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出版能否登上“海洋战略”之船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5/4/3 作者:王 婷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实习记者 王 婷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当年郑和的这一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也绝对是“高大上”。600年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阐述了海洋强国战略,对经略海洋作出高瞻远瞩的谋划和部署,中国的海洋强国雄心才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海洋强国发展战略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于出版传媒业来说,还能坐山观海吗?

出版不能“坐山观海”

业内应将“海洋文化”壮大为海洋文化产业,并作为重要突破口及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沿海各省市已作出设计与规划。如海南省省长刘赐贵指出,海南要在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抢抓机遇、勇于作为,大力增强海洋意识,加快建设海洋强省,义不容辞地扛起海洋强国的责任担当。江苏省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表示,2015年江苏省将重点做好4方面的海洋工作,一是加强对江苏900多公里海岸线和“三无”船只的管理,二是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监管力度,三是合理推进沿海开发利用,四是推进海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在这些经济政策向好的背景下,关注“海洋文化”,将其壮大为海洋文化产业,并成为重要突破口及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业内人士应当关注的。虽然不少沿海城市相继展开了海洋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但远未形成规模。文化、出版、传媒企业如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贴近、参与到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将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已经有一些先行者在“海洋文化”领域展开探索。2015年年初,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展开全国海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工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成为第一批全国海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月,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与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签署协议助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工商银行授信50亿元支持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在平潭、福州、厦门等地建设运营海上文化产业。据其相关负责人透露,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区选址福州,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计划用地约500亩。项目包括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宫、演艺中心、青少年国际实验室、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万国风情以及汉字街;中国海洋文化中心项目选址平潭,计划投资30亿元,用地面积为180.5亩,建设面积约33.5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海洋文化为主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家级特大型文化产业综合体。

主题图书策划“海阔天空”

出版社立足主业创新,一方面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引领与支持,另一方面着力大众科普类选题贴近读者需求。

在上述偏重于实业的海洋文化布局的背景下,很多具有海洋文化、海洋资源背景的专业类出版企业也期待立足创新,拓展经营领域。

隶属于国家海洋局的海洋出版社即是如此。经过30多年发展创新,该社在出版界形成了自身独特、鲜明、有影响力的特点,在提升全民海洋意识、传播海洋文化、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社相关负责人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对提升全民海洋意识高度重视,这对海洋出版社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

具体到出版本身,一些出版企业闻风而动,迅速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引领与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已开始策划组织与海洋相关的重大出版项目,社长杨立敏领头策划实施《中国海洋科学技术通史》编撰及出版项目,该项目有望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海洋科学技术史,并且得到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资助。据了解,目前该项目的内容编撰工作已完稿,进入专家审读与修改阶段,预计在2015年下半年出版发行。2016年,该社还将出版学术巨著《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典》,将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最权威的中国海洋鱼类分类学、生物学与资源学著作。此外,该社已经开始策划设计《中国海洋思想史》,同样得到了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资助。杨立敏还透露,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正在打造三大海洋图书出版工程,打算成立中国海洋图书出版基地。

青岛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张性阳表示,2015年青岛出版集团将从海洋法律、海洋经济及海洋热点领域入手,打造高端海洋学术著作。

早些时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也正式启动“海洋强国出版工程”。作为该社重点打造的一套大型丛书项目,其首批包括14种学术专著,为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可靠的学术支撑和相对完备的知识基础。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了《中印海洋大战略》一书,从国外专家的视角为中国人民了解大国海洋战略,增进中印双方互信提供理性思考。广东省出版集团旗下广东经济出版社策划组织出版了大型海洋文化系列丛书《中国南海文化研究丛书》,进一步明确了海洋文化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除却专业海洋文化读物,一些大众科普类图书也开始预热。青岛出版集团计划在海洋类故事绘本、科普认知方面加大选题开发力度。2014年出版了《世界海洋概览》等海洋类图书,2015年已联系了“蛟龙”号下潜的几位亲历者,准备出版其日记。此外,出版社编辑正积极寻找海洋选题和海洋作家,一有合适作品就出版。安徽教育出版社推出《中国深蓝梦》,首次全程记录“蛟龙号”从研制到海试全流程,成为中国海洋文学优秀科普读物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抓住国家推行海洋强国战略契机进行转型,也是一些出版社的应对之选。大连出版社社长刘明辉表示,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地处大连这座海边城市,出版社自然就“转身向海”,乘势推出“大白鲸”出版项目。以儿童为目标受众,以“保卫想象力”为主旨,以原创内容为核心,综合运用童话、漫画等形式,宣传海洋文化、海洋战略。至今,“大白鲸”项目已发行200万册图书。

多形式拓展“海纳百川”

一些出版企业开始注重拓展经营领域,以文化沙龙、科普实践、知识竞赛等其他方式实践“海洋战略”。但问题也引起有识之士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出版企业在图书之外,还不断探索推动“海洋战略”实施的另一种方式。

据大连出版社重大项目工作室主任卢锋介绍,从2012年开始,该社每年都组织召开一次海洋文化主题沙龙,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大家一起共同商讨、碰撞火花,看以什么形式、从什么角度更好地宣传海洋文化”,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

无独有偶,前些天,青岛出版集团“小海米编辑部”同安路小学分部——“小海米俱乐部”揭牌仪式在青岛市同安路小学举行。据了解,该俱乐部以探秘蓝色文化,传播海洋科普为主线,将陆续开展海洋文化采风、海洋科普知识讲座、世界蓝色文化交流等特色海洋教育活动,并将选拔俱乐部精英加入“小海米编辑部”,做海洋特色小记者、小编辑,参与《海洋探秘》杂志的编写工作,为培养下一代海洋人才提前做准备。2014年,青岛出版集团还投资编排了大型儿童舞台剧《海豚小哆菲》,在青岛成功进行了商演,“也是集团在海洋教育方面进行的新尝试”。2015年青岛出版集团计划成立海洋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对海洋教育进行研究和实践,开展海洋科普实践活动,利用活动扩大海洋教育影响力,提升全民海洋意识。青岛出版集团联合青岛市教育局举办青岛市中小学海洋节,以开展海洋主题类比赛、海洋教育实践活动和海洋科普活动为重点,在市、区、学校三个层面开展。

此外,在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天津市少工委办公室联合天津市海洋局、新蕾出版社等举办了天津市少年儿童“中国梦·海洋情”知识竞赛活动。

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海洋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无论是在传统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还是在现如今海洋文化产业化、信息化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张性阳认为,“普通读者对海洋类图书的市场需求仍然狭窄,形成供需矛盾。同时,海洋文学类原创作品少,且普遍质量不高,难以出现《海底两万里》这样的经典作品”。因此,无论从理论阐述还是从具体实践上,都需要更多的业界同仁和有识之士,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和不断总结。

(链接:本报2015年3月6日第1版《“一带一路”铺开 出版踏准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