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三联生活周刊》创刊20年 跨入新时代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5/11/6 作者:


“阅读+”主题对话现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马雪芬

  回顾《三联生活周刊》的创刊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与事成了座谈会的主题,不难发现,知难而进、创新求变、维护品牌一直是《三联生活周刊》血液中的DNA。努力建设思想力,坚持观念上的超前一步和操作上的“比别人快半步”,成就了1995年创刊伊始即在市场化环境下求生存图发展的《三联生活周刊》,使其成为今天名符其实的一份大刊,不仅日益积累起极高的社会影响力和话语权,也迎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位居前列。

10月30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为旗下迎来创刊20周年的《三联生活周刊》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纪念研讨会,曾经影响了一个时代媒体人的众多创办者齐聚一堂,回顾当年激动人心的创业史、成长史,总结与研讨“一本杂志和它对时代发展进程的独特记录”。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三联书店原总经理樊希安;三联书店总经理路英勇;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主任刘祚臣;三联书店原总经理沈昌文、董秀玉,原代总经理张伟民;原《三联生活周刊》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成员朱伟、杨浪、方向明、苗炜、胡泳、王恺以及现有团队核心成员等出席座谈会。

应该说,《三联生活周刊》的20年不只是一份杂志的个体化生存记录,恰恰相反,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是改革开放历史大背景下中国报刊出版业试水过河的一次创造性探索。它遭遇的每一个困难都有时代的局限,它获得的每一步成就都有时代的进步相伴。

总结杂志20年的成就,路英勇认为,《三联生活周刊》反映了新的时代生活的变迁,培养了一批有名的记者,跟《新青年》杂志有一定的可比性。刚刚退休的《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总结了杂志两条成功经验:第一,不拘一格地培养了一批人才,他们都有各自的独立个性,按照各自的个性共同支撑起了《三联生活周刊》。第二,《三联生活周刊》完成了一个编辑部和市场的关系的构建,《三联生活周刊》使朱伟从一个文化人变成了经营者,变成了“文化商人”。在外人看来,朱伟是个非常成功的主编,他定的“稿件面前人人平等”的标准,是《三联生活周刊》优质内容生产的重要机制,也是其大批优秀人才胜出的重要途径。

从1995年1月《三联生活周刊》正式创刊算起,这本以“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为口号的综合类周刊,迎来了创刊20周年。《三联生活周刊》的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杂志,由三联书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于北京复刊,其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20年来,《三联生活周刊》成功融合了新闻性与文化性,以知识分子的思想力,以人文视野关注时代变化,陪伴了一批批读者的成长。

《三联生活周刊》经历了1993~1995年的创刊磨合期,1996年开始获得读者认可,影响力逐渐扩大;2001年,在“9·11”恐怖袭击报道推动下,正式转为真正的周刊;2005年以后,《三联生活周刊》开始步入成熟的第三阶段,完成了一次从传统新闻周刊向综合性周刊的转型;2010年前后,《三联生活周刊》在较大的发行和利润基数上开始爆发式增长。

《三联生活周刊》发展历程中几次转型也刚好印证了不同时期期刊市场的变化,传统新闻周刊的市场的确在萎缩,《三联生活周刊》转为综合性周刊的做法,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刊物也真正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2005至2009年,《三联生活周刊》连续5年实现年广告量递增超过15%、发行量递增超过20%、利润递增超过20%。2010年以后,纯利润每两年增长1000万元,名副其实成为一份大刊。

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2014年,《三联生活周刊》又一次迎来发展道路上的转型期。担任了19年主编的朱伟正式退休,《三联生活周刊》进入李鸿谷时代,也是《三联生活周刊》的全媒体时代。现在,《三联生活周刊》在三联书店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正在积极进取,加快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

“一本杂志和它对时代发展进程的独特记录”,这是《三联生活周刊》过去20年发展的集中写照,面对未来的全新世界,这份刊物会继续用它全新的视角和手法记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