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各方殷切期许 商报大有可为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5/9/1 作者:


伍旭升

  服务大局 服务行业 服务读者

■李 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

新闻报刊业要很好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紧紧抓住融合发展的大势,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诞生于1955年的《图书发行》报是新中国最早的一份出版行业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紧贴中心工作和基层实际,为推动图书发行业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图书发行》报为推动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原国家出版局三任主要领导徐光霄、石西民、陈翰伯都曾亲自审定每期清样,足见报纸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1995年《图书发行》报更名为《中国图书商报》,顺应时势,立足行业,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化特色和行业报的影响。特别是2006年以来,中国图书商报进入了一个全新、稳健、快速的发展提升阶段,秉持“惟优惟新、利业利世”的核心价值理念,以精准、深度的报道,在业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牢牢确立了报纸的品牌形象。2013年《中国图书商报》更名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后,进一步扩大报道领域,更提出了立足阅读产业,向传媒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拓展的新战略、新举措,为推动中国出版传媒业的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品牌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60年来,从《图书发行》报到《中国图书商报》再到《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商报立足专业,坚持品质,务实服务,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这些经验既是商报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下一步开拓进取的动力源泉,值得深入总结。

今年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又是“十三五”的规划之年。在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60周年庆典之际,希望商报能够: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是中国出版的“国家队”,作为其中一员,商报要进一步强化“国家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努力弘扬60年优良传统与作风,在政治上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出版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坚持与时俱进,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加速实现媒体融合转型。总局出台的“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根据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制定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既立足出版业,本身又是媒体,应该认真领会这两个文件精神,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探路者、排头兵。

坚持专业品质,强化服务行业能力,发挥好媒体中介作用。商报有信息资源优势、智库人脉优势、公信力影响力优势,要适应新形势,搭建为行业提供咨询、培训、研发、中介、资源推送、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等的综合服务平台。做足平台文章,放大平台效应,平台作用发挥极致之日,也即是商报做大做强之时。今天揭牌的“商报商学院“,就是商报为发挥综合智能平台作用迈出的新步伐,值得肯定。

坚持改革创新,拓宽发展思路,在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同时,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做优做强商报。商报作为有着60年历史的行业权威媒体,要进一步加强内容建设,革新采编流程,创新信息服务,在推广全民阅读等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助力中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等方面,发挥媒体信息服务功能,不断激发内在活力,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价值力和影响力,实现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

持续关注大数据时代出版传媒业变化发展

■李朋义(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

经历了60年风雨沧桑,商报已经成熟睿智;经历了20年改革发展,商报正值青春飞扬。

金秋八月是收获的季节,《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这家我国出版业独具影响力的权威行业媒体,迎来了自己回顾历史、盘点收获、展望未来的日子。作为商报的老朋友、老同事,出席发展座谈会,与业界同仁和商报人一同见证这个历史节点,我感到很有意义,也十分高兴,首先向商报创办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1955年,新中国最早的一份出版行业报《图书发行》报诞生。我是《图书发行》报的老读者。从1980年参加工作,从事出版就是它忠实的读者。上世纪90年代初,我作为外研社分管发行的副社长,主要看两张行业报,一张是新华书店总店的《图书发行》报,第二张是京所的《图书征订目录》,当然还有《中国新闻出版报》。

1995年,《图书发行》报更名为《中国图书商报》,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和行业影响。特别是2005年以来,《中国图书商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立足行业,做深专业,坚持品质,坚守品位,务实服务,务求价值,勇于创新,在业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牢牢确立了报纸的品牌形象。

这期间我又成了它的房东和领导:1998年我在外研社任社长时,同《中国图书商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商报在外研大厦一住就是18年,是“免费”的。当然,图书商报也为外研社的发展鼓与呼,摇旗呐喊,对外研社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对外研社作了大量的报道,也包括不少广告宣传,合作很愉快,这也是“免费”的。2007年我又成了它的领导,在中国出版集团任党组书记的三年,更见证了它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国图书商报》建立党委以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孙月沐同志任党委书记就是中国出版集团党组的重要决定。当时是我去商报宣布的。中国出版集团对它的发展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更名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更是商报适应出版传媒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深化改革的大势。商报从1.0版、2.0版、3.0版,升级迭代到4.0版的重要、关键一步。我调离中国出版集团后,仍关注它的发展,伍旭升和任江哲同志同我多次探讨出版传媒商报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中国教育出版集团,包括其旗下的人教社、高教社等大社,同商报的合作也很好。

35年来,商报始终是我的良师益友——所谓良师,是指在我的工作中,这份报纸从政策环境、产业趋势、编辑出版发行策略等方面,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指导;所谓益友,是指除了报纸本身,我和商报的历届领导、编辑、记者也都是很好的朋友,这批朋友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包括我领导的出版单位的改革发展,都给予很大的鼓励、鞭策、帮助。当然,我对他们的支持帮助也不小,前面已经说过了。

我还注意到,商报近期以“60·20”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在行业内有响动的举措,包括7月底精心打造的商报60·20纪念特刊,也包括这次“60·20发展座谈会”,还有商报为进一步转型升级所做的战略布局和改革举措。这些举措把商报60年、20年发展的历程,与书业60年、20年发展的历程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既是一家有影响力的权威媒体的底气所在,也是一家有价值的行业媒体的使命担当。

