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志伟/采写整理
社交网络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提供了新的途径。微博、微信、QQ等拥有数以百万的登记用户,使用该服务已成为了用户们每天的生活。许多出版人也喜欢在社交网络上畅谈有关出版的观点、分享阅读的理念。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特别从各社交网络空间采访、整理摘录了这些精彩篇章,期待给读者更多启发。
微思考/行业前瞻
@安徽出版王亚非:当今,经济波折,正面临转型升级和新常态的发展探索,而文化繁荣,却正面临文学艺术新命题,即,如何引领精神追求,又训服商业意志?文学,就是人学!哪一个人当年不文青,不是好书引导了人生理念,培育了品行?读什么书,做什么人。作家,要慢下来,写有意义的书;读者,要细下来,读有教益的书!
@龚曙光:其实我很想有一年时间,完全放下公司的日常管理,一个人或带一个极小的团队去国内外深度考察和思考,寻找从根本上重构公司业态与战略、从根本上重建自我商业理念与理性之路。中国文化产业没有这种疗毒式自省和颠覆式重构,是不可能长足发展的,因为中国还没有真正成熟的文化企业家。
@中华书局数字出版中心方颐:数字化古籍适应了国民网络阅读的趋向,提供了辅助学术研究的工具,极具市场竞争力。数字化古籍提供的不只是一本书、一个数据库,更是一件学术工具、一个研究平台。它不仅提供诸多与内容相关的知识工具,如联机古汉语字典、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表、历代官阶序列表、家族世系表、姻亲关系表、地名沿革表、人名字号表等;也能提供古籍字数、字频、词频的统计信息,行文风格特点的概率统计,参考数据的汇聚;还能提供不同版本比勘校对的接口、异体字的汇聚显示、读音的自动标注和朗读、在线标点断句等功能。这些工具、信息和功能,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研究条件,而且带来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革新。一旦专业研究者形成了这种工具依赖心理,将给传统古籍出版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卢俊-中信社副总编辑:出版商在今天已经需要重新定义,从过去所谓的内容提供商必须转变为阅读产品、阅读服务以及用户大数据管理的经营企业,是优质写作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我愿同行们能在这条路上理性关注内容价值,持续不断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阅读服务。
@张雪松-浦睿文化总编辑:我觉得阅读是刚需,不管内容如何变化,搭载内容的介质如何变化,人们都需要阅读,这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活动之一。不管是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出版,出版人的使命,都是去用好的内容来满足这种需求。而纸质出版也不见得会消亡,纸质书有其不可替代的工艺属性和审美价值,如何放大这种价值,让纸质书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可能是纸质书存活下去的理由之一。
@栾大成-清华社:传统IT出版还能走多远?很远。IT图书的特点,注定其不会像休闲类图书可以轻易转移到移动互联网,大多数人的学习习惯,还是打开台灯,静静阅读,默默笔记。但是IT纸质图书的出版思路需要彻底变化,其制作基础和推广手段需要更为深入地贯彻互联网思维。从目前的IT教学资源的分布趋势看,低端内容会被各种互联网教程平台蚕食,中高端内容会被行业高手个人教学平台笼罩。而IT出版社,如何在这种趋势下生存下来,是个关乎生存的话题。是自己电子化?还是跟电子化的资源合作?还是做新型制作思维的纸质书?后两者是非常现实的、可操作的方式,而第一种,等国内版权保护成熟了再说。
微感言/阅读理念
@刘立尧-上河卓远文化:阅读不必循规蹈矩吧,可以像沿着蛛丝马迹侦破案件一样去阅读。比如一本著作中提到的作者、著作、典故等等,相信每一本优秀的著作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一个进入历史的切入点,因为它必然在历史中潜藏,并与其它优秀作品保持某种联系,而发现并钻研这种联系,常常会使人体验并拥有属于个人的阅读趣味,建立个人的阅读趣味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但所读的书要有一定的质量,要经得住几代人在时间中的考核,好的东西经久不衰,通过阅读这样的作品,建立趣味,也会提高自身对优秀作品的判断力,我觉得这是做一名优秀读者的前提。
@远方出版社发行部刘向武:如果出版的图书无人阅读,人类的知识便会沦为机器的大脑;如果机器拥有人类丧失的阅读能力,那么最终进化到极致的物种是机器而不是人类;如果人类总想着利用机器,那么人类终将变成机器。而当下,人类正逐渐荒废阅读......
