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化”不再是趋势而是现实
摘要:
陈少峰
陈少峰Chen Shaofeng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2015年主编系列文化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产业报告2015》(陈少峰、徐文明、王建平主编)、《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报告2015》(陈少峰、王起、王建平主编)、《中国书画产业报告2015》(陈少峰、刘志明、王建平主编)、《中国文化企业报告2015》(陈少峰、张立波、王建平主编)、《中国文化企业品牌案例》(陈少峰、张立波、王建平主编)、《中国互联网文化企业报告2015》(陈少峰、王鸿、王建平主编)和《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报告2015》(陈少峰、赵磊、王建平主编)。
文创发展区域性强 “互联网+”冲击薄弱地区
目前,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在地域上分布不均,有快有慢。由于近年来互联网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2016年,这种发展的差距或将越来越大。
实际上,目前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省份,文创产业已经成为了支柱性产业,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但文创产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区域性强,分布不均。所以可以看到,在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地方,文创产业还没有成为支柱性产业。由于产业结构有所差别,在这些地区,文创产业未来也很难成为支柱性产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冲击着文创产业发展薄弱的地区。借助“互联网+”,文创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就可以吸引来自外地,尤其是文创产业不发达地区的文化消费者,也就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跨地区的消费与服务。随着跨区域的特征越发突出,文创产业发达地区的文化消费,就会慢慢转移到文创产业不发达的地区,这样一来,就会对当地的文创产业造成冲击,影响当地文创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了10个主流的商业模式。一是打造平台,多样化经营,平台经营者投资制作部分内容,如自制剧或者游戏等;二是在平台上延长产业链,打造线上线下、软硬件结合的产业链;三是通过多业态的开发来培育大IP,实现内容为王;四是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为未来做积累,提升市场地位;五是做系列化内容,进行明星与粉丝的合作,大量开发衍生产品;六是跨界,与文化、科技融合,与智能硬件、娱乐内容、物联网融合;七是提供规模化服务,如电影票、智慧旅游售票等;八是个性化的产品及独家经营,此举可以替代或者解决电商平台的假货与降价竞争;九是提供技术服务,包括定制、解决方案、云计算、大数据等;十是互联网营销,整合传统文化特色资源和线下体验资源,实现平台、渠道、购买消费一体化,减少中间环节。
艺术金融将持续下行 增值服务或带来转机
艺术品市场从2013年开始,到2014年一直处于缓慢下行的趋势,而2015年,更是呈现较大的、断崖式的下行。2016年,这种下行趋势或将有所减缓,但仍会继续下行,2018年或将迎来复苏。
一般而言,艺术金融是指艺术品收藏、投资、证券化等。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文交所十分活跃。但文交所目前的很多业务,其实与艺术品无关,比如股权交易、邮币卡交易等,并不是实体交易,导致这部分的交易额很有限。
因此,目前艺术金融还是以拍卖和私下交易