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各方殷切期许 商报大有可为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5/9/1 作者:


刘建生

8月24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60·20周年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及全国各地出版发行集团、出版社负责人,专家学者和读者代表近200人参会。各方领导殷切期望这份新中国出版发行业历史最长的权威媒体,利用“互联网+”这一战略机遇期,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上层楼。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刘建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李朋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在肯定商报对行业贡献的同时,也对商报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伍旭升回顾了商报60周年光荣历史,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宏观规划,即把握价值提升、行业话语、公共服务、国际拓展等“四个定位”,全力提升商报价值品质与国际影响力、传播力。

把好导向 推进融合 增强国际传播力

■谭 跃(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

商报的60年是不平凡的,它由计划经济的图书发行专业报,变为市场经济的出版行业报,又变为阅读传媒和创意产业的主流媒体。

刚刚走进会场的时候,我看到商报的同事,着装整齐,精神焕发,喜气洋洋。今天是商报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国出版集团的节日。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和见证中国出版传媒商报60年的发展历程,首先我要代表集团领导班子、集团总部和股份公司总部,向商报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曾经为商报的创业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历届各级领导、老同志和全体干部职工表示由衷的敬意;对关心商报的各部门、各兄弟单位领导,向海外来宾,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回顾过去60年的商报,有三条基本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始终坚持使命担当;二是始终坚持价值追求;三是始终坚持创新精神。特别是近10年来实现了办报理念、经营业绩、传播力、影响力的全面提升。有担当、有特色、有品位,日益成为商报的文化追求,也逐步化育着商报的精神禀赋。

展望未来商报的发展,希望商报能够:

一是坚定不移地把好导向关,坚守文化传媒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导向。商报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要充分理解媒体的使命在于传播与塑造,在于影响与引导。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文化导向的弦一根也不能少,一刻也不能松。希望商报进一步强化导向是1,其它都是1后面0的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的能力更好地转化为报纸的品质;把坚持导向当作生命线,也作为发展线;把坚持按新闻规律办报,当作基本的素养,也作为与时俱进的指针;在互联网时代,担当好思想舆论宣传和文化价值引导的历史责任。

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媒体融合,提升服务和影响出版行业的传播能力。商报是我国出版业的公共平台,要结合“十三五”规划,大力推进报社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要立足行业,深耕专业;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着力打造出版行业的信息服务、资讯整合、行业评价和标准实施的推进平台。要牢牢把握价值引领、行业评价、品牌影响,大力推动向专业咨询服务,向资源整合平台的全面提升。要大力推动与新媒体的融合,着力研究“互联网+”的新模式,做优做强自身综合实力,努力成为中国出版业媒体融合的新品牌。

三是坚定不移地增强国际传播力,努力打造国际著名的出版传媒品牌。要通过与国际出版机构、国际书展协会、国际出版媒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合作,逐步形成商报在海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出版和文化“走出去”方面,给力助力,为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作出独特的贡献。

品牌的影响离不开品位和品质,得力于守正和出新。历经60年的发展,商报已经具有较好的品牌影响。希望商报把品牌经营战略切实纳入“十三五”规划,不断增强品牌的创新力、影响力和拓展能力。为出版、传媒和创意产业,创造更大的信息传播价值。在“十三五”发展的新起点上,顺势变而化成,与时进而久长,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新篇章。

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商报发展

■翟惠生(中国记协党组书记)

今天我看到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工作人员着装整齐,展现了商报良好的精神风貌,折射了60年的丰厚底蕴。辉煌的历史应成为报社走好下一步路的动力和源泉。当前,新闻传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有时是一夜之间产生的,但是适应这种变化却是需要时间,因为我们有惯性和惰性。因此,在巨大的变化面前,我们应该做一个适者,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思考未来道路的方向。

出版行业很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也有危机,核心就是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发展对出版行业的冲击。莫言曾经问过杨振宁一个问题:“爱因斯坦如果活到现在,最想不到的发明是什么?”杨振宁回答说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社会,改变了人类。我们应该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主动改变自己。这才叫适者,只有适者才能生存和发展。

现在,大家都讲媒体融合,那么在融合过程当中,应该是“+互联网”思维,还是“互联网+”思维呢?“+互联网”是一种应付,就是办个网站把内容上了网,搞了个“电子版”,这只能叫利用互联网。而说到“互联网+”,则是如何驾驭互联网的问题。驾驭一是要有“为王”的内容;二是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比如针对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未来发展,伍旭升社长提出了四点内容:专业咨询、全民阅读、成长教育、内容创意。这就是商报在图书出版界“为王”的内容。当然,对这些内容的商业运作还要探究和实践。

内容如何能“为王”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我们应该讲好故事。故事是一种教化,是以“文”化人,这要有情节,有来龙去脉,有背景阐述,有各种链接。说的话要入耳入心入脑,而不是单纯的教育,讲概念。要想在互联网上说话有分量,有权威,就要学会讲故事。作为商报社,就应该讲好伍旭升社长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故事,真正使你们的内容成为“王者”。

在互联网时代,又如何寻找一种合适的商业模式呢?我认为,商报成立商学院,其实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其他行业也有可供借鉴的事例。

