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研社领导班子:前排左起依次为章思英、王芳、蔡剑峰、徐建中、徐秀芝;后排左起依次为谢文辉、范晓虹、王勇、何皓瑜、常小玲、杨小虎。
2014,以成长的宽度致敬“外研年轮”
2014年,将留下外研人的背影。
这一年,外研社成为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这一年,外研社被第三次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这一年,外研社被评定为“北京市著名商标”;
这一年,外研社跻身“首届首都文化企业三十强”;
这一年,外研社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这一切,可谓2380位外研人集体站立在社会的形象。
但是,哪怕再高大的身影,
随着时光消逝,也终将在历史中渐行渐远。
不如,我们把外研社比作一棵树吧。
一棵树,因为成长的宽度,
才会有伸展的高度,才会有存活的长度;
一棵树,因为沉淀的深度,
才会有积累的厚度,才会有成长的宽度。
今年恰逢外研社成立35周年,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
2014年的收获,
不仅仅只是一棵大树生长的又一圈年轮,
而是根深叶茂的外研社,成长的宽度。
这一宽度,
属于不讲体量、讲胸怀的大社,讲的是“有容乃大”的吸纳力;
这一宽度,
属于不讲虚名、讲风范的名社,讲的是“德高望重”的传播力。
生长,只是个体无意识,无非基因使然;
而成长,则是集体有意识,它是学习,是磨砺,是受难,是抗争,
是精神的发育,是品德品格品质的真正锻造。
变成熟为成长,从优秀走向卓越;
由创新拉动业务转型,以变革启动二次创业。
这,才是2380位外研人的选择。
35年,以四组关键词积淀“外研基因”
35年,白驹过隙。
外研社的35年,从借款30万,到实现30亿码洋,外研社一直在自我超越,同时又在超越别人。
总结35年的发展历史,既往的成功,“外研现象”也好,“外研奇迹”也罢,都可以用四组关键词来概括:战略引导的眼光,自我变革的态度,客户为本的意识,利他精神的文化。35年坚守,这些传统积淀已经成为外研社的企业基因,始终如一、一脉相承。可以说,这就是外研社事业发展、基业长青的四大“传家宝”。
一种战略引领的眼光。35年来,我们能抓住一个个发展机遇,并不是因为它比别人幸运,而是比别人走得快一步。外研社35年最大的经验,在于战略判断与战略引领,在于对业务规律的把握和对市场变幻的洞察,在于几代外研人奋发进取的勇气。
上个世纪90年代,外研社在专业外语领域有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完全可以像很多大学出版社一样,继续过小富即安的日子。但以李朋义社长为代表的外研人却并不满足,将注意力转向了大学英语教材市场,以精品教材和先进教学理念抢占先机,将外研社提升到一个新的竞争格局和发展阶段,并由此形成了“精品战略”、“以教育出版为中心战略”、“规模效益战略”和“出版·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战略”。在前景并不明朗、业务并不成形、市场并不健全的时候,想别人未敢想之事、行别人不敢行之举。外研社正是靠着这种战略眼光,一步一个台阶走到现在。
一种自我变革的态度。乔布斯说过,“与其被别人取代,不如自己取代自己”。在外研社,“改革”远早于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行政号召,“改革”的基因内生于血液中,一次次自我超越,一次次自我突破。
计划经济条件下,书卖不出去,他们就自办发行,趟出了一条直击市场的营销血路;信息大潮来袭,管理效率首当其冲,他们提前上马ERP,打破数十年的老习惯,适应新变化;数字化、国际化、资本化势不可当,外研人逆向而思、顺势而为,推动由出版向服务转型的综合改革。对外,外研社的35年是一条漂亮的增长曲线,内在却是一条不断自省自新的心路历程。一个企业越成功,固有的舒适区越大。勇于走出舒适区,自我革命,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这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外研态度。
