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山右丛书·初编》面世呈现山西历史文化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4/12/5 作者:


新知集团董事长李勇陪同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临时代办、政务参赞程霁(右一)参观书店。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2月1日,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举办的《山右丛书·初编》点校本发行暨捐赠仪式在太原举行。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文献委员会顾问、原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理事长/院长、原山西省委副书记纪馨芳,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原山西省人大副主任李玉臻,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副理事长/常务副院长、山西华宇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华山,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以及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各位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参加《山右丛书·初编》点校工作的各位专家、教授出席了仪式。

“山右丛书”的编纂方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其成立以来,确立的第一项重点、长线工程就是编纂“山右丛书”点校本。从初稿完成到最终出版,每部书稿都经数次严格审核,其间易稿凡数十次之多,历5年寒暑,得以完成。为了该丛书的编纂工作顺利起步,尊重前人的学术成果,该点校本沿用了民国年间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纂的《山右丛书初编》之名,也与其所选书目作为新编“山右丛书”第一编的目录依据,在此基础上尽力搜求各种版本,重编目次,进行校勘、标点和内容增补,形成了今天的《山右丛书·初编》点校本。

据悉,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已经着手《山右丛书·二编》的编纂工作。《二编》选目年代自隋唐始,止于明代,目前已经搜集到20余位前贤的书目资料50余种,文字规模约在五百万字上下。这些前贤中,赵鼎、王琼、张四维、王家屏、王崇古、杨博、任环、孙传庭等属于“名臣”系列,他们出将入相,在各自所处的时代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他们的作品,在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之外,大部分兼具文学、哲学价值。孙复、刘良臣、桑拱阳、辛全等人属于“硕儒”系列,他们植根于山西这片经学文化深厚的土壤,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或阐释了他们对实现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理想和信念。      (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