总之,如果有“为王”的内容,又有切实可行的商业运作模式,那么,“互联网+”的这个加号就具有实质意义了,商报也就能成为业内的表率。

明确本性 突出本色 坚守本分

■刘建生(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

在党言党,是方向,是导向,是引领;在商言商,是服务,是生存之基础,是发展的前提;在出版言出版,是责任,是担当,是积累和传播使命所在,是出版业价值和意义之必然。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要为出版工作发声、张目、鼓劲、引导,使我们的各类出版物更好地服务于“六位一体”建设,形成坚实的智力支持、理性支撑、文化支柱;更好地服务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强大的内力、不竭的动力、永远的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双为方针”,引导民众修德自强,修身自立,认清历史趋势,把握时代命运,让个性、自由和创造得到充分发展、发挥,融入到社会整体推进的潮流中去,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

本性,明确报纸的本质属性——在党言党。回溯历史是为了今天的持续发展、长远发展,强调责任更在于坚定立场、端正方向。1955年,党和政府创办《图书发行》报,全面指导图书出版发行工作,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出版工作的高度重视。自此以来,报纸始终承担着宣传党的宗旨,弘扬党的主张,阐释党的文化政策、出版方针的责任;始终“惟优惟新,利业利世”,引导、督促整个出版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出版工作的各项要求、各种任务。

60年来,在党言党,我们的报纸不断强化党刊特质、政府喉舌、人民出版的底色,秉承一代又一代出版人用心血和汗水凝结的出版积累、出版传播的原色,迸发跟随时代律动、不断锐意创新、服务业界和受众的亮色,构成了耀眼的阵地 “三色原”、读者“三色土”。

60年来,本性和特色决定,我们的报纸承载历史重托、文化使命、出版责任,从筚路蓝缕走来,从艰难曲折走来,从曾经有过的辉煌和业绩中走来,也从曾经的停滞停顿和变革中走来。纪念商报60年,就要分享它的峥嵘岁月,重温诞生初衷,强调本质属性,明确历史担当,突显当今价值和作用。

本色,突出报纸的时代特色——在商言商。市场经济是国家顺应社会发展,在富国强民总目标下的路径选择。无论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还是在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我们报纸经营和运行的不二选择。

经历十年动乱停刊后复出的报纸,应时而动,1995年,更名为《中国图书商报》,顺应变革大潮,积极探讨和践行“在商言商,在商经商”。市场化发展,让商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出版社服务,为读者服务。当前,出版业响应党中央号召,用互联网思维发展行业,用“互联网+”推动事业。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就是用户思维、用户至上,本质上与出版业一贯倡导的“为读者服务”主旨一脉相承。言商、经商,就是要用市场模式和手段激活服务,周到服务,持续服务。言商、经商完全可以服从于政治目的,丝毫不忤逆于政治目的,并且更有效地服务于政治目的。

经营的效果在于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尽其能,让各类资源通过出版运作,形成再生产、再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1+1大于2的加法效应、集合效应,形成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的乘法效应、放大效应。我们报纸的“在商言商”,就是帮助出版业在市场化、现代化的选择中走稳,走正,走好,走快!市场给了商报翅膀,更方便它引领出版业的飞翔,用精致的服务为整个出版业加油护航。这份难得的、历史悠久的出版行业专业报纸、专属报纸,需要全国出版界同仁们多多呵护,多多支持呀!

本分,坚守报纸的根本职责——在出版言出版。2013年,商报更名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体现出商报不负使命、应对召唤、超前思维、抓牢机遇。不久前,党中央确定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不仅仅是发展经济,更是要文化、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齐头并进。服务“四个全面”,对商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报要有更大作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不仅属于中国出版集团,更属于整个出版行业。随着国家出版行政部门的改革,出版的传承与发展,更多地直接压在了我们所有出版人和所有出版单位的肩头,商报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从深层、长久、未来看,当自媒体发展得无边无沿、不可遏制的时候,正是需要突显出版的核心价值、核心理念的节点。出版的意义在于选择,出版的价值在于选择,出版对社会的干预、对社会的介入、对社会支撑的基础也在于选择。当社会失去了出版的选择、编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就注定了社会的信息紊乱、信息传递恶劣、信息正向量被颠覆,被淹没,出现正不压邪、谣言飞长流短的乱像。事实证明,对出版的忽视,反映了急功近利,稀释了正义正气,放纵了不负责任、不守信用、不循规矩,助长了社会的秩序失衡、道德沦丧、责任懈怠、歪风邪气、低俗粗俗。

在出版言出版,就是要树立起出版选择的传世理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智库,我们要为决策者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立心明意,用古今中外思想精华,用科学的思维和判断、用现代知识和先进理念、用前瞻意识、大局意识和风险意识,实现治国理政的高瞻远瞩、明察秋毫,实现政通人和的持续发展、长足发展。作为媒介,我们的出版要用各种介质的出版物,纸介质的、电子介质的、网络介质的出版物,干预社会阅读,影响大众传播,阻断芜杂信息,呼吁时代正义,校正道德偏差,强化法律秩序,树立民众自信,充实社会正能量,实现这个社会的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用实际行动营造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民族强盛、中国百姓的长久幸福安康。

中国出版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