@王健-凤凰天舟:无论怎么说,阅读是让人愉悦的事,可是阅读形式和载体的急剧变化让我们出版人手足无措。我觉得要让出版业浴火重生不是要想尽办法让读者重归书本,而应该思考尝试建立新的出版业商业模式和组织生产方式,使之和医疗、餐饮行业那样。不然,这个行业势必更加艰难。
@刘香玲-中译:阅读让我们身心宁静,让我们与世无争,沉浸在汪洋书海中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爱书之人有幸整日与书为伍,与笔为伴,想来也是美美哒。然工作中多有烦恼之处,或绞尽脑汁不知心随何处,或所做非所想,一片混乱之中。终有责在心,有悟在口,必有突破之路。
@海豚传媒编辑中心主任陈琳:于儿童而言,阅读是习惯的养成,是可以相伴一生的生活方式,当从小就建立起对阅读、对书本的兴趣,是一件十分值得庆幸的事情,在每一页安静的字里行间,我们徜徉几万里,驰骋几千年,探索时间的未知和空间的奇景。渐渐成年后,当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颠簸,起起伏伏,阅读让我们从疲惫的生活中短暂抽离,有机会从庸常的琐碎中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作为一名出版工作者,很幸运能与书籍为伴,每一天都能转换于时空之中,看常人之所不能看,听常人之所不能听,这是福分,也是责任,所以日日都要心怀感恩,让孩子们真正接触到优秀的作品,陪伴他们将阅读一路走下去!
@山西人民出版社贾娟:未来的读者市场,特别是大众图书读者市场,90后、00后将成为主流的阅读群体,对于这两代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庞大群体,无疑是“得粉丝者得天下”,出版社如何针对他们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服务意识,打造自己的粉丝经济,无疑将越来越加重要和迫在眉睫。
@丛艳姿-水利水电社:该为纸质书担忧吗?作为一个纸质书出版从业者的我,好像并没有。我家小孩每天要在iPad上看一会儿有动画的图书。我工作时,使用《四库全书》(电子版)查找资料。我先生在家就能用Springer数据库索引找到他想要的文章。电子化出版带来的高效、便捷和丰富多彩,我们家每个成员都有体味。但同样,孩子睡前会拿一本纸质故事书让我给她讲故事。我每月有购买纸质书的习惯,那些书不为查找、不为索引,只为了安静地阅读。我先生也会定期到图书馆借阅纸质书。新生事物未必一定要取代旧有事物。通常,它们各安其位,所以,我不担忧。
微对话/互联网+
@董良广-人卫社:“互联网+”在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一词更多的是代表网络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和软硬件对传统信息沟通的影响,出版行业作为以信息内容为根本的领域,带来的变革应该是最大和最具有颠覆性的。为什么喊了几年的数字出版还有大力资金推动转型却没有给出版社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因为体制机制不变,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
@郭宇佳-中译:“互联网+出版”,营销人任重道远。要有90后的天马行空+80后的踏实内敛+70后的运筹帷幄,才能加快出版社的营销“运算”,有朝一日将“+”变为“×”,打造畅销书N次方。
@梁雪云-人民日报社: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就预见性地提出了其惊世骇俗的论断——媒介即讯息,他指出,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即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对于传统图书编辑来说,必须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学习媒介融合时代的图书选题策划与营销知识,图书制作技巧。不论如何,图书的介质可能改变,但图书作为内容产业的实质不会改变,因此,“内容为王”是图书产业发展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图书编辑任何时候都必须高举的旗帜。