一种客户为本的意识。朴素的“客户意识”,始终贯穿在外研社发展的历程中。创业早期,李朋义社长就对全体编辑反复灌输“眼中有市场,心中有读者”的理念;40多年前编就的《新概念英语》能够在中国市场延续多年神话,不能不说是李朋义社长说服作者,专为中国读者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贡献;大英教师培训,第一年就投入1000多万,避开价格战的陷阱,开创免费教师培训的先河,被英语老师们称为壮举、善举。不断让客户取得成功,这是外研社35成功经验中最宝贵的一条。
一种利他精神的文化。“外研人”,不只是一个名字,更代表了一种归属感和凝聚力,代表了一种共同的精神力量。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让《小小英汉词典》早日与读者见面,时任总编辑林学洪夜以继日、全力以赴,甚至为了不打扰同伴休息,连续十几晚躲在电话亭里改稿。这部电话亭改出的经典辞书,最终销售280万册,成为外研辞书的经典之作。这份对出版事业的痴迷,这种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是老一辈“老黄牛”赋予“外研精神”的内涵。
1990年代以来,以李朋义社长为代表的这一代外研人,又为“外研精神”注入了时代内涵。作为中国出版界出名的“拼命三郎”,李社长的“拼搏”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正是靠着一种不怕输、不服输、迎着困难“拼了”的劲头,他们拼出了一座西三环的“红楼地标”,他们拼出了一座占地150亩的大兴国际会议中心,他们拼出了16亿销售码洋、10个亿的固定资产、两个亿的利润,他们拼出了一个个“外研奇迹”!
进入“十二五”,外研人又为“外研精神”加注了什么?“教育服务提供商”、“解决方案公司”、“外研契约”、“倾听客户的声音,从用户需求出发”——这既是“外研精神”的发展,更是外研社“利他精神”这一企业文化的延伸和创新。
下一个五年:因变而变成就“时代的企业”
人到中年,最容易失去的是理想。企业一旦步入成熟期,最容易错失的是机遇。
面对业内外特色发展、资本撬动、跨界融合、多元布局的“新常态”,外研社的思考是什么?如何应对?
成为广受信赖的教育服务提供者是外研社的战略目标,合作、利他、创新是战略内核,数字化、国际化、资本化是战略路径,业务转型、组织再造、体制突破是战略步骤。
这几年,是外研社的长征,是一种“外研精神”的长征,或者说“核心能力”的战略转移。外研社的长征,不是要放弃出版,而是要放弃传统的产业模式;是要在原来的传统出版上树起“用户价值主张”的维度,把注意力从“产品”转移到“服务”。倾听用户的价值主张,为用户更好地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价值,这将是迈向一个“服务公司”最核心的能力建设。
从四肢着地,匍匐前进,到直立行走,解放出双手,最终成为万物之灵,这既是古猿人有意识主动选择的结果,也是一次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的艰辛历程。这与当下企业转型多么相像!要直立,要变革,脚会痛,也许还会遭受同类的嘲笑,可谓身心俱伤;放弃直立,双手着地,肯定舒服,似乎也没什么损失,因为谁也不清楚古猿错失的是一个什么机会。
在企业巅峰状态时选择自我变革,业务转型,其实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决心。老子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其中“上士”和“下士”的区别,就在于“成长心态”和“固定心态”的差别。
成功的企业会突然死去,时代的企业才是不老的传说。要成为一个时代的企业,首先要敢于直面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正确的反应。外研社的“变”是“因变而变”,是“应变而变”。改变和变化就是企业转型期的“新常态”。
变革也罢,长征也罢,无论对于机构和个体,有时确实会迷茫,会痛苦,但这是成长和蜕变必须付出的代价。外研社正处在一个向死而生、凤凰涅槃的关键时刻,能否以传统业务为双足,解放双手,拥抱新业务的明天,不只是看变革的决心有多大,更要看执行变革的能力有多大,要看统一行动的能力有多大!
感恩阳光雨露,为了拥抱天空和大地,深深地呼吸,牢牢地扎根,让传统的荣光照亮远行的梦想,让灿烂的生命久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