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双双 王少波 蔡蕾/采写整理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双双 王少波 蔡蕾/采写整理
(排名不分先后,以专家姓名首字母排序)
外研人:脚踏实地,想象奇迹
记者曾多次采访过外研社,而其中又与曾任外研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任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的李朋义交集最多。日渐模糊的记忆里,有一个细节却日渐清晰。
2008年9月,商报启动“外研社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专刊”策划,记者多次约李朋义采访未果。11月12日,因临近最后期限,记者不得不“守株待兔”。将近夜里11点,李朋义终于忙完手上的事情,掏出已经有些发皱的采访提纲。
“大发展小问题,小发展大问题,不发展全是问题!”聊起外研社三十年改革发展风雨
路,李朋义如数家珍。但记者注意到,他一直斜倚在小沙发上,眉间偶尔滑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适。记者这才想起来,听外研社人说他的腰椎不能久坐,亦不能久站。
记者凝神倾听,埋头记录,有几秒钟听不到下文了,抬头发现李朋义居然以斜倚的姿势睡着了。大约过了二十分钟,他蓦然醒来,又严丝合缝地接上了刚才的话题。致力于使出版业变得更加有意义且值得尊敬——这是李朋义从事出版30年的感悟,这样一次睡着的采访,或许是最好的注脚。
“脚踏实地,想象奇迹”,这是外研社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社成长为大学社龙头的“秘笈”,不论是相继接过外研社帅印的于春迟、蔡剑峰两位社长孜孜矻矻的身影,还是外研社大楼里无数盏深夜仍明亮的灯光,无不是外研人矢志求索的初心所在…… (金霞)
关键词
1
中国智造
2025
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智造”可以从两
个角度理解。第一,文化产业、高端设计等都可以看成“中国智造”的力量,文化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引擎。第二,传统产业的转型依赖于“智造”的升级。因此,在“十三五”期间,一定要关注互联网如何与文化产业融合,在此基础上,利用融合中的体验和方法,提升传统产业。以电影行业为例,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智造”,版权的开发、电影改编成游戏或网络剧、互联网营销与预售等都成为传统电影产业升级的延伸点,增加电影的附加值。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增强“智造”能力,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应从5个方面予以关注。第一,提升“智造”能力要增强文化原创能力。第二,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体系,形成多元主体
共同参与的版权保护体系。第三,增强国际竞争力,占据国际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第四,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形式与内涵;第五,炼就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工匠精神”。
李季
(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用创意产业引领中国智造,是可行之路,也是必行之路。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创意产业要求在各种商品中融入创意的元素,并使之成为该商品的主导和标志性元素,大幅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梅松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科技与文化的结合让创新更具生命力。但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还存在问题,一方面与科技创新相比,文化产业还是短
板;另一方面,国家近期颁布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落实到地方、产业和企业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畅通的地方。因此,“十三五”期间,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面,都应该加大力度,重点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北京为例,文化产业方面至少有两个重要规划,“北京市加快文化中心建设的规划”和北京市“十三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张合军(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发展“中国智造”,文化创
意人才短缺问题亟需解决。如何强化人才培养?一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健全符合创意和设计人才特点的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体系,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和职称评定工作。三是用福利支持培训,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培训,并明确提出培训目录和奖励办法。
关键词
2
文化+
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互联网+”
