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为“十三五”文化创新“铺路”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6/1/5 作者: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规划年。2015年11月3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容置疑。

“十二五”时期,中央对文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例如,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方面做出重要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文化法制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进行部署。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与“十三五”对接的承上启下阶段。如何在顶层设计方面做好准备,为“十三五”期间的文化创新发展铺路,应该有较明确的规划。

对此,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在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大背景中深入思考和精心谋划文化改革发展,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十二五”期间大量出台的文化政策都将在“十三五”期间逐步落地,并对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政府部门在制定“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效性,密切结合国家的最新政策,充分利用好政策红利。同时,各地政府要从实际出发,保证规划的可落实性。只有能够落实的规划才能够真正作用于发展。

因此,顶层设计要注重改革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整体性。业内专家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层面文化产业政策将继续保持扶持性的方向不变,但会更多转向基础性的系统制度设计,以更快速度和更大规模出台各种意见或者规定。而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竞争性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单靠挖墙脚性的税收和土地政策吸引外来企业将有所减缓。可以说,文化产业实现从增量扩充到存量优化的转化。

(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