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任克雷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两会报道组 孙珏 田丽丽 张倩 龚牟利
“一带一路”新形势:破解文化“走出去”瓶颈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和10月在出访中亚和中南亚期间,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强烈反响。本届两会,出版传媒以及文化界的代表委员对“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文化产品“走出去”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五步让世界了解中国
■黄友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对外翻译协会副会长)
在“一带一路”建设上,文化出版界在几个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一是宗教交流。沿线国家宗教势力很强,对政府影响很大。尤其是佛教和伊斯兰教国家,通过宗教交流容易引起共鸣。我们可以通过宗教交流,帮助当地百姓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和平共赢的想法。二是语言交流。中国人要掌握英文,同时推广中文。如果各国有共同的语言,就能更深入理解对方的文化。三是帮助沿线国家人民了解中国。可以说,这些国家的人民大多对中国非常不了解,他们的了解渠道就是当地媒体,而当地媒体大多由欧美控制。如何让当地外国人正确获得中国信息,首先可以大量吸收当地的留学生,通过他们把我们的声音带出去;其次要和当地媒体包括出版部门加强合作,加大媒体文化界的交流,让大量沿线国家的记者来中国培训、研讨,这方面我们要更主动。四是把宣传重点放在国外。目前“一带一路”的宣传显得国内热、国外凉。要把“一带一路”的传播重点放到国外,和国外媒体、文化机构联合举办论坛。五是通过顶层设计和规划建立整个覆盖“一带一路”的书刊、广电、新媒体传播网络,要在产品上形成一条线。
“走出去”需专项资金长效机制
■聂震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一带一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抓手,但文化可以作为先导在“一带一路”上发挥作用。我们在出版领域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已有较好合作,比如,新加坡、越南、印度等,中国在这些地方都设有华文书店,在图书版权上也有合作,甚至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等的华文教材直接进到了某些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跟中国的交流有历史渊源,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比欧美更准确,更接近我们的实际。相比欧美国家,深入这些国家相对来说更容易。现在的问题是,“一带一路”在文化上还要做出更多更细致的安排。比如,去年12月,作为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项目,丝路书香工程获中宣部批准立项,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实施。目前,已经有90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丝路书香工程。北语社、人教社、云南新知书店等企业都获得了资金支持。希望此类项目有长效机制作保障。
企业“整建制”地“走出去”
■王亚非(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
“一带一路”要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抓手,“整建制”地“走出去”。以项目来带动具体产品,由综合性大型文化传媒集团以全媒体的形式,结合图书、文化、影视、旅游等来同时运作。比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文化产业“走出去”基地,对内吸引整合全国文化企业资源,对外集中展示和输出中华文化。安徽出版集团在俄罗斯的印刷项目是一个独立运营的海外分公司,能自己造血养活自己而不用外部输血。“一带一路”目前最大的制约是人才,缺乏能够做商业运营、资本投入的团队。(链接:第3版《新闻出版界提案议案关注什么?》)
减少低层次的“走出去”
■王庚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中国文化产品和企业“走出去”需要整体方案和规划,做到彼此支持和回应,适应当地社情民意,逐渐融入到民众中,共同塑造对象国易接受的中国好形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境外有上百个机构,我们每次出去就感觉非常散,形不成合力。由于我们各行业“走出去”都比较急功近利,在当地民众不了解实情的状态下,容易招致反感。比如我们在缅甸修石油管道,当地民众并不支持,他不认为这样的建设对他有什么好处,只是政府得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先为对方助建一所学校,建个电台或替当地改善下生活生产条件,再做工程项目呢?现在的情况是,一旦发生风吹草动中方就撤离,根本融不进去。这种低层次的“走出去”案例太多。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日本还是欧洲,到国外发展前已做了多年的设计,进行深度研究和渗透,进而蔓延到贸易、经济、文化领域。因此,我们的“走出去”还需通盘考虑,顶层设计。
要“投其所好”,也要超越“投其所好”
■郝振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
在“一带一路”提出前,“走出去”主要是面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华文圈等几大方向。从“走出去”空间来看,“一带一路”的地理空间与原来相比有一定差异,所以应当在巩固原有国际市场的基础上,研究“一带一路”上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和阅读习惯,善于借助不同的路径和手段,比如驻外使馆、旅游资源等不同渠道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法国人偏爱中国的古典小说,美国人关心中国的政治经济政策,这一方面是要求我们在“走出去”上“投其所好”,同时也要超越“投其所好”的层面,挖掘潜在需求。
用经济杠杆撬动文化“走出去”
■臧永清(全国政协委员、现代出版社社长)
