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京津冀协同三地出版联姻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5/6/16 作者:王 婷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实习记者 王 婷

自古以来,京津冀三地文化一脉、地缘相接、地域一体,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京津冀协同纳入发展重点。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再强调要全面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同等的国家发展重要战略。

顶层设计与基层建设并举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配合国家顶层设计规划的开展,地方积极行动起来。

早在2011年,京津冀晋蒙五省市就签署了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在华北五省市建立文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发挥北京的文化辐射作用。2014年,北京、天津、河北也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规划了产业园区建设、有线电视互联互通、网络广播电视台协同发展等项目。

回归出版传媒视野,2014年BIBF期间,京津冀新闻出版广电局在京共同签署《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协同创新战略框架协议》。不久前,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刷发行处相关计划出台,该计划表示将放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搞好政策协调和产业对接,引导印刷企业有序疏解转移。而近期,北京市密云县文委、北京市平谷县文委、天津蓟县文化局、河北兴隆县文广局联合签订京津冀“三地四县”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协议书。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杜金卿表示,2015年,他最关心的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他看来,这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更多机遇,是河北最大的战略机遇,也是河北创新发展的最大机遇。这战略机遇并不专属于河北出版企业,更是京、津乃至全国出版企业的发展机遇。

京津冀主题出版成热门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三地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有关京津冀主题出版也迅速成为热门。

经济科学出版社借势推出了数种图书,其中,《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该社编辑白留杰表示,包括她所担任责编的《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竞争力研究》在内的一系列图书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市场反响,希望能为政府决策、学界研究等提供参考。社会文献出版社也从学术研究角度推出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产品。(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该丛书主编恽微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该社就已经关注京津冀方面的问题,推出了京津冀系列选题的第一本图书——《困境:京津冀调查实录》,随后每年都会出版相关的图书。2014年推出《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4)》,一经面市即备受欢迎,总共加印了3次,后来还做成小简本放在两会上供代表委员阅读。恽微表示,2015年该社将继续出版与之相关选题。此外,该社正与研究京津冀发展的智库合作,希望能够借智库所拥有的大数据库为京津冀发展决策作参考。有意思的是,据一位出版社编辑透露,得益于京津冀系统发展国家战略,其朋友祖母1990年出版的《北京与周围城市关系史》一书,近日得以再版。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选题图书的出版并没有局限于京津冀地区的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相关图书,如《京津冀区域治理——协调机制与模式》、《大都市经济区内政府间竞争与合作研究——以京津冀为例》,这些图书市场反响强烈,已多次再版。

开启三地资源共享模式

在国家战略的引导下,三地出版业之间合作项目不断增多,程度不断加深。

在2014年北京国际图书节上,京津冀三地出版企业设立京津冀区域联合展位,可谓资源合作与共享苗头初显,2015年则呈现全面铺开之势。

在“2015书香天津·春季书展”上,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出版传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三方今后将打造畅销书、常销书,形成抱团之势,并将在大型文化出版工程方面加强合作,提升三方的图书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数字项目合作将成为三地出版业合作的重点。三家出版集团表示将会在教学用书数字化开发、数字出版物制作、终端阅读器产品开发、数字出版数据库、网络平台建设、数字出版物市场培育、数字出版资源版权保护等各类数字项目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如北洋出版传媒股份公司与北京中天和信信息技术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开发数字阅读产品、运营商平台、第三方数字阅读平台,河北美术出版社与中央民族大学共同建设开发“中国民族美术图像数据库工程”等。

在出版资源共享之外,三地渠道资源也走向共享,利用各自发行主渠道的网络优势和成熟的运营模式,互相提供优惠政策,共享渠道资源,帮助合作伙伴扩展当地图书的销售市场。

与北京坐拥人才、资金、选题等强势出版资源相比,天津和河北地区的出版企业只有十几家,三地出版资源严重不平衡;另一方面,北京的市场竞争白热化,而河北、天津地区市场还尚待深入开拓。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也让在京出版机构把拓展的眼光从其他一二线城市,拉回到更具地缘优势的津冀两地。2014年年底,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现代教育出版社在河北唐山成立分社。无独有偶,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亦于2014年年初在河北承德设立分社。

与之同时,区域出版企业也常以京津冀的名义主办或合作活动,从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前不久,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策划举办“京津冀作家经典作品朗诵会”,表达构建京津冀出版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愿景。

而京津冀地区出版业之间的合作也不再局限于图书方面,更延伸到与之相关的资本合作。2011年,北洋出版传媒股份公司引入北青传媒战略投资。此后,又引进了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公司、北京君联资本等8家全国一流的优秀战略投资者。

提速华北文化强区建设

当文化产业日益向支柱性产业迈进,享有丰富文化资源的京津冀也将文化产业新项目作为协同发展的重点项目予以关注。

就在前不久,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与中国铁建股份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开发河北出版传媒创意中心和渤海新区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据悉,河北出版传媒创意中心将建设成集编辑出版、文化创意、会议展览、动漫创作、文化贸易以及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绿色文化项目。而渤海新区文化产业园区也是河北出版传媒集团重点项目之一,由国际出版传媒大厦、文化创意广场、渤海书城三部分组成,将借京津冀三地的地理优势加快发展。

杜金卿表示,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将紧紧抓住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借势京津文化、金融等资源和人才、技术等优势,谋划实施一批产业拉动作用大、辐射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新项目,积极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纪秀荣表示,目前天津出版集团正积极推进与北京、河北两家出版集团的合作,筹划更多推动三地出版融合发展的项目,同时将借助天津自贸区的优势,推动三地出版“走出去”。

业内人士指出,京津冀本为一体,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但各方面的原因致使三地发展并不均衡,这也导致某种程度上京津冀难以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提并论的经济带。如今,京津冀三方出版资源共享、全面合作,不仅能提高出版产业的集约度,也有利于京津冀出版大市场的形成,同时更有利于华北文化强区加快建设。当然,京津冀出版业联手建设也需要漫长的探索过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东风下,探索三方利益的契合点,才是合纵连横提质增效的内在动因。(链接:本报2015年3月6日1版《“一带一路”铺开 出版踏准商机》、4月3日1版《出版能否登上“海洋战略”之船》、5月19日1版《能源战略触发出版“追风逐日”》)

记者手记

出版业的天职,在于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对国家重要战略、政策的解读、研判,是出版业行业职能的题中应有之意。今年3月以来,本报精心策划“国家战略带动新出版热点”选题,关涉“一带一路”战略、海洋战略、能源战略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因契合社会热点,备受出版业内外关切。刊发后,受到多方肯定,已有多家出版、文创机构来电咨询。

在采访、写稿的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始终在记者脑海中挥之不去,恐怕这也是国家战略顶层设计的意义所在。出版社敏锐发掘时政热点,除了围绕国家战略推出系列图书,还借势开展各类活动,参与多种项目,堪称双效俱佳。记者也了解到,受制于有限的学术图书市场,有些图书的出版相当不易,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对相关学术图书出版的支持力度,也提醒出版单位积极转变出版观念,借势国家战略热点,让学术图书出版更大众化、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