与“文化+”的合体将成为文化科技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动力源。该产业链为:原创为王(创意创新)——内容为王(科技文化一体创作的新内容)——传播与渠道为王(新渠道、新方式、新形态)——营销交易为王(电商、无线、移动营销、物联、车联)——体验消费为王(新感觉、新体验、新消费方式、新消费群体、新消费习惯)。如果说“互联网+”是以技术创新为主的跨越边界的产业融合的话,“文化+”则是在相关产业中注入了大量文化元素。具体来看,“文化+”在“互联网+”的协同
下,形成文化+信息、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体育等多种文化发展形态。
廖建宁(东方文旅集团董事长):在互联网时代,文化的交
流和产业化越发趋向社群化发展。互联网将以前在时空上难以聚集的人群,比如有共同爱好的人,汇集在一起。同时,“文化+”把不相关的产业跨界整合,例如衍生品的开发。此外,互联网能够便捷地将文化资本化或是将文化产品证券化。而且,有了大数据的支撑,文化产业无论是融资还是平台搭建,都相对便捷。
苏彤
(创意中国产业联盟发起人):“十三五”期间,“文化+”的关键词应该是“众创”。“文化+众创”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作为文化创造的自觉主体。重“生命存在”的创权逻辑,将取代重“物质占有”的产权逻辑,成为市场经济的根本逻辑。创意中国行动从2004年第七届北京科博会上率先公开提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口号以来,始终探索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路径。“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推动文化中国创意之窗行动,以县域经济为合作单元,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和价值转化,通过融合科技的文化
众创空间形式,把好设计变成好投资。
张元林(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
裁):“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有两种趋势。纵深层面,文化产业将完成向互联网的迁移(文化+互联网)。在此过程中,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等方式将发生根本变化。如内容生产从离散型转变为连续型、从个人生产转变为众包和社区集体生产。从向其它产业横向扩展深度融合而言,文化将与各种各类产业产品服务结合。例如通过文化元素改造日常生活的庸常呆板等。
关键词
3
文化金融
郭羿承(国际艺术授权基金主席):之前,文化金融关注
于文化与文化产品的融资,但有些并不成功。以艺术基金为例,资金募集很快,但是后期退出不顺利。因此,“十三五”期间,文化金融的关注点将转移到“文化IP产品”。一方面,可以由相关政府部门担保,银行贷款给有IP价值的企业,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从民众角度看,IP衍生品的创新,为民众IP产品的购买提供了可能。
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十三五”期间,文
化金融发展的关键词有三个。第一,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被互联网金融界和文化界认可的众筹模式,在“十三五”期间将会得到
实质性的发展和广泛的普及。第二,文化传媒板块的股票市场得到扩容。文化股上市公司的总量得到增加,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比重将会大幅度提升。第三,受到国家认定的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增加。北京市、山东省和江苏南京市发展较为成熟,成为试验区的热门地方。
西沐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围绕艺术品及其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这一主线,推动文化艺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可通过试验区的形式打造艺术资源聚集的洼地效应。以潍坊文化艺术金融融合发展试验区为例,潍坊先期将打造“三个平台”。第一个是“中国文化艺术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集艺术品展览、仓储、拍卖、鉴定评估、
艺术咨询、艺术品交易以及艺术教育、艺术金融等一揽子服务功能为一体。第二个是“中国文化艺术金融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推动文化艺术金融电子化发展,发展艺术品物联网产业。第三个是“中国文化艺术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相对完整的文化产业金融服务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袁刚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首席市场执行官):文化金融“十三五”期间的创新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将以跨界融合、平台再造、商业模式创新为主旋律;生态型产业链型文化集团成为产业竞争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文化产业集中度提高;金融资本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为例,将重点打造国家级的“一带一路”文化产
权交易所,计划联动国内沿线18个省市共同参与。该项目以文化贸易、文化交易和文化项目展示为核心,将中国优秀的文化资源“走出去”,同时也将沿线国家的文化项目“引进来”。
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国家对文化
事业的管理倾向于把文化作为通过财政支持的一项事业。市场化的金融手段,只是一小部分。因此,谈到“文化金融”,首先应该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提炼出可以产业化的文化类型。例如,动漫、影视节目等市场化元素充分的文化企业,或者在其他国家有成型模式的文化领域。从目前文化传播的方式来看,“十三五”期间,通过互联网方式传播与运营文化产业,将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