包括中国书业在内的全球传媒业,正面临大变革、大调整、大融合,直接服务于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也必然面临着新的选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提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商报能继续认真贯彻以读者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关注和了解中国出版传媒业从领导者到一线编辑、出版、发行人员的所思所想,使报纸越来越贴近读者的需求;二是希望商报持续追踪国内外行业的发展前沿,进一步关注大数据时代出版传媒业的新变化、新情况、新发展、新成果;三是希望商报发扬过去大量刊登极富借鉴性和指导性案例的好传统,在当今出版传媒业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刊登更多与时偕行的优秀案例,为业界融合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借鉴。

经历了60年风雨沧桑,商报已经成熟睿智;经历了20年改革发展,商报正值青春飞扬。

构筑商报新的组织架构与媒介生态

■伍旭升(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

回顾总结商报的60年,是由计划经济下图书发行专业报,向商品经济行业报,再向新世纪以来阅读、传媒与创意产业融合拓进的文化主流媒体,不断涅槃自新的历程。未来五年,商报将着力在专业咨询、全民阅读、成长教育、内容创意4大业务板块上构筑新的组织架构与媒介生态。

1955年,新中国第一份出版发行业界的专业报《图书发行》报诞生;1995年,中国图书商报更名改版;2013年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应时而生。60年来,商报走过了不平凡的风雨历程,郭沫若先生曾为图书发行报复刊题写报名;几任国家出版局主要领导亲审每期大样。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商报更是得到主管部门中宣部、原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得到业界朋友和广大读者的厚爱和支持。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并与报社全体员工一道,向各位领导、来宾、广大业界与读者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和真诚的祝福!

近10年来,在商报上一届领导班子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商报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系统提出和完善了新形势、新挑战下一系列的办报理念、规划、举措。如确立了“惟优惟新,利业利世;既要最好,又要更好”的核心价值理念;提出了“主流化、新闻化、专业化、精品化、实用化”的办报思想,“五结合五转变”的转型升级方略;倡导战略、创新、团队、民享等12种力量,规划了从阅读产业向传媒产业、创意产业拓展的愿景,实现了“持续打造中国书业第一媒体”的任务,提出了“持续打造中国出版传媒业第一全媒体传媒(群)”的奋斗目标。

回顾历史,专、优、新、品、实、读是商报的“传家宝”。专业定位是商报之基;优质内容是商报之本;惟新是求是商报之魂;求实务实是商报风骨;品位品牌是商报气质;可读必读是商报目标。过去的10年,商报探索出了一条将出版政经、产经与财经相结合的独到办报之路,推出了像教材招投标、市场交易规则、书价等一系列分量重、对行业政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专题深度报道,《改革开放30年百版金刊》、《新中国60年百版特刊》等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

近10年来,商报秉持“以小搏大”、“无中生有”的独到理念,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先后获得了“中国十大行业报”、“中国品牌媒体百强”“最受广告主广告商青睐的行业报”,以及中央直属机关精神文明单位等70多项荣誉,双效业绩取得长足发展。商报与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美国书展,以及培生、威科、威立、爱思维尔、牛津等几十家国际一流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社高层建立了紧密的报道联系,国际影响力、传播力也极大提升。在今天的发展座谈会上,商报会与伦敦书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还与英国《书商》杂志、美国《出版瞭望》网站、澳大利亚《图书与出版》杂志、德国《图书周刊》等国际媒体首次联合发布国际出版趋势报告,并签署相关战略合作协议。商报将以更加稳健的举措将中国出版传媒业机构及成果,卓有成效地推介传播到国际,促进中外出版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面对“互联网+”的大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商报何去何从?结合“十三五”规划,商报将在确保正确政治导向、价值导向的前提下,把握“四个定位”,即价值提升、行业话语、公共服务、国际拓展。努力实现“三个提升”:即从新闻资讯报道向专业咨询服务提升;从广告载体发布向品牌营销服务提升;从受众传播对象向资源集聚整合提升。处理好“二维关系”:即专业化与社会化、用户至上与主体至上关系。掌控好“一个关键”,即媒介融合。特别是在媒体融合上,商报将因需制宜、因报制宜,将信息有效传播与深度咨询服务和商业模式再造有机统一起来。

未来五年,商报将着力在专业咨询、全民阅读、成长教育、内容创意4大业务板块上构筑新的组织架构与媒介生态。

在专业咨询方面,将扎实推进、稳步提升商报在行业数据、行业标准、行业评价等方面的参与优势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升级商报网站,实现报网移动同步,将把商报每年上千万字的海量行业信息、专业深度报道、阅读营销资讯进行再加工深加工,提供系列、分类的数字化报告,这将成为整个书业最大、最丰富的专业咨询数据库。结合商报商学院,创建商报智库,打造商报学派,构建商报产学研官商媒一体协作的平台。

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商报是最早将世界阅读日推介到中国的中央媒体,下一步将打通阅读周报、营销周报等商报子刊资源,提供适应媒体融合大势、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要求、读者新的阅读习惯、社店阅读营销需求的全方位阅读资源服务包。

在渠道营销与品牌传播方面,商报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次全国性社店营销实务对接大型活动,筹建了全国大书城社店对接营销网络,以及全国大书城非书品经营联盟。下一步,将持续推进阅读与营销信息资源服务的落地与对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