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编辑手记
摘要: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饶平如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39.80元
ISBN:9787545020939上架建议:中国现当代随笔馆藏建议: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阴牧云(策划编辑)
第一次见到饶平如先生时我管他叫作“饶老先生”,再后来就情不自禁改口唤作“爷爷”。就是这么一个和气的爷爷,同时又是很笃定的样子,他一辈子都有自己的方向和道路。爷爷当过编辑,给他策划方案后就收到爷爷孙女的一条彩信。打开一看,是爷爷工工整整的字迹,把方案里时间、地名等信息错误一一划圈并改好,再叫小孙女拍了照以后回发给我。这的确是爷爷做事的方式,认真而且可爱。
一次次地翻看书稿,每次都在重温这个故事。爷爷在文字与画作中向我们细细讲述习俗和日常,笔触饶有趣味、温和平静,如同在自言自语,却又每每勾起读者的共鸣与思索。他用画笔还原的那个世界,其中的一切就好像还在生长,细节丰富,处处散发出日常的亲切气息。爷爷就这样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逝去岁月的重构,不但有情节也有情景。
爷爷好像是给我们办了一场私人展览,这个展览上没有一件展品需要展望未来,却拥有不可撼动的存在感。对于这些美好的回忆来说,真正的敌人是时间与遗忘,要和它们对抗——文字与图画,对所有这些记忆的收藏就是一种对抗。
我看到爷爷手书的哥林多前书片断: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对爷爷来说,“今天”并非是两个对立世界间的截然界线,而更像是薄雾,爷爷心平气和地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穿行,就像在跨越时空,拖着一件件看似没用的行李,一件也不丢弃。然而这种“负担”却并不只是沉重,因为每件行李承载着一段故事,每次担负都包含着不止息的爱。而这俨然成了他的生活方式。
孙女眼中爷爷是这样一个人:他内心那些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曾被日常生活磨蚀掉过,就算现实再不济也保有幽默平和,未敢玩世不恭。他把生活里那些最美的、最好的、不应当丢弃的东西一笔一划、一点一滴地留下来,因为手总是与心相连,手的作业就是心之作业,所以其中会发生奇迹。以手来收集世界之种种,既给予了制作者劳动的快乐,也赋予手的作业以纯粹、美好之性质。
为了更加完美地呈现爷爷的故事,专门请到了“中国最美的书”的获奖者,设计师朱赢椿先生担当装帧设计。朱老师希望通过设计,让这本书能传达出书中的主人公“平如”给他的感觉。所以,他在对本书设计中采用了小开本与轻型纸,力求使这本书“厚而不重”,向读者恰到好处地传递故事与作者本身给人的温暖平和之感。封面也设计成热烈的中国红,有喜气。有趣的是,朱老师在做内文设计时坚持不修图,而是按照爷爷绘图时本来的样子来做呈现,所以大家甚至能在插图上看到爷爷用铅笔打草稿的痕迹。
《平如美棠》一书设计者朱赢椿老师设计感想:爷爷的故事里的情感,让没有这种情感的人找到了体会,让曾经拥有过的人找到了印证。
越是平常的东西越是能感动平凡人。爷爷经历过很多事、受过很多苦,反而知道什么是幸福。爷爷的人生这么丰富,现在有这么多人听他讲他的故事,而且听者讲者都感到愉快。现在的人生活在糖罐中体会不到幸福感,年轻人体会不到爱情,对感情的态度是淡漠的。爷爷这么好的东西之上,不可以加上设计师自己的东西。要让读者像接触到爷爷本人那样感到平实亲切。书里要到处有爷爷的东西,在平实中感到美。这是老百姓的书,设计时要看似随意,但感觉扎实。
反复的沟通、审稿与校对只为呈现最美的故事。出版部的同事也在为这本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的书奔忙,确定拼版方案、确定装订效果,终于把裸脊、毛边的装帧要求完美实现。
图书就要下厂了。想到爷爷的记忆即将化为铅字彩页,心中颇有些激动,这曾是饶老先生与美棠两个人的故事,却也将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故事,正如老先生的孙女在文章中所说:“灵魂总要向着温暖和自由的,这份力量本就该属于我们每个人。”而这正是我从爷爷身上感受到的力量,在这个故事中收获到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