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新媒体时代对校对员的新要求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5/5/22 作者:刘大丽


校对,看起来是平常而枯燥的工作,但在编辑出版中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书籍的好坏,校对质量十分关键。没有高质量的校对工作,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图书。就如列宁曾指出的:“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

■刘大丽(人民出版社)

在图书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校对工作是保证图书出版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将各种差错消灭在书籍印刷之前,是多少校对员一生默默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从本质上说,校对员所从事的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和不可或缺的延续。校对是一种机械和创造性兼而有之的工作,五花八门、无所不包的图书内容,既需要对文字娴熟的把控和驾驭运用能力,更需要有知识面的宽度、专业知识的厚度和领悟力的深度。著名作家梁羽生曾经说过:“高明的校对不止于校出错字,还能校出作者错误、谬论的地方。”这一语道出了“校对”二字的真谛。

传统的校对,原稿基本都是手抄稿,各种差错比电脑版书稿的差错少很多。对校对的要求是忠诚的忠实于原稿,对原稿负责。即功夫用在找出清样与原稿文字、格式、标点上的不同,即“校异同”。

时间跨入了数码时代,对于校对来说,由于排版方式的改变,校对工作中传统的校对经验和注意点也随之悄然发生了改变。电脑写作稿出错率高于手写稿,其中包括电脑输入错误、系统转换过程中兼容上诱发的错误,甚至发布指令时误触非指令键而造成的文字、格式变异及符号、空格、大小写的改变等等。面对这种新情况,如果还是遵循传统一味死对原稿“校异同”,就无法校出原稿本身存在的差错,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和不可或缺的延续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这就是排版模式转变带来的校对职能的转换。要保证图书质量,校对工作的中心就必须从单纯的“校异同”转向“校是非”。校对的职能在这中间随之也被大大拓宽了。

现在的二校、三校,用得最多的是通读。这个过程中,校对员会碰到很多疑问,对于疑问,千万不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此阶段乃是综合调动身体多个器官,联合“办案”的一个协作过程。例如,我在校对《恽代英全集》时有一句“……以了向平生之愿”联系上下文,表达的意思挺明确,但从语汇常识角度,认为应为“以了却平生之愿”更符合常理,将“向”字删掉就算完成任务了。但职业的习惯和敏感让我不敢自信,还是拿起《辞海》翻到了“向”字仔细查阅。当“向平之愿”这一冷僻成语映入眼帘时,心中一阵异动!“东汉向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待子女婚嫁已毕,即恣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后因称子女婚嫁之事为‘向平之愿’。”终于,一切豁然明朗。“向平”后面的“生”字,显然是编者不识典故误加的。

校对职能的转变,对校对员的要求也就与原来字对字的“校异同”有了本质的提升。现在做一个称职的校对员,需具有对文字、对语法、对逻辑关系准确运用和把控的能力;对书稿所表述事件、观点的理解;及对作者语言习惯的领悟等多方面素质。要求既校出书稿文字的“异同”,更能校出书稿的“是非”,还能最大限度保留住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语言习惯。

此外,工作模式的转变也对校对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要求,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也快速地融入了社会语言和书刊报纸。语言具有极强的时代性,是书刊报纸传递信息的基础。作为一个为书籍把关的校对员,对新知识、新语言的敏感和好奇心、好学心是跟上时代变化步伐的前提。校对虽是一项需要安静环境的工作,但一味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会阻碍自己在工作中酣畅地调动知识储备,正确、完整地判断和完成书稿的信息传递和表述。心怀一颗好奇心,不断吸纳,不断更新,是时代对一个优秀校对员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