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融合新媒介
摘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山 河
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出版不断遭受冲击。在新媒体、数字化、互联网+等字眼已为大众耳熟能详的背景下,本届书博会上,许多少儿出版社在布展方式、营销媒体运用、宣传媒介的选择上都发生了诸多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不少少儿出版社展台在新书发布、重点品种宣传上都运用了大型电子显示屏,因为声光电对于读者直观感受远大于印刷品。不仅如此,本届书博会上,这些少儿出版商热情拥抱新媒体的其他一些探索也让许多观展者耳目一新。
融合多媒体技术的传统内容
首先在出版内容上,传统的少儿图书品种在新媒体运用上更加纯熟。例如,在本届书博会上,浙江少儿出版社引进出版的新品“新小小牛顿”系列,该套幼儿科普读物图书从形式上来看,每辑图书除了百科主题书之外,还有MP3语音课、DVD科学影片、智慧游戏书以及为父母提供科学育儿指导的《亲子手册》。这种纸质图书与影音多媒体的巧妙结合,不仅带给孩子们包罗万象的科学知识,更通过孩子们手、眼、耳、脑并用,全方位培养孩子读、听、看、说、唱等多种能力,继而帮助孩子实现心脑同步健康成长。春风文艺出版社在书博会现场举办的有声读物《爱》读者品鉴会,包括《爱》的音频赏析、小读者诗歌诵读表演以及《爱》主题绘图涂色三部分。值得一提的是,《爱》是中国第一部线订装绘本诗集,也是一本加入新媒体MPR(多媒体印刷读物)技术支持的高品质有声读物。MPR是将现代最先进的二维条码编码解码技术、微距数码摄像技术、语音压缩及播放技术和现代出版印刷技术加以整合开发形成的一项专有创新技术,也是融合各种媒介形式的综合立体的出版项目。据该社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给这本书寻找到生动真实的童声,用于电子书和有声读物的制作,春风文艺社别开生面地开展图书《爱》试读和最美童声征集活动,旨在遴选优质童声。
记者注意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少儿图书品种内容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似乎单一的纸质图书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通过本届书博会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少儿图书的赢利点正是在这些融合多种媒介内容的全媒体童书领域。
不止传统少儿出版机构,一些民营出版机构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的产品也让人“脑洞大开”。
在少儿出版领域,AR 技术应用虽然还远没有得到普及,但其实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本届书博会上,这项技术似乎又有了新的解释。梦想人科技公司是一家从事数字出版技术研发的企业,该公司的4D 认知卡就是书博会上又一个融合了传统出版内容与新型技术的创新产品。该产品内容覆盖自然、动物、植物、交通、历史等多方面的科普知识,阅读方法是用 APP 扫描认知卡即可在屏幕上看到相应的可交互 AR 动画,还可以听到背景音的科普讲解。
除扫描认知卡之外,该公司推出的“4D书城”APP 的内容和功能还要更丰富些,拥有包括 4D教材、4D图书、4D商城等品类。由出版社负责提供内容,梦想人负责提供 AR技术,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孩子们用 APP 扫描图书特定的页面,即可在平板或手机上呈现立体 VR 动画,更直观地感知图书中提及的科学内容。
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梦想人已经与人教社、凤凰网、中少总社、科学出版社等签订了类似的合作协议。由科学出版社和该公司合作开发的互动教学APP “爱医课”的考题付费率高达30%。
此外,本届书博会上一些少儿出版商在布展造型的进化、大型电子显示屏的应用等方面都显示了这些出版商“读者意识”趋强,以读者体验为核心已成出版商的普遍认同。记者走访了众多展区发现许多有趣的地方,例如在一款读书App的展区内,墙壁被打造成公交车的模样,并布置有公交扶手等,吸引众多小朋友玩耍。有的展区内放置有一款该公司研发的掌上阅读设备,供读者体验。甚至还有的展区配备了先进的VR虚拟现实技术的设备,让小读者们着实体验了一把高科技“瘾”。
线上发布契合大屏幕推介
少儿出版与新媒介融合的关键环节为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其路径之一是利用新媒体开展出版业务。
在本届书博会上,传统出版单位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进行联系作者、媒体,进行图书营销等行为受到进一步重视。例如,新蕾出版社重点新书品种《飞鼠传奇》的推介会上,采用了大屏幕滚动播放该社精心制作的宣传片,配合特定编辑的现场讲解,吸引了大批读者驻足关注,效果颇佳。而人民出版社的某新书发布会甚至就在微信群上举办,从联系媒体到作者采访,传统发布会该有的环节并没有丢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有人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传统出版传媒业不以积极心态拥抱互联网,而仅靠增加一个新媒体部门或简单地将平面内容数字化,把线下的资源堆砌到线上,不可能有突破性发展。只有把平媒与“屏媒”有机融合起来,不断提升“屏媒”影响力,才能获取更多的受众。出版传媒业大概最容易产业互联网化,出版方面可以数字阅读、销售可以走电商途径、物流可以线下配售……然而,出版传媒业的产业互联网化并不仅局限于此,还可以向游戏动漫、互联网平台等方向发展。只有产业的互联网化才能真正为传统企业植入互联网基因,才能真正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才能真正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