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获取
摘要:
《知识的边界》[美]戴维·温伯格著胡泳、高美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版/42.00元
○陈华文(书评人)
大数据时代的知识仅仅是一种资源,好比家中存放成百上千的书籍,如果不去研读,知识和人依然无关。
长期以来,人们学习和掌握知识,要么是老师的言传身授,要么是阅读书籍报刊,尤其是来自经典书籍上的知识,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然而进入网络大数据时代之后,海量的知识顿时如潮水涌现在眼前,令人眼花缭乱。到底哪些是真知识,并且是有用的知识?现在成了一个难题。《知识的边界》围绕“大数据时代的知识”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层次的探讨和反思。
该书中,温伯格对于“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进行了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分析和梳理。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较之印刷时代的知识而言,印刷时代的知识是静态、单向度、线性的传播方式,而大数据时代的知识则恰恰相反。美国云计算之父马克·贝尼奥夫认为,大数据时代的知识具有社交性、流动性、开放性的特征。而温伯格则在书中一语中的:“大数据时代的知识没有边界、也没有形状。”
大数据时代的知识是非线性的,可以自由组合、切割,处于一种游离状态。有点“召之即来,来之可取”的意味。大数据时代的知识,如同一张无限扩展的大网,将人类所有知识“一网打尽”。而在先前的印刷时代,知识主要依靠出版,少数的知识精英把持知识的传播特权。网络新媒体开启的大数据时代,则是一场更为深远的知识颠覆性变革。知识传播呈几何级数式增长。当前,网络新媒体技术打破了精英与平民之间的知识壁垒,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使知识的生产与传播陷入不确定的状态。
温伯格对于大数据时代的知识秉持乐观的态度。从客观上看,大数据时代的知识学习,确实有其便捷性,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没有建立互联网数据库之前,学者们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到图书馆查阅一本本书刊资料,既费时又费力。现如今,有了一台连接网络学术数据库的电脑,只要输入关键词,无数近似文献就会“排队”以供遴选。对于作家而言,大数据时代的文学创作,再也不必手持放大镜,一页页地翻阅字号奇小无比的工具书,而在词海的数据库中轻松检索,轻而易举就能获取相近或相反的字、词、句。
如果说大数据时代的知识给人带来便捷,那么拓展人们的知识视野,则更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011年以来,一种名为“慕课”(在线学习网络)的学习方式,给知识的学习与传播带来划时代的“革命”。“慕课”的周围,聚集着全球各地的青年学生,他们各自在家中的电脑前,在线聆听老师授课。老师在授课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课后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性的交流,老师在线批改作业,进行课业点评。这种学习知识的新方式,令人们毫无时空的阻隔感。“立体式”的知识传播,使得传统的课堂受到严峻挑战。现在有专家认为,“慕课”猛于虎,那些讲课不精彩、专业基础不扎实的教师,未来在“慕课”的浪潮中定将面临职业危机。
大数据时代的各种知识,在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四处传播。而有些知识,未必就是真正的知识,可能是精神中的杂音、噪音,污染知识环境,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健康。反而书籍报刊中的知识传播,经过了层层把关,凝聚着无数专业人士的智慧。由于大数据时代的知识真假难辨,有的人感到迷惘,乃至一口认定其存在的价值。事实上,作为现代人,使用网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工作手段,刻意逃避不是明智之举。笔者认为,任何一个人在大数据新媒体平台发表文章、表达观点,都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理性地阐发真知灼见。倘若只是个人情绪的偏激宣泄,大数据时代的知识在未来命运如何,谁都无法预料。
这里不得不提,大数据时代的知识便捷性只是相对而言。假如高度依赖网络数据进行学术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笔者有着隐隐的担忧:因为学者、作家使用数据库后,省略了在稿纸上的“各种比划”,思考中的各种揣摩、猜疑和最初的灵感火花,无法原汁原味地留存。众所周知,学术研究或者文学创作过程中那些潦草、凌乱的文稿笔迹,是知识的半成品,具备极高的研究价值。大数据时代将大脑思索的过程,轻而易举地抹掉,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能轻松获得,也并不意味着就能真正掌握知识。大数据时代的知识仅仅是一种资源,好比家中存放成百上千的书籍,如果不去研读,知识和人依然无关。不管处于怎样的一种时代,知识需要人们花苦功夫钻研,否则再多的知识也无意义。另外,现在不少人,凡是有不懂的问题,习惯性地上网搜索,不作任何甄别地将网上的知识和答案奉为宝典。长此以往,久而久之会使大脑变得懒惰,思维变得迟钝。大数据时代的知识,究竟是令人变得聪明还是愚笨?
《知识的边界》一书的魅力,在于它所呈现的思辨层面的丰富性,以及从无数具体的论争、微小的案例出发,对知识本身的学习、生产、传播、知识内部要素以及知识的外部影响,进行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论述。在很多看上去不是问题的问题追问中,温伯格表现出深厚的知识思辨能力,这是极为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