4
文化众筹
意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研究部主任):首先,“文化众筹”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凝聚粉丝和开展宣传的手段,与真正意义上民间资金投资文化产业的初衷关系不大。其次,经过一段时间泥沙俱下的众筹项目上线,在动漫、音乐、影视领域,会逐渐形成颇具规模的品牌众筹项目。再次,目前起步不利的“非遗众筹”等冷门众筹领域,通过走定制化的道路,参考其他成熟文化众筹类别的成功经验,将众筹重点放在慈善类众筹方式上,对于该类项目在“十三五”期间转变发展思路,营造更健康的生存环境有积极意义。
郭万超(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十三五”时
期,众筹与文化的创新将进一步凸显。第一,更关注“文化”本身,关注文化价值。第二,更关注创意和融智。不仅筹措资金,更要筹集智慧,鼓励参与者各显所长。第三,借助众筹的移动互联优势,加强创意设计、生产制作、营销等环节与客户的全方位互动,建设立体传播体系。第四,众筹类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包括融资平台、投资人群和受众群体的分众化和专业化。第五,相关的监管和法律问题备受关注。众筹项目的成功与否不仅用收益衡量,还应考虑文化和社会效益,建立多元的成果评估体系。
孙宏生(众筹网CEO):“文化众筹”的关键在于创意和创
新。通过众筹,可以就项目做好深度挖掘,利用自身的优势开拓周边及服务,做好跨界合作。众筹网已拓展出文化周边、培训沙龙、私人定制、内容众筹等不同方式的项目服务。比如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合作的“《独立日》开篇众筹”项目,支持者可以通过支持项目得到一本印有自己名字的手工精装书;再如与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的《新经济、新规则》项目,支持用户可参加凯文·凯利中国行的尖峰对谈会及与凯文·凯利共进午餐的机会;众筹网甚至可以通过粉丝的投票决定明星在哪个城市开演唱会。
杨海峰(京东商城图书音像业务部总经理):图书为主的“文化
众筹”关注的是以图书新品或新书发布为契机,以全新的众筹形式和生态为平台,打造出超越图书的体验和互动。在这方面,京东出版众筹的很多项目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周鸿祎的私密午餐会众筹”为例,除获得图书外,支持者可与周鸿祎面对面沟通,并且可当面递交商业计划书,项目也为企业用户提供很多现场互动的特殊权益。就图书众筹而言,个人发起的项目难保证图书的按时出版。建议个人发起的项目,是在已经与出版社签署了出版协议,图书内容基本完成,只差下印厂或定封面的时候再发起众筹。
关键词
5
智慧旅游
傅楠
(中亚旅文投资集团董事长):“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中的实景演出作为公司的重点业务,其经营思路是主题化、创意化、体验化。首先,体验和参与是智慧旅游的关键。目前,公司打造的《佛悦乐山》大型实景文化产业园以及其他产业园,都是着眼体验、参与,打造实景演出文化旅游产业链,目的就是让游客来过就能记住。其次,景区内要有相配套的装置和情景。针对营销方式,公司在三小时路程内的城市终端投放广告,还推出配套的大电
影、手游等一系列产品,进行立体化传播和宣传。
彭中天(华章东信文化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智慧
旅游=(文化+科技+金融+机制)×旅游产业。其中,文化是灵魂,科技是支撑,金融是先锋,机制是保障。智慧旅游应以文化建构为核心,做好文化旅游资源的疏理与整合的同时,切实抓好转化与流通。在科技层面,需做好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抓好智慧旅游的标准化建设。金融角度
中,一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二是成立中国智慧旅游发展基金,引入民间资本,重点投向关乎智慧旅游发展的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此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建设与运营合力。
王兴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旅游科学研究所所
长):我认为“互联网+旅游”的说法更准确。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下,旅游业正走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十三五”期间,“互联网+旅游”将迈出关键性的一
步。“十三五”期间,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线上企业与线下企业的合作、磨合、兼并、融合将会更加激烈。当下酒店旅行社大佬、电商大鳄们合纵连横,时友时敌、惨烈厮杀,但他们的兴衰存亡最终不取决于资本与计谋,而取决于如何解决线上与线下服务的一体化、游人体验的优质化。
吴必虎(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我认为“十三五”时期用“理性回归”和“市场整
合”形容智慧旅游较贴切。首先,“十三五”是智慧旅游概念泡沫破裂和行业回归理性的阶段。其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起到决定性作用。“十三五”时期,智慧旅游的“竞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企业如房地产商进入旅游市场,给智慧旅游带来诸多变数。二是部分传统大牌互联网公司以及新型的旅游创业公司冒出,丰富了智慧旅游的内涵。在市场的作用下,更多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小微公司涌现,各项新技术将不断创新,智慧旅游的技术体系也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