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上海书展:价值平台提升品质阅读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5/8/28 作者:倪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上海书展报道组 倪成/执笔

八月的上海,书香四溢。8月25日,历时一周的2015上海书展成功闭幕。始终坚持公众化、专业化、国际化、学术化传统的2015上海书展,吸引了500余家出版单位参展,15万种参展图书集中亮相,近千位中外作家、学者和各界名人汇聚,700多场各类主题论坛、荐书和好书导读活动在主会场和上海各区县分会场举办。2015年是上海书展走过的第12个年头。历经十余载“为价值搭台,向品质致敬”的积累沉淀和品牌塑造,在实现了从区域性地方书展到全国性书业会展再到国际性书业盛会的三级跨越式发展后,本届书展更加重视创新力度与服务功能的提升,更加凸显“全民阅读标志性推广平台”的功能定位,更加注重“书香满城”的深度与广度,关注好书宣传、名家推广,突出“互联网+”,与时携行,持续创新。务实的上海书展与跃进的全民阅读,相辅相成,熠熠生辉。(相关内容详见5~8版)

惠民:“互联网+”助力书香满城

《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2015)》显示,60.41%的市民年均阅读图书超过4本,18岁以上市民年均阅读量为6.517本,7至18岁市民年均阅读量为11.165本,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开放程度高的大都市,响应国家全民阅读推广的号召,阅读氛围浓厚。连续多届举办的上海书展及上海国际童书展已成为国内外、业内外知名的阅读盛会和读者嘉年华,在推进上海全民阅读推广进程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每年暑期开启的上海书展,自然少不了孩子的身影。上海书展也特设了上海国际童书嘉年华(少儿主题馆)展区,集中展示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历史读物、科普读物、亲子读物等1万多种优秀少儿类精品图书,为小读者提供专属阅读、选书空间。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妍表示,上海书展少儿区人气旺盛,组委会安排有序,销售值得期待,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影响力。(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受益者不仅是小读者。七天里,主论坛暨“书香中国”阅读论坛、上海国际文学周、书香满城——“书香上海悦读季”、静安读书周、中国超级书店论坛、中国学术“走出去”国际论坛、上海书展“双十佳”评选等一系列品牌项目密集推出,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阅读热潮。除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各项活动外,上海书展组委会还将各项活动向上海各区县分会场倾斜,各区县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开展阅读文化活动138场,让阅读活动更多惠及普通市民。

七天里,上海书展“白+黑”,除持续提供传统服务外,还利用新技术、新传播手段,借力“互联网+”创新提升各项服务功能。运用书展官网、微博、微信,各类媒体及新媒体阅读推广联盟,及时提供信息服务;继续开展“书香有礼”、“扫一扫,理想书房带回家”等场内场外荐书互动服务,提供个性化荐书服务;开通“上海书展云会场”,为读者打造网上书展书目查询、活动查询、云端购书的服务平台;在各地出版馆、童书嘉年华、主宾省馆等部分场馆,实现微信移动支付,更便捷地服务读者……致力为读者提供充满人情味的精细服务,提升了上海书展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

此外,上海新华传媒还在所属上海书城和新华书店分设了15个分会场,同步开展读书、签售、讲座活动,与主会场呼应,与“上海书展云会场”、“新华一城书集”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为读者营造更优的阅读氛围、更佳的购书环境、更全面的阅读享受。

利业:营销价值提升影响力

上海书展是一场读者读书购书的欢乐大PARTY,也是一场书业品牌展示、精品营销的T台秀,更是出版社国际化的重要窗口。众多出版社的优质内容资源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走向全国、接轨世界。上海书展的品牌及营销价值,在业界口耳相传,使得上海书展愈受重视,也触发了出版社愈演愈烈的营销大战,在组委会不得不限制的活动安排中,上海书展已然成为书业选题策划、品牌展示、市场营销的风向标之一。

“上海书展是最能见营销真功夫的展会,有亮点自然吸引读者。”随着上海书展的规模、影响力逐年提升,已成为国内诸多大社名社争相亮相、展示实力的平台。除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高校联合体、上海社科文联合体等上海本地出版机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等持续多年集中参展外,今年各地出版馆首次引进了福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并专设“福建海峡出版馆”;企鹅兰登也以独立展位首次亮相上海书展,多种精品和首发书籍以及极具创新形式的周边产品与上海读者见面,广受关注。出版社的重视扩大了上海书展的影响力、美誉度,好书引领、活动宣传也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市场全民阅读推广。

