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强化书业精细化管理与标准化建设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5/11/20 作者:


艾立民

■艾立民(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非常重要,既是对文化企业的新要求,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作为发行企业,要坚持企业经营的有利可图,但遇到两个效益矛盾时,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违背文化担当的社会责任。

看到发行界、出版社的很多年轻同志,这一年在发行领域做出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我感到很高兴,祝贺他们所取得的荣誉。我也曾做过若干年的发行人,回想20年前,在人民出版社也举行过社店联谊、交流、对接活动,形式类似,但今天内容已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近两年来,中国的图书零售业正走出低谷,出现了销售回暖的迹象。对于发行人来说是利好的消息。我认为,图书零售业回暖源于:一是政府若干政策的扶持,使书店具备了继续生存发展的能力;二是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包括实施全民阅读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图书零售业的发展。三是读者在经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并行后,部分读者开始回归纸质阅读。当然,社店双方共同努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形势并不容乐观,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还有不少。最近我到相关书店进行多次调研,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是实体书店大卖场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大书城在经历了1995年的大规模建设后,在2015年迎来了大规模改造潮。改造后的大卖场变成了城市文化设施的综合体,书店针对图书精选品种、减坪增效的精细化管理,意味着出版社靠大规模铺货产生规模效益的时代基本结束了。这种情况下,出版单位要适应书店销售的变化,与之同步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时代,不能仅靠品种数量取胜,而要通过管理出效益。希望各出版单位注意,如今盲目发货已难获效益。

二是在出版、发行信息的使用上,标准化流程推广上,书店的整体应用进程快于出版单位。因此,在信息对接上,出版单位要适应并配合书店卖场变革,在出好书的同时,要对接好发行单位的销售数据。目前,很多发行单位的数据还处于“孤岛”的状态。为什么图书在书店陈列销售3~6个月后,下架进入库存,很难有二次三次进入市场的机会?主要原因是中国发行界的信息流、大数据体系尚未形成。有些出版社和书店将数据视作经济秘密,不愿分享就难形成大数据网络。没有信息流就带不来商流。因此,出版单位要主动对接发行单位,努力推进标准化与大数据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库存压力,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三是多业态、多元化经营是书店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书店的转型升级改造的“转型”不等于“转形”,硬件变化外,“软件”更需要不断改进。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同时,书店多元化只是经营的有益补充,图书销售才是看家本领,生存之本。坚守图书主业,是书店存在的意义,也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重要体现。对于书业而言,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实业、主业、主营业必须切实做好,二者不可偏废,没有实业做基础,加什么都是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