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鉴往知来
翻译
报道时间:2015/12/22
作者:刘志伟
摘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志伟
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以“阅读点亮中国梦”为主题,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北京阅读季的平台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发挥各个平台的优势资源,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阅读活动,从4月“千里运河,万里书香”的北京阅读季开幕式开始,一场贯穿全年、以书为媒介,以读书会、主题讲座、沙龙对谈等形式的抗战主题阅读活动也已同时拉开了帷幕。
近距离接触名家感受历史
8月是北京阅读季抗战主题活动的重点月份,北京全城范围内共开展了近百场读书活动,其中重点活动20场。在这些活动中,既有军事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有亲历者的经历分享,从多个角度和多重维度还原历史的本源,消除公众对抗日战争历史中的模糊认识。
“抗战史非常难写。除了史料浩瀚之外,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实际上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探讨。”8月12日,《抗日战争》作者、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讲座中强调当前国际环境下,大众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认知格外重要。十几年搜集史料,五六年写作而就的《抗日战争》掀起了非虚构作品的销售热潮,它也是北京阅读季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阅读活动重点推荐图书之一。
又如,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何勤华深入机关举行了名为《东京审判的伟大贡献与若干遗憾》的讲座。这场讲座围绕东京谈判展开,对东京审判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解析了德国和日本在对待侵略战争问题上截然不同的反省态度的根本原因,使参与者正确认识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此次讲座是北京阅读季“书香机关”讲座的一站,提升了机关公务员对东京审判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去阅读相关图书的积极性。
在北京东城区美术馆举行的《何有此生》共读会上,中岛幼八讲述了几位中国养父母抚育他成长的经历。为了回报中国的养育之恩,让日本人重温历史,了解中国人的善良,中岛幼八写就该书。在他的动情讲述中,战争遗孤这一群体开始受到关注。像上述这些邀请作家、知名人士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抗战系列活动,在北京阅读季“品阅书香”中约有近百场。主办方通过邀请、汇集、精选出版机构、阅读组织、国内国际知名作家,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举办名家讲座抗日战争主题阅读,让读者通过阅读了解历史、珍爱和平,收效显著。
定制化阅读满足差异需求
北京阅读季在以“品阅书香”的主线活动外,还不断推进社会参与度,拓展全民阅读推广模式,整合28个成员单位资源,将阅读推广人群进行细分,针对青少年、大学生、企业等人群组织定制化的个性爱国阅读活动,提升全民爱国热情。
北京企业“智慧中枢”阅读行动于6月25日在京能集团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学者萨苏进行了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中国”的讲座,参会嘉宾向企业读书小组代表捐赠图书,极大鼓舞了广大职工的阅读热情和爱国热情。北京少年读书节借助历史契机,深入持续地做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主办方再《中学时事报》开辟纪念专版,并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和青少年征文活动,邀请战争题材的图书作家进校园。北京大学生读书节积极响应号召,大学生阅读联盟依托学生群体,深入校园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7月,华北电力大学法学读书会举办“追寻抗战足迹”社会实践活动,法学读书会7人,从北京出发前往东北三省,追寻抗战足迹,寻找抗战老兵。8月到10月间,北京交通大学知行国学社举办了“铭记历史,圆梦复兴”主题征文比赛活动。
同时,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其以年为时间线陆续展开,在丰富北京市的阅读氛围的同时,又赋予了主题活动新的内涵。北京阅读季依托16区县全城联动,共同开展铭记历史、弘扬爱国精神的活动,其中既有北京市大型群众诵读活动等大型纪念性活动,也有以影像还原历史的中国出版集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摄影作品展和“大兴记忆:不能忘却的纪念”主题展览,更有以行动来追寻历史的首都大学生阅读联盟“追寻抗战足迹”和西城区征文活动、答题活动,既将常规活动从主题和影响力上进行提升,又使大型主题活动找到了基层服务的抓手,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