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现有科普书无法为新型现代教育做内容积累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5/12/15 作者:孙 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孙 珏

  回头来看,我们出版科普书的最终目的何在?引进和原创是否应成为最终的争议点,或者说是最具意义的一个争议点?

记者联系到目前新锐的童书出版商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杨鸣镝。作为旅美媒体人、教育出版人,她认为,“做什么样的内容,还是需要看整体教育需求是什么,而不是大家都在做什么,你也跟着做”。由小多出品的《少年时(FRONT VISION)》是一本MOOK,服务于全球9~14岁中文阅读的少年和家庭,每月一期。《少年时》提取科学思维过程中的非学术性角度,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出来,旨在引领步入独立思考年龄的少年,关注前沿科学和人文学科,拓宽眼界,锐化思维,成长为走在时代前面的优秀青年。杨鸣镝坦言,不想做陈旧的知识堆积,不想做文摘式的东抄西抄,不想做假装有趣但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吸引眼球的东西。面对记者“为什么?”的提问,她的回答直指要害:“因为这些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需求了。”

杨鸣镝举例说,她经常到美国最先进的生命科学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找相熟的人探讨问题。据她观察,如今科学研究,针对某一种研究,会涉及相关领域,比如大脑研究,涉及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等。很多时候,不仅仅要学习和知道别人的方法和现存的方法,还要尝试发明新的方法和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科学实验。可以说,现在的科学研究难度加大了,需要学科之间的高度交叉才可以完成。此外,很多公认的知识,大众都只知道大概,而科学是进行时。比如什么是基因这个概念,从研究问题产生,到普及到大众,科学的抵达过程非常慢,差得很远。杨鸣镝还提到,在国外,做科学研究既没有教科书,更不能依靠媒体发布消息,更多是跟着学生一起阅读和学习各种学科学刊和大学研究网站,各种数据库,来指导孩子们的科学研究。因为很多素材和存在的读物都已经过时。加上,现在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也和多年前大不一样,甚至有高中的学生帮助大学教授做研究,因为大学教授们的计算机学科水平还不如高中生。

当科学技术进步的时候,社会需求会产生变化,社会需求变化的时候,人才需求一定会跟着改变,那么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内容都应该跟着改变。

在不可能快速改变的教育体制中,教育的读物是可以先行的。杨鸣镝说,小多做《少年时》的想法很简单,希望为新型的现代教育做内容积累,不再做那些陈旧的无趣的知识,填充和堆积码洋,而是真正服务那些已经懂得世界在改变的那部分家长。“现在的家长都很聪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学校的教育一定无法满足孩子的一生需求,旧有的教学方式教出的孩子思维发展受到局限,视野受到局限。阅读就是打好一个精神的底色,而不是单单为了获取知识。” 杨鸣镝在打造《少年时》时就是看到了教育在整个世界近几十年的变化,人才需求的改变。据记者调查,因为小多在全球范围都有作者,而且很多人都做着前沿研究,这使得小多站在了科学的前端,给孩子们可以传递最新的进展。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这种传递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更多是在讲述看待科学和其他学科问题的方法。而小多团队最擅长的也是,将难度最大的事情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出来。“团队天天在学习,不断捕捉那些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和创业者们的热议的话题。” 杨鸣镝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