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文化市场聚焦创意城市设计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4/11/14 作者: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尹天

2014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成都峰会于10月11日召开。峰会作为2014成都创意设计周活动之一,以设计周“创意成都,美好生活”为主题,以“文化与生活:社会设计与公共创意”为主要议题,探讨文化社会的形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新契机,聚焦如何以创意提升社会生活内涵,生活美学如何为创意产业注入活力,推动中国创意走向世界的新课题,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集思广益。

峰会系列活动共分成一个主论坛和三个主题论坛,主论坛围绕最新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社会设计与公共创意”展开。三个主题论坛是同时进行的平行论坛,分别以“公共创意与文化市场”、“创意城市与文化生态”、“故事驱动与原创力”为主题进行。

10月11日下午举行的主题论坛以“公共创意与文化市场”为主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原副司长、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常务副主席李小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苏丹,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代旭,成都艾民儿品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琼英等,就“文化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再造”这一话题进行对话。主题论坛二则以“创意城市与文化生态”为主题,聚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陈少峰,北京派格泛在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孙健君,尚8文化集团董事长、创始人薛运达,东方意象文创机构总裁刘结,就“创意城市——文化资源与融合开发”的话题进行对话。

文化市场需要创意“众筹”

这里的“众筹”,筹的不是金钱,而是创意。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意。

过去,在文化体制没有进行改革的时候,文化市场还是靠政府来买单。李小磊认为,这些年不断提出各种新政策,其实就是政府不再购买文化产品了,例如水晶石公司,由于此前承接了相当多的政府项目,所以较受影响。实际上,很多艺术团体比如东方演艺集团,同样受到很大影响。

可以说,过去人们没有真正关注过市场,因为有相当多的政府行为在影响着文化市场。在市场不失灵的状态下,通过市场的手段使得其具有竞争力,通过这种竞争力使很多企业能发展起来。然而,在市场失灵的状态下,仍需政府助手,比如建立国家美术馆等。

代旭认为:“不少人仍然习惯于用传统的文化事业的眼光来看如今的市场,这实际上是非常狭隘的理解。现在市场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商机无限,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人做产品。”

在这方面,尚8就为许多企业提供了成长、壮大和培育的空间。薛运达说道:“我们致力于将空间租给目标客户和圈子客户,其实尚8在很长时间内是用互联网的关系去经营的。在五年前建立了自己的生态链,后来又建立了文化投资实业公司,开始在园区实验田上不断找好种子、找好品种,找到之后不断放大它的资源,放大它的倍数和能量。”

文化市场发展迅速,有人担心是否会出现文化产业的投资泡沫问题。对此,魏鹏举认为不会,他说:“如果能做到自由、公开、平等,这样的文化市场永远不会有泡沫,如果它没有泡沫,文化产业的投资也绝对不可能有泡沫。”

城市设计需集纳多方资源

我国每个地方的资源、人才、创意、技术都不一样,所以导致了各个地方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思路、模式也都不一样。几乎每个地方都有非常好的文化资源。

刘结成认为,两个转变至关重要:第一,文化资源怎么从当地的文化资源变成在线的文化产品,所以现在强调融合化、数字化、时尚化、品牌化的发展是未来文化产业的特点;第二,从创意街区到创意社区、再到文创商区形成一级一级的生态系统,创意城市才能发展更好。现在很多城市的企业都面临着机会大于能力的问题,而能力的补充就靠本地智慧跟外地智慧相融合。

有人说过:“世界上只有两个词儿在主导创意,一个词是独特性,另一个词是关联性”。一个城市要利用本地的资源去服务于本地,也要利用全世界的资源去服务本地,同时利用本地和全球的资源为全球的人服务,或者是为一个区域的人服务。

对此,孙健君说道:“现在的文化产业真的已经没有时空的界限,某地的素材资源可能来自于全时空,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文化和资源都可以被利用,而且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时代进行有效的合作和分享。利益、资源的来源和资源的利用都是全球化的,谁能做到全球化,谁就能赢,所以不能狭隘,不能倚重本土仅有的那一点资源。”

花建以美国迪斯尼公司的经验举例,花木兰的故事来自中国,马达加斯加的故事来自于印度洋上的岛屿,还有迪斯尼公司在几十年里曾经采用了70多种动物形象,这些动物里面,从大象到企鹅都不是美国本土所有的。美国迪斯尼公司中国区总裁曾说:“我们并不拘泥于故事从哪里来的,我们希望是有特色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娱乐产品。”

因此,花建认为,只有3T城市(3T即人才Talent、技术Technology和包容Tolerance)才能做到吸收人才、科学技术、文化包容性等要素的城市,才能够成为全球文创产业的明星。另外,“我们不仅需要深挖本地的文脉,而且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组合起来,实现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因为只有这样的广泛杂交推陈出新才能使本地的文创产业成为更强劲的产业。”

在集纳多方资源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身的独特性。孙健君说道:“过去焦虑是苦于没有出路,现在焦虑则是出路太多。所以我们只能锁定目标,唯一的方法是解读别人的需要,也解读自己的能力。”

设计还需更接地气

意大利设计界为什么现在这么辉煌?苏丹认为其市场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它过去的历史,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传统没有被割裂,基本上保留了下来。另一方面,意大利国人对饮食、穿着都很讲究。

意大利设计界的宣传十分到位,尤其是进入现代以后,意大利的设计可以说影响了全世界的人。比如像《罗马假日》这样的电影;再如珠宝,卡地亚最先是贵族专属,之后也走向了社会各个阶层。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激活每个人的购买欲望,解决这个问题要靠设计末端。只要这个环节能感动人,就能把市场打开,并进入人们的生活。苏丹说道:“中国工艺美术的相对落后,就是因为它没有进入日常生活体系,没有进入到生活环节里面来,只是作为表达文化的符号。同样是陶瓷,日本和中国的陶瓷区别在哪儿?日本陶瓷用的时候和行为方式特别亲切,中国的全部是用来进行文化表达的。所以,我认为文化市场要靠设计末端,一定要通过细节去解决问题。”

对此,刘琼英十分赞成。她说:“文化如何和日用品结合才能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就我个人来说,先是做制造业,然后是品牌转型,20多年来一直立志于把产品做好。这个过程当中为什么会从制造转到品牌呢?我的想法是,中国制作就要带着中国符号的、精致工艺的品牌走向世界。”

刘琼英创建的品牌积淀了20多年的时间,通过运用中国文化,结合国际市场,再融入四川本土的蜀绣,采用精致工艺而成。20年的时间表明,运用国际的形和中国的义,这样的结合再加上自身的特点,真的能够打动消费者。她的成功告诉人们,要有高端的形象符号,但同时也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