@童彧-医邦网:互联网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医学出版行业也在被这一大的趋势深深地影响着,医学考试书会被医学考试APP瓜分市场,医学科普图书会因为各式各样健康类的网站、APP,使其读者群体缩小,医学专著类图书是目前所受影响较小的一个分类,也许是因为医学专著倾向于知识的积淀与整理,更需要图书这样的厚重的方式表达吧。离开医学出版行业投身医学网络媒体,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于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的兴趣,觉得更能激发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同时对于医学出版的情结还在,我还是在时刻关注着这个行业的动态。只要对知识的需求还在,只要图书馆还在,出版行业永远不会没落,可能只是需要在这波互联网大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遇和挑战吧。
@黄柏松-安徽科技社:在“互联网+”的时代,出版社的编辑营销策划人员的职能也随之发生改变,不仅要专注于产品生产研发的本身,还要更多做好“连接”服务。而所谓的“连接”服务,就是做好与作者、读者、媒介、渠道等的连接。这对编辑营销策划人员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感恩的心态、包容的情怀、独到的见解、敏锐的眼光……
@董良敏-红旗社:在互联网时代,出版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出版人应坚定信心。传统出版正在走向消亡的论断现在显然已经站不住脚了,数据表明,实体书店已全面恢复增长,更出现了方所这样的大型实体书店。电子书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纸书,但电子书的副作用也在日益暴露出来,纸书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出版人没有必要为此而萎靡不振。互联网时代为垃圾书提供了便利,图书市场上并不缺乏书,而是缺乏具有观点的好书。因此,出版人应坚定信心,拒绝垃圾书,进行自我净化,坚持发现、提供高品质的内容。我相信,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读书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图书市场将会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微感言/图书畅想
@人大社宁丹丽:好的教材是无数莘莘学子的良师益友,也是步入知识殿堂的直升阶梯,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代代名师的风尚与情怀。爱书之人干了出版,充实而又满足,于我而言既是难得的缘分也是莫大的幸运。
@曹春海-商务国际:出版无论怎么变,都必须植根于内容创作,一切技术手段、传播渠道及载体形式都是在为内容服务。另外,互联网思维也赋予了传统出版新的涵义:产品不仅仅是有形的实物,也可以是创意、是理念、是服务、是口碑,传统编辑人员应努力接近市场,通过多渠道对产品的进行跟踪,与读者及数字产品用户形成有效的互动交流,从而去策划更适应市场需求、更贴近用户消费心理的产品。
@张驰-华文社:在我理解中,出版工作的本质是站在读者和时代的角度,对阅读价值的发现、选择、创造和传递的过程。当前的出书滥与阅读率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书号政策或应重新反思:是否可以按责任编辑的数量核发书号数量?
@申尧-青岛社:如果我们把树砍掉,打成浆,制成纸,印上字,还不如留着那棵树为地球制造氧气,为生灵遮阴挡雨,那岂不是个绝大的讽刺吗?
@赵笑笑-新星社:让我说说书,一开始我是拒绝的。要夸一本书太难,想骂倒是有一百万种理由,而最常见的莫过于“无视”。对,这便是现状。但身处这一行业的,几乎是全城幸福感最高的一群人,与书为伴的工作啊,感觉就像和最爱的人结了婚似的。当然要抛开报酬不谈,也难怪人家都说出版行业的都是富二代。至于读者,我一向没有太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类型文学的编辑,从未想过让一本小众读物成为大众畅销书,能让那一小撮读者满意,我就很开心啦。做书的多数时候是心寒。哪怕是给很好的朋友推荐一本书,基本上也是被礼貌地拒绝,或者露骨地无视,最诚意的也只是“那,你借我看看吧”。这样让我很心寒,我宁愿这是件只被少数人接受的、奢侈的事情。
@李其功-世界知识社:我们这代人,是很喜欢小册子的,薄薄的只有一个印张、两个印张,在1980年代,也就是几分钱、一毛多钱一本,买着经济,看起来举在手里不累,篇幅短小,知识点集中,阅读效果非常好。但是现在没这东西了,出版社有原因:不赚钱,一个印张卖多少钱合适?也就是两三块,能卖1万册就算说得过去了,码洋才两三万,能赚多少钱?书店也不愿意卖,骑马钉小册子怎么摆?在柜台平铺?一寸柜台一寸金;上架?书就“死”了,没书脊啊?可这东西读者有需求啊!如果出版社能搞个小丛书,三五种三五种地推,做出影响来,未必不赚钱(可能还是赚得不多),书店对这种书给点支持,先来社会效益,做出影响,做出品牌,以后打包精选销售,赚钱的日子在后头。
