络零售业务起步较早,又具有书目信息的相对优势,我们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2010年将新华书店网络销售业务拆分出来成立博库网络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博库网”电子商务平台,借势发展,进一步将之打造为数字内容出版与投送平台,初步实现传统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

二要量力而行。结合企业既有优势,充分评估投资风险,确定投资规模,不做盲目的投资决策,在产业关联方向上寻找合作伙伴。期刊总社与阿里巴巴合作成立浙江天下网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形成财经期刊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年营收近5000万元,利润800万元。

三是循序渐进。不在投资项目上贪大求全,不做盲目扩张,但也不排斥天时地利兼具的投资机遇。集团投资公司从证券市场基金投资到开展委托贷款业务,逐步参与合伙基金的股权投资,并依托民营资本与资源进一步寻找投资与实业相结合的项目。在不断尝试、宽容失败的环境中锻炼造就了一支专业投资团队,通过各类投资业务的有效探索,克服出版企业进入投资领域后反映出来的人才、机制、风险管控等方面的不足,稳步推进,打开了投资业务新局面。

自有资金还是外部融资?

□相比中小出版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大多出版集团由于历史因素都有丰沛的资金。您认为,在投资项目时,使用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哪种方式更合适?为什么?

■投资始终存在风险,现在资本市场上频现动辄数亿、数十亿的收购兼并案例,对于我们国有独资出版集团而言是很难操作的,即使具有充沛的自有资金,也能够获得外部融资的支持,大的投资项目还是不容易下决心的事情。目前已上市的出版集团做这样大手笔的投资,显现出企业治理结构和运营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通过IPO上市或是增发股票募集的资金不仅规模大,且资金成本低,没有还款期限。出资人关注的资金回报方式并不在于投资项目的直接收益,而是通过预期的股票价格上涨来实现利润回报。所以上市公司借助公开募集资金这一融资方式,可以更专注于投资项目与自有竞争优势的结合,其投资风险是由股东分散承担的,还可以通过对赌协议来约定未来不确定情况下的权利,大股东的投资有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作保障,这是有利于投资决策的。

这种机制在国有独资体制下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外部融资,我们的投资决策必须考虑资金使用成本、投入产出效益和资金安全问题,还要考虑保持足够的经营现金流量。只有在预期总收益大于资金总成本前提下,才有可能形成投资的意向。这还取决于投资项目的资金规模,在风险可控且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合适的项目通过自有资金解决,自担风险,独享收益。如果投资项目资金需求大、周期长,在充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基础上,适当通过外部融资解决投资资金来源也未尝不可。

跨界投融资的好时机?

□结合政策环境和出版业改革发展现状,您认为,对出版企业而言,当前是否为跨界投融资的较好时机?

■从当前产业投资现状分析,在传媒行业创投和私募股权资本的推动下,加上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和核心媒体谋求体制转变的带动下,出版产业向传媒产业渗透融合、衍生扩张的趋势还将持续。从媒体的改革进程来看,报刊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整合已经完成,杂志进入追求品牌价值和市场细分时代,低利润的图书出版业借力资本市场,互联网传媒将受惠于视频机会,电影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国外媒体集团进入中国仍受限制,经过传媒产业收购兼并的一股热潮,传媒投资将进一步从粗放型走向价值型和战略性。因此,当前一个时期仍是出版企业跨界投资的较好时机。

媒体具有内容产品鲜明的商业特征,媒体融合趋势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一是媒体具有的个性化和互动性,借助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影响和改变内容生产的方式。二是媒体产品的边际成本特性,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零边际成本,使得投资者倾向于增加受众数量来获得超额利润。三是媒体产品具有极强的消费引领能力,对其他产业的消费拉动力巨大,其累积的势能可经由产业链各个节点传导,进而发挥总体商业价值。四是媒体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派生出各自的价值链条,各个环节的产品或服务的商业价值开发是媒体产业化的主要成因。

从内容公司的本质特点分析,能够形成系列的版权价值将是一个内容公司的最核心竞争力,这类公司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强的更强,不强的也会寻求资金合作维持经营格局。从政策环境看,实施IPO注册制后,很多公司可以直接去上市,虽然失去了被并购的必要,但也使内容公司的高估值趋向于价值回归。而移动互联网的每一次技术升级,也会带来新的内容产生方式的变革,形成一批新的内容公司,资本与技术相融合,将为传媒行业兼并融合创造更多的机会。

如何规避减少风险?

□在投融资过程中,尤其是跨界投融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如何规避、减少投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投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尤其是跨界投资过程。

一要注意项目实施团队。对项目起决定作用的最终还是人,是项目实施团队,核心竞争能力存在于企业人的身上,而不存在于公司的资产本身,核心竞争力深深根植于人的技巧、知识、个人能力和合作精神之中,选择好项目实施团队远比选择项目本身重要得多。

二要注意项目前期分析。投资的前期分析是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假设前提,是基础,但许多投资项目不注意这项基础性工作,或只作简要的分析,这样做的结果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投资项目要从法律、市场前景、财务和整合资源能力等多个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

三要注意与企业现有产业相衔接。企业进行投资时应当考虑是否有利于现有产品的技术提升、生产能力提升,这样,投资项目与现有产业链相衔接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得多。无论投资什么项目,投资项目的大小,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都是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选择投资项目时应了解项目行业特征和管理特点,要注意与企业现有产业链相衔接。

四要注意对项目投资总额的控制。项目投资总额的多少,决定了项目技术含量的高低、投产后产品总成本水平的高低。项目投资过程可能出现各种未知事项的影响,容易造成超预算投资,投资总额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就可能突破原有预算,投资效益、投资回报率就会出现偏差,如果企业资金不足,甚至会产生烂尾工程,所以企业投资必须根据自身财力,注意对项目投资总额的控制。

规避或者减少投资风险,要在投资决策上坚持原则:不熟不入、不懂不做,投资项目还是选择熟悉的比较好;确立安全边界,要有退出机制;做好尽职调查,对自己的项目有清醒的认识,把可能存在的风险都考虑到,必要时聘请法律专家介入到项目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