为筹备2015年上海书展,很多出版社早早谋划,积极遴选好书,邀请名家赴沪,组织论坛、现场活动,首发新书、热议趋势、推广阅读。不少沪外出版社组织大队人马,赴沪推介新书,推广阅读。据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尹涛介绍,《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于2014上海书展首发,影响力迅速扩散至全国,累计销量已超10万册。

越来越有底气的上海书展不再单纯追求参观人数、活动场次、销售统计等可量化的指标,而是更加注重学术价值和专业价值的提升,有效传递思想、文化、学术领域的“最有价值的声音”。上海国际文学周等有众多国外一流作家和两岸三地文学艺术界著名人士参与,上海国际童书嘉年华和进口图书专馆、环球影音世界专馆等,也提升了参展出版社的国际影响力。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作为2015上海书展江西主宾省的轮值社,组织了多场营销活动,还印制了5万套宣传折页和1万多把印有“老鼠记者”图案的扇子现场发放。“上海书展是很好的营销平台,组织得力、宣传到位、行业关注,推广效果佳,‘老鼠记者’系列图书书展期间累计售出500多套(每套60本),炙手可热,相信也能带动其他省市的销售。”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社首日销售便突破40万元。

主办方为了减少过分商业化的活动,使好书、好活动拥有了更大、更好的展位和平台,优化了主会场有限的空间布局。与此同时,还降低了主会场的活动密度,将各地出版馆活动区由原来的2个减为1个,主会场活动较往年减少25%,但《曹文轩小说馆》读者见面会、叶永烈谈“历史与人生的风景”等一系列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提升了活动整体品质。

济世:上海书展12年坚守启示

上海书展通过市场杠杆与政府抓手协同发展,从地区书展发展到国际书业盛会,一路走来成绩有目共睹,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及全国出版界等各方,都为书展的前行付出了巨大心血。出版社负责人均对今年的上海书展非常满意,希望书展越办越好;很多少儿出版社负责人对即将于11月份举办的上海国际童书展充满期待。

“全民阅读推广需要切实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足够多的阅读人群。为此,地方政府如何做?对阅读培养是否有足够耐心?出版机构能否积极参与?这些都至关重要。上海书展12年,踏实做好了每项基础性工作,形成了如今上海书展的品牌及影响力。” 现代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总结道。

自上一届书展闭幕时,上海书展组委会就对下一届书展组织开始思考。结合2015上海书展的得失,上海书展组委会又提出了2016年计划。

记者了解到,上海书展将继续提升展会品质。坚持开放办展,继续引入更多的名社、大社、强社参展,优化参展单位结构。利用好“全国”“首发”“大家”的平台效应,让好书凸显价值,优化图书展示。坚持品质办展原则,让具有阅读推广价值的活动成为书展的“主角”,优化阅读活动。继续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全城覆盖。继续加强主会场与各分会场联动,把更多优质资源向各分会场倾斜,资源共享,同频共振,更好拓展“书香满城”的广度深度,把阅读服务送到更多市民身边,让每位市民读者享受到文化惠民的实惠。继续坚持开放创新。积极争取引进更多世界著名出版机构参展,继续邀请国际一流学者、作家参加上海书展活动,继续加大“互联网+”元素,扩大数字出版内容和数字出版新技术展示份量,展示新闻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成果。继续完善和改进服务。更加注重文化惠民,在保留原有服务的基础上着力改进网络信息服务,完善网上购票,更好实现Wi-Fi场内全覆盖,同时拓展微博、微信、APP终端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更为快捷通畅的信息服务。

对于出版机构而言,像上海书展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不仅是展示、销售的平台,也是学习、思考、交流的场所,能够深入了解选题动向、出版趋势、市场发展,能够推动国际化、“走出去”进程,持续关注也将大有裨益。

全国各地的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能否认真思考并认识上海书展,学习复制并在当地推广?国家两次将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关注、读者踊跃,阅读推广逐渐深入人心。对于出版主管部门而言,踏实推进、切实推广,全民阅读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