@王群-浙江科技社:从书籍的定义可以看出,书籍是交融感情、获取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所以我们每一个编辑的基本职责应该是引导读者阅读那些美好的、温暖的、科学的、创新的、文明的、进步的书籍。要做到这一点别无他法,唯有多阅读多修炼,提高自身品位和欣赏水平,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善于开发和寻找优秀的作者,用新颖的选题、优美的文字、充实的内容、精致的装帧吸引读者,给读者带来温暖和愉悦,这恐怕也是我们编辑对阅读最大的贡献了吧。
@文开琪-清华社:出版行业进一步洗牌中,不加入互联网思维,老派的出版社会失去更多市场,临近必须破釜沉舟,力挽狂澜的边缘。
@广西科技社少儿科教事业部副主任王滟明:作为一名童书编辑,我常常有一种遗憾:要是我在童年能读到现在手里编辑的这些书,或者是同行们出版的那些优秀的童书,那就太幸福了。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书有趣,能够娱乐童年生活;我相信从小阅读学到的肯定不光是知识,还有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想象、启发或者哪怕是误解,这些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后续人生的展开。这个遗憾在现在的工作中已经得到了一些弥补,除了做童书编辑,还有一种弥补的方式——我看到很多朋友在成为父母之后,仿佛研修了一门法力无边的学问,有耐心、幽默、乐观、包容……我相信这其中也一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开始和孩子一起阅读童书,重新看到了自己童年没有割舍的问题。
@张静-水利水电社:杨绛先生说过,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我爱读书,我的书是我引以为豪的筹码,它让我懂得如何经营生活。作为出版人,我庆幸自己可以一直与书为伴。
@河南科技社邓为:与很多图书编辑交流后发现,白天很难有集中时间编辑稿子,要真正编出更多的稿子、更好的稿子,就非得加班加点不成。很多编辑工作,都是在晚上万籁俱寂的时候完成的。因为这个时候,没有电话,干扰最少,能够真正沉下心来去认真对图书中的问题进行修改、删减,甚至写出更多的书评之类。白天只能干杂事。什么是杂事呢?就是约作者、填各种图书信息资料、让各级领导签字、寄送样书、安排校对、进行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开选题会、调研、听编校分析会,等等。这些工作,芜杂无序,但非得在白天才能干成,很多与一本书的编辑基本无关,或者是“周边”工作,只能安排在白天干完。“白天干杂事,晚上干正事”就是我的工作态度和习惯。
@社科文献社张金勇:入行之前曾有前辈和我说,干编辑这活,得保持对文字的敬畏心里,得尊重作者的观点。转眼现在已经入行三年,经手的文字也有上千万了,碰到的作者以及译者也有好几打,算是对这个有了较深的体会。但是,感触更深的是在敬畏文字和尊重作者观点之前,必须得遵守相关规范,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挨批挨训。戴着镣铐跳舞,你也得脸上带笑。没人会告诉你这话,但是大家都是这么做。 (下转第31版)
《奥运读品专刊》
创办时间:2008年8月3日
《30年书业力量百版金刊》
创办时间:2008年11月18日
《60年中国书业典藏特刊》
创办时间:2009年9月29日
《中国书业实力版图专刊》
创办时间:2009年4月3日
《一五一十·中国出版成就展特刊 》
创办时间:2012年9月25日
《“中国读友读品节”专刊》
创办时间:2014年4月22日
《商报五周年珍藏版特刊》
创办时间:2000年1月7日
《商报10年纪念特刊》
创办时间:2005年1月7日
《商报15周年纪念“跃”特刊》
创办时间:2010年7月6日
《新商报·“更新纪”纪念金刊》
创办时间:2013年8月1日
《北京图书订货会专刊》
创办时间:2003年1月
《全国书博会专刊》
创办时间:1996年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特刊》
创办时间:2002年
《上海书展专刊》
创办时间:2010年8月
《南国书香节专刊》
创办时间:2012年8月14日
《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特刊》
创办时间:2013年11月5日
《法兰克福书展英文版专刊》
创办时间:2005年10月14日
《德国专刊》
创办时间:2000年8月25日
《俄罗斯专刊》/《俄文版中国专刊》
创办时间:2006年/2007年
《韩文版中国专刊》/《韩国专刊》
创办时间:2008年5月/2008年9月
《法国专刊》
创办时间:2000年8月25日
《助学读物专刊》
创办时间:2001年6月21日