本届政府对“走出去”问题的认识更清醒更冷静。首先,一直以来,我们是以西方为坐标来衡量“走出去”。但对西方产生影响,没那么容易。我们做了多次国际书展主宾国,除了自身形象宣传外,图书的销售并没有跟上。其次,我们的“走出去”有两种方式,一是“送给你”,二是“卖给你”。现阶段,以前者居多。这里面也有问题,送给对方的产品,对方是否会喜欢会接受?文化自信,不应以得到西方世界认同作为唯一标准。倘若现阶段传播中国声音,靠文化、文学作品版权输出效果不佳,可以转换思路,比如利用资本运作,完成文化企业和产品的境外本土化运作。同时,加大文化内需建设,让国民优先享有优秀的文化产品,进而影响国际社会。当然,收购境外媒体也需认真考量,怎么运作划算?怎么运作传达的效果最好?无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真正做到本土化,就会有市场,就会有力量。因此,文化“走出去”最好用经济杠杆来撬动。
文创产业未来是个大生意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4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另外,2014年3月3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13号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其中政策措施是:明确支持重点;加大财税支持;强化金融服务;完善服务保障。文创产业的发展成为本届两会代表委员十分关心的话题。
让编辑与一流大师无缝对接
■王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
创意始终是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没有创意,文化就是简单的物质生产。维护创意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让编辑们更有积极性,更有活力、动力。比如,上世纪早期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如果要抓一个选题,蔡元培、胡适这样的大师会主动出谋划策,也正是这样一种出版者和创作者的关系成就了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这些百年老店。
今天,中国学界最高水准的大师们在思考和创作时,我们的编辑深入不进去。因此我们现在要通过创新,让编辑深入进去把好稿抓住,在那些一流大师们有创作冲动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书要到一流出版社出版。我们的前辈在精品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丢得差不多了,我们现在就是要致力于通过创新重现那个时代创作者与出版者的关系。
做文创是企业的内在诉求
■聂震宁
从现实情况看,做文化创意产业是企业的内在诉求。一家中小出版企业,可能想做电影因为没钱做不了,而一旦集团化,尤其是内生而成的集团,扩张后有多元化发展的诉求很正常。这个诉求是由资本触发的。一是资源性资本,比如,我掌握一本很好的长篇小说的版权,可以由此延伸到影视等领域;二是有资本或有人愿意投资做文创产品。一般来说,只做一件产品,企业会有危机感,必定在其他地方寻求扩张空间。同时,出版业和业外文创产业发展目前已经处于共生状态,来自外在的包括游戏、影视等在内的行业刺激,会吸引出版业向大文创产业发展。
立体开发文创产业
■王亚非
文化产业是轻资产、无污染、知识型、科技型、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是满足群众需求和引领社会消费的创意产业,是可以率先做到“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产业。现在,文化产业已经与科技、旅游、金融、体育、物流、电商深度融合,从简单的阅读欣赏,发展到创意衍生、信息服务、智慧产业等新兴业态,完全能够做到“一日投入、多日产出,一种投入、多种产出”。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存发展的基石。要允许知识产权以资本形式入股、参与分配、作为融资的抵押,这样才能激发创造潜力、创新活力。有了版权内容之后,要不断开发、延伸、衍生,从一本书变成电视剧、台历等文化产品。发展文创产业关键在于有创意的人,能充分认识到内容的附加值。一栋物质文化遗产的老房子,既可以做会馆,用来办会展、供人旅游参观,也可以讲很多故事,做很多事情。
文创产品满足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创新
■万捷(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
雅昌集团实际上也是在做文化创意产业,很多的产品在技术、内容、模式上不断创新,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创新。未来,与文化勾连的产业会是大生意,这意味着有文化的内容更容易被人接受。比如,生活用品、服装,都需要好的设计。这里的文化创意,并不是狭隘的传统文化,是很大的范畴。比如审美,包括从产品、环境到个人和企业再到公共场所、城市规划,未来都涉及到审美力的提升。审美力提升了,国家的文创产业就有了机会。
设计服务业迎来新纪元
■潘鲁生(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众多创意脱颖而出”。2015年政府工作部署反映出几个特点:一是突出“大设计”理念;二是进一步建立系统化的设计体系;三是确立“中国设计”的文化生长点、科技创新点和消费突破点。总之,设计服务产业的新纪元已经到了,文化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心骨,使设计产业充满文化创造力。
以设计服务促进经济转型
■任克雷(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主席)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设计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建议:第一,建立国家级工业设计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以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析出、数据应用为主流程,为制造业提供全球范围内的趋势预测和研发设计数据依据;建立国家级设计驱动颠覆式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国家级全球智慧融合创新信息化网络。第二,加强财税金融支持。政府应关注创新型的中小微企业,对设计创新机构,尤其是民营的设计创新机构的发展进行推动及扶持。希望政府与相关的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成立专项基金,对工业设计创新企业及工业设计项目给予孵化。第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工业设计人才培训机制,开展多层次职业人才培训。鼓励企业积极引进海外高端设计创新团队和人才。第四,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