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体验式营销助潜质书浮出水面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4/12/23 作者: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白小禾

当一些读者走进书店,面对众多图书发生“选择困难症”的时候,一些有心用心的书店,别出心裁地以体验式阅读方式进行推销,让一些“黑马”图书脱颖而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运行了一年多的郑州购书中心“试读书联谊会”活动,在销售卖场搭建读者体验式阅读平台,选择有潜力、适合大众阅读的图书,而非畅销榜图书,打造了卖场营销新品牌,拉动了所推图书的销售。

据郑州购书中心副经理刘亚琳介绍,“试读书联谊会”每月举办一期,每期推介一或两种图书,以文学类、社科类、生活类和经济类为主,都是适合大众阅读的充满正能量的产品。充分的前期准备必不可少——书店先由店员和相关人士进行选品;再利用店堂外电子广告、店堂内POP悬挂、向会员群发短信等形式,面向广大读者招募读书爱好者10~15人。他们用1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试读,提交读后感,逢月末周六举办联谊会,大家在古色古香的一楼精品书屋专区畅谈交流。通过交流,活动参与者可发掘在阅读过程中未捕捉到的信息。每次的活动现场都气氛热烈,由于有共同的谈资和爱好,试读会员们很快打破陌生人之间的界限,畅所欲言,以书会友,交流学习,并对每期图书进行好评指数测定。书店则根据试读者的意见,在卖场调整陈列位置、宣传图书卖点、进行全方位推介,为一些盲目选书的读者指点迷津。这种读者之间的“口碑相传”,从读者角度而非商家角度推介图书,更易获得认可。由于效果立竿见影,现在很多出版社纷纷自荐图书,有时作者或者编辑还赶到活动现场,与会员直接交流。“试读书联谊会”不仅同广大读者形成互动,同时也有效地拉动了图书销售。

营业员出身的刘亚琳,在一线工作多年,她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面对面对话,不只是人机交流,实体书店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要提供温暖和文化氛围给读者,要给读者向导作用,不只是整理图书、被动销售。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今年BIBF期间,腾讯文学和吉林出版集团充分挖掘各自的平台功能,达成原创漫画改编、中文简体图书出版及相关的游戏、动画等一系列产业链的全方位合作。据了解,双方首轮合作为腾讯文学的两部明星作品《择天记》、《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纸质漫画图书和小说图书的制作已在吉林美术出版社启动。腾讯文学将发挥腾讯平台资源优势,保证纸质出版产品向网络用户的推送。

动漫品牌授权正逐渐成为动漫行业发展的核心一环,出版企业更加具有长远意识。不久前,凤凰教育出版社旗下凤凰国际出版有限公司获得包括迪斯尼、孩之宝、芝麻街工作室在内的13家公司的卡通形象出版许可授权转让,涉及25个产品系列,HelloKitty、维尼小熊、海底总动员、蜘蛛侠、美国队长等100多个卡通形象,以及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许可。

以数字动漫切入辐射产业链

近年来,以网络动漫和手机动漫为代表的新媒体动漫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的新增长点。这股潜力来自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在2014年为2818.8亿元,2015年将达到4252.7亿元。

数字动漫的未来必然是跨界发展。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副总经理向黎生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3至5年,中国动漫可基本完成全数字化或移动终端的转变,动漫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将扩散到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动漫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主要载体,动漫产业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必将越来越紧密。

目前,各方机构的动漫业务开始在移动互联网上蓬勃发展,如搜狐、腾讯等传统互联网平台纷纷涉足动漫业务;腾讯为用户提供动漫内容及动漫数字衍生品的红钻业务已成为腾讯动漫的收入支撑点;知音漫客、漫友等传统CP以网站、客户端等形式拓展无线市场。

出版传媒企业立足内容,也在数字动漫领域试水,向产业链辐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中华动漫资源库项目是由出版企业与漫画人联手打造的原创漫画出版资源库,建成后主要有3方面功能:一是自主推出中华民族原创动漫产品;二是借助漫画素材与动漫技术的结合,保护优秀漫画文化遗产;三是形成民族动漫创作的资源供给平台,并将业务扩展到新媒体产品、数字出版、影视创作等领域。11月14日,知音传媒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将投入4.4亿元用于知音动漫产业链的建设项目,形成涵盖“动漫原创、期刊及数字出版、图书出版、动画、游戏研发与运营、动漫周边产品开发、动漫形象授权”各环节的有效的动漫产品销售及营销网络。

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亚洲青年动漫与数字艺术大赛由贵州出版集团公司参与承办,以大赛为契机,贵州出版集团公司收购贵州亚青动漫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动漫科技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搭建“(贵州)亚洲青年动漫复合型新媒体数字出版运营平台”。针对亚青赛资源、创新型的动漫数据库,实现亚青动漫内容的复合型数据库存储管理、发布、版权管理、产品销售等功能,建立面向国际的动漫版权交易平台。贵州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彭晓勇评价,移动互联时代,阅读方式的改变向出版业发出了挑战,也催生出版业自身的变革,该集团希望通过打造亚青动漫复合型新媒体运营平台,探索构建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冷思考

国家政策向文化产业倾斜以及各级政府给予的行业优惠和补贴,使得动漫产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但欣喜的背后,仍然存有隐忧。

比如,在政策鼓励下,动漫产业园区遍地开花,全国有近百个动漫节、动画节、游戏节,难免雷同。在表面的繁荣背后,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为。再如,扶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偏重于动漫的数量而非质量。有地方政府规定,本地生产的动漫只要在电视台播放就可以按长度领取补贴,导致有的动漫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补贴不惜拉长动画时长,拍出上千集,哪怕是在半夜的垃圾时间播出,照样拿补贴。

动漫产业的千亿蛋糕,出版作为动漫产业链条中的一环,能在其中占有多大比例?据业内人士估计,我国动漫产业包括图书音像、动漫作品的播映和衍生产品,在这个庞大的产业链条中,图书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与动画制作相比,动漫图书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远远不及,且享受的政策扶持也没有那么“给力”。动漫是一个产业链条,缺少任何一环都发展不起来,无法形成庞大的市场。综观国内动漫图书,单品种孤军奋战的多,如果想成功操作一个动漫选题,成本高、投入大,单项收入较难打开局面。

从产业生命周期看,中国动漫出版目前正处于从幼稚期向发展期转变的过渡阶段,期待更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链接:本报2014年10月10日1版《出版游戏联姻“钱途”可期尚需冷静》,10月24日1版《音像电子出版业十年沉寂期媒体融合能否凿开坚冰?》,12月5日1版《资本驱动版权运营促“书影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