《高校教材专刊》
创办时间:2003年10月10日
《暑期专刊》
创办时间:2006年7月21日
《华东六少最专刊》
创办时间:2007年3月9日
《“六一”童书大展专刊》
创办时间:2007年5月29日
《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专刊》
创办时间:1999年
《大学社订货会专刊》
创办时间:2006年10月27日
《时政主题出版特刊》
创办时间:2013年6月28日
《美联集团专刊》
创办时间:2015年6月19日
《书业人情报告专刊》
创办时间:2004年
《书业高端调查》
创办时间:2006年
《商报·东方数据专刊》
创办时间:2007年12月21日
《商报数据·民营与网销市场》
创办时间:2006年初
《商报·卷藏数据》
创办时间:2011年1月18日
《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
创办时间:2012年
(上接第30版)
微思考/产业视野
@凤凰海燕:图书获大奖较电影难得多,中国影奖从几百部作品选优,而书奖从几十万部作品选优。电影人的奥斯卡风光是最优秀的出版人无法企及的,因不可比:电影一群人创作,图书几个人创作;电影生产是综合艺术工程,图书生产是工坊式的;电影主要取决于导演,图书多取决于作者;电影公众化,图书具私藏性。但书业是文化根基。
@孙月沐:中国急需“阅读+”!中国急需全民阅读立国、书香社会强国!什么时候国人像以色列欧美那样真心迷书读书,老是手捧一书,什么时候中国就强国了,中国人就会让人刮目相看了。
@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总编辑李旭:目前的国家出版基金主要是侧重鼓励内容的创新,对于数字出版及新媒体出版的技术创新的侧重和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建议新设立的“国家出版科技创新基金”(或者再直接一点就叫“国家数字出版基金”),主要就是鼓励和支持与数字出版和媒体融合、新媒体产业的技术创新。
@化工社旅游文艺分社社长龚凤光:未来的出版,什么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对于出版社来说,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编、印、发、管各个岗位优秀的人才。对于编辑来说,我觉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编辑对作品的甄别力和对作者的把控力,其他如数字出版,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出版形式罢了。编辑对作品甄别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谓“见多识广”。因此,编辑需要“耳听四路,眼观八方”,不停地提高自身修养。编辑,尤其是策划编辑需要不断地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要去看国内出版社同行在干什么,在思考什么;也要去国外出版社看看有什么新鲜的玩法。编辑对作者把控力的形成,除了跟自身业务素养有关,还与平台的支持有关。平台支持越强,编辑对作者的把控力就越强。不同的平台培养出不一样的编辑,催生出不一样的作品。
@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庄庸:近来,一直在思考: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做好出版?《小时代》数十亿票房,给全国人民一个“划时代”的启示,并不是:我们正在进入“用户”时代;而是:我们正在进入“用户”的社群时代——用户通过文化/产品进行自我意识、族群认同、文化建构的“社交活动和群体归属需求”,成为支配一切的核心——围绕用户的需求,延展出基于社群化的全产业链条。
@译林人文社科部主任陈叶:在中国做学术出版,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一方面,由于学术规范未落到实处,整个学术出版呈鱼龙混杂之态。不管是原创学术著作,还是学术译著,交来的稿子大多格式混乱,质量参差不齐。在国际上,匿名评审制度是通行的保证高水平学术著作出版的重要制度保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而且西方的专业出版社一般都设有极为严格的交稿规范网站,来指导作者逐项检查内容和格式规范,只有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稿件才能得以出版。这也极大地保证了学术出版的质量。另一方面,唯有将国内的书价提高到其他国家的同类水平,学术出版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这需要改变全民的观念意识,并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微对话/数字时代
@李楠-山东人民:传统出版与视像媒体的结合,也不是这一两年才有的新事物。当传统出版遇上网络媒介,网络对纸质阅读的冲击就像一股能量,运用的好,便能顺势而为。谁说,谁抢了谁的地盘,谁抢了谁的饭碗?为何不能一家吃饭,或许会更热闹。有些书发端于线下,却被线上拿去做网络阅读,但现在,个人认为,线上的蓬勃,更为线下传统出版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曹豫琳-石油工业社:在数字出版时代,读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在不能完全拥有内容资源的情况下,出版社要想生存,那么就必须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出版更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提供更多样的产品。不管是纸质的图书,还是数字图书,出版社所做的核心工作仍是出版,这一点没有发生变化,都是在为满足读者更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只不过产品的形态、包装、传播途径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这点上看,出版社的工作性质没有变化,还是一个产品提供商、服务提供商。
@纪承志-青岛社:香港书展的电子展区不大,只有港台十一二家,日韩欧美都没有来。一方面可能因为电子教育本地化的关系,另一方面可能是各家在阅读与电子的结合上还是没有太新的发展。而且我发现内地的电子阅读科技和教育已经超越展出商好几条街,港台的电子教育方面只是扫书上二维码看教学课件,而没有自测和自我分析强化系统;低幼方面只有图像识别卡片初步阶段,无衍生的发声和互动,礼盒里卡片在初步识别的基础上搭配的是孩子的可擦写绘画的彩笔;其他阅读方面,以杂志为主,但没有结合广告,也没有交互的声光电,只是在销售渠道上有可借鉴之处,但也与港台人民的阅读方式有关,内地形成这种电子阅读销售还有待漫长的改变。
@作家出版社大众图书第二编辑室主任左昡:在数字化阅读日益普泛的当下和未来,传统出版,尤其是文学出版,将有更大的可能性自觉地回归到精品出版的发展路线上来。快餐化、娱乐化、碎片化的文化产品消费正逐渐转移到数字化阅读平台上,“快阅读”与“浅阅读”的需求在数字化阅读平台上能够更加便利、便捷、便宜地得到满足,而提高出版门槛,致力于满足“慢阅读”与“深阅读”需求的精品出版将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万斌-山东科技社:2005年,实体书店是主流,当当网、卓越亚马逊刚起步,过去的十年,事实告诉我们趋势终将打败优势,增速必然取代存量。2015年,三大店优势尽显但疲态已露,新的趋势到底在哪里,谁将代表着未来?2015是最坏的一年,实体店持续萎靡,三大店已然失速;2015年也是最好的一年,十年轮回又到起点,我们可以站在趋势的起点遥望未来。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有限公司朱薇:前不久看了一本书——结合APP游戏Candybook的《那些年,那座城》,漂亮的牛皮纸外封盒,精致的铁盒包装,还有那一包美味的橘子糖,拿到手里就亲切舒服,瞬间被带回了梦一般的童年。最近一位出版界的前辈,在逛完深圳罗湖书城后感言,罗湖书城无论从环境布置、摆台思路还是进货品种,都在迅速适应着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使得购书变成一种全新的体验。而身处出版上游的我们呢,摒弃懒惰的思维,才是当务之急。我在想,势不可挡的新媒体变革,给我们带来的是危机是挑战还是机遇呢?进而联想到与新媒体相融合的《那些年,那座城》。在这个人人自媒体的时代,读者对出版物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传统出版人请放下身价,对自己重新定位,接受、融合不断思变,做文化真正的先锋使者。
微感言/编辑思维
@焦晓云-中国经济社:每做一本书,都像在完成一项使命。有时候,会很有成就感,因为满腹情怀终于得以释放;有时候,会战战兢兢,唯恐一个不小心误了谁;也有时候,会冒出敷衍了事的侥幸;更多的时候,会纠结,会有些无力感,因为不知道到底要做出怎样的呈现,才能真的把读者需要的东西送到他们手中。要做的很多,唯愿自己在这条路上,不忘初心,冷静前行。
@陈晏平-上海科技社:原来我做编辑,每次出版一本新书,都很有成就感。我的书是给广大工人兄弟看的,为他们提高工作技能提供帮助,书的销量基本都能上万,好的书经过几次重印,2万册的销量也可以实现;可是十几年后,同类书多、整体同类书品质下降、取得信息的途径的增多,使我不得不放弃了机械类中级实用图书的出版方向。同类书多是好事,网络方便查信息也是好事,但是同类书整体质量下降让我们很忧伤,劣质图书的大量出版,使得做好书的成本大大增加,且好书在浩瀚的同类书中也一下被淹没了。很迷茫。
@霍本科-华夏社:一个前辈说:“我当初做编辑,就是为了最先看到作家写出的东西!”在他年轻的时候,人们能接触的书是很少的,对于爱书、爱读书的人来说,有这样的愿望是理所当然的。到了今日,这个愿望要打折又打折。但是那个前辈仍在做编辑,仍在从编书读书中得到乐趣。现在做编辑的,依然是爱书的人居多吧,如我辈,所以尽管孜孜不倦地自嘲,调侃着自己的工作和这个行业,还是继续做下去。我们跟那个前辈,在这个意义上是一样的。
@张青-河南科技社:我最近关注到新浪微博推出的一个付费阅读的功能,其实算是打赏功能的升级版,个别投资类的微博每月的订阅费用相当高,譬如洪榕每月是1998元,但是仍有不少人订阅,保守估计月入数万。这对于出版生态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微信公众号推出广告主的功能是流量的变现,付费阅读则不仅仅是流量变现,而是内容的变现,作者从读者那里直接得到回馈,这一去中介化的进程进行下去,传统出版会不会被边缘化,我们拭目以待。
@人民军医出版社焦健姿:策划编辑了若干年医学科普书以后,不由得开始思考。医学科普的确是应注重通俗化。知识是严谨的。作为一名医学科普创作者,在写作时,不应该对立于读者,只会居高临下的说教;也不一定要迎合到把科普做到浅薄的地步。何不加入人文情怀一试?为此,与朝阳医院内分泌科高珊主任详谈,一拍即合出版《一起战胜糖尿病》一书,这样的书,读起来踏实。让我找到了冲破医学科普书同质化重围的一条途径。我愿意今后在这条途径上继续探索。
@华中法学董晗:在我不算漫长的三十几年的阅读经验里,在我短暂的七个月的图书编辑生涯中,我将读书、编书看作是与作者的偶遇,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作家将写作视为一条通往彼岸的出路,读者和编辑却往往在这条路上邂逅了自己。那些伤痛和成长,那些撕裂和复合——就真切地发生在我们身上……
微感言/出版感悟
@时代出版张克文:儿童出版的核心是什么,爱。只有爱,才会有主题,才会有不竭的延续与伸展。爱的文字、爱的色彩、爱的跳跃、爱的旋律,一切铺展在童年的四季里,生命的萌动里。我们,在童年的花园里,沐浴阳光,文字芬芳。与童年同行,与爱心为伴,永远无悔。
@刘光宇-人大社:因为出差太多,一个朋友考虑从自己所在的金融培训外企辞职,跳到出版社工作。结果老板告诉她,publishingisdecreasing.Don’tgotopublishingevenifyoudowanttoleavehere.看来危机已经不是我们行业内部的秘密。书,是一种载体,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内容。新技术和多媒体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载体与图书竞争,但我相信有价值的内容不会被辜负。如果出版业只意味着图书出版的话,说她在decreasing可能并非危言耸听,但如果出版者以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为使命,配以客户所希望的载体,那么出版业就仍然大有可为。
@张士宏-东财社:大众出版在社交化媒体应用方面已然走到前列,专业出版也不应例外。只是专业出版更应该在如何应用社交化媒体方面去繁就简、化枯燥为神奇,增加趣味性、交互性与便捷性,提高读者的顾客黏性,实现可观的转化率,将精准营销与关系营销提升至一个新的境界,那么未来可期。
@黄钉玲-广东经济社:两岁的女儿每天晚上都会从自己的书架上拿出绘本,有时候让我给她讲,有时候会另外拿一本我的书递给我,说:“妈妈,看看书”。然后拉着我一起坐下,她看她的绘本,我看我的书,安静地享受这片刻的美好与陪伴。一颗阅读的种子在她的心里种下了,正在生根发芽,让在出版行业摸爬滚打的我有了暖心的安慰啊。阅读,犹如夏日一股清泉,沁入心田,所以,让我们一起看看书。
@但诚-上海图书公司: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也应该有一代之出版。每每慨叹张元济、王云五的时候,却发现很多情形下,人们依然只是机械重复昨天的故事或者生搬硬套别人的传奇,而很难进入“用属于那个时代的最牛的方式传播讯息”的经营逻辑。“实体”和“纸张”,昔日的神话给了人们太多眷恋,大概越来越智能承担触发我们诗情的载体。“转型”是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热议的一个话题,出版也不例外。
@商鸿业:和书籍一样,知识与阅读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编辑出版就是创造这个阶梯的宏大的基石和越垒越高的砖与瓦。我们出版人应该深感自豪!想到汉字数字化,就想到了北大方正的王选教授,是他的专利用数学方程描述汉字的笔画输入输出计算机与激光打印机,使汉字跟上了数字化时代的步伐,出版人都应该向王选教授致敬!
@杜辉:出版策划其实是一种个人价值观的输出,是把出版人自己的价值观,以图书为载体或者媒介,通过大众需求这一通道,进行思想的嫁接、传递、传播。于无形中传染人、影响人、改变人。这也就是出版行业致穷致贱但还其乐无穷,能够吸引众多人投身的最大原因。
@江苏凤凰教育社邓志勇:作为出版人,我们也经常反省自问:今天你阅读了吗?我想阅读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首先,阅读能让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洞悉本质、引发思考;其次,阅读能让人广纳百言、摆脱偏见;再次,阅读能够丰富人的情感体验;最后,对我们出版人尤其重要的一点,阅读能让我们在工作中捕捉到新鲜的选题。
@策划编辑诗飞: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阅读的风行,人们的阅读变得碎片化,人们很难有时间看那些大部头,更多的是手机微信、微博等平台上的浅阅读。作为传统出版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我们要发挥纸媒的特长,吸收新媒体的优点,适应读者需求的新变化,不仅把内容做好,更要做到形式新颖活泼,即使不能让人手不释卷,也不能拒绝,至少能看了有所受益。
@王林军-江苏美术社:做书要做多道的选择题,选择合适的题材,选择合适的作者,选择合适的设计师,选择合适的纸张和工艺……选择的过程体现做书人的眼光与专业性。读书则是做多项选择题,可以选这本书,也可以选那本书,可以这些图书都不读,也可以这些图书都读。做书人读书,应做良心书,宜读有趣书。
@社科文献张雯鑫:图书是用文字体现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探索,无论是对经济社会的学术探究还是对日常工作生活的观察总结,又或是对于内心情感的抒发,不管是赞美还是批判,我们总是将对于未来的希望种在书中,期待读者在打开书的时候也能了解我们的心意。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期刊分公司发行总监焦卫:来到《妈妈宝宝》杂志社已经快三年,从图书到期刊发行,深有体会的是:期刊发行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更加注重发行的时效性,对于月刊,每期杂志大致在报亭、书店、报摊销售不到二十天就要下架,最新的杂志上市,完成“新老交替”,而图书如果畅销可以在书店热销几年、十几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期刊和图书的阅读习惯是不一样的,2015年已过去大半,深有体会的是,随着全国报亭的不断拆除,购买我们《妈妈宝宝0-4》、《孕味》、《宝贝盒子BOX》的读者中,大都是铁杆读者,逐渐转到网上去购买,而这样,虽然网络订阅优惠不少,但是,他们必须先付款,不再具有见刊选择性;购买期刊的读者往往是一直以来有期刊阅读习惯的人,带着对期刊的执着和偏好选择自己心爱的刊物,可是,对于自己小时候最怀念的报亭,却越来越少,还是很怀念小时候的报刊亭。
@人民音乐出版社李佩璇:在当今,艺术市场化使得传统流行化,已然成为各大出版商的传播共识。从台湾林怀民先生的云门舞集,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羌山采风录》等作品,可以被称为民族志的优秀作品,无论在内容,还是传播形式上,皆让华夏传统文化得以为世人所瞩目,推动了中华传统经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任何一种文化,传播的最初途径都是人类的口耳相传。一个村落的音乐,一个国家的音乐,一种语系的音乐,一门宗教的音乐,闭眼聆听,你会从悠扬乐声中听到它所代表的文化,却从未消逝。音乐无国界,能够历经岁月洗礼传承下来的音乐更是饱含厚重的文化底蕴,它不需要太多实质的载体,在没有甲骨的年代,需要的只是一张嘴,一双耳,和一颗沉静下来愿意聆听的心,更何况在互联网已“横行天下”的今天,传统的演绎、传承以及传播,已可达秒行光年的距离。我相信中国传统经典音乐会越来越多驻进地球村每个角落人们的心里。
@教科学社张璞:读书是一种智慧。当你沉浸其中,世界更显安静,内心愈加沉稳,思想逐渐丰厚;读书是一种力量。当你进入阅读,学会虚己谦卑,懂得刚强自立,滋养浩然正气;读书是一种快乐。当你手捧书香,理论鞭辟入里,故事有滋有味,诗歌琅琅上口。愿每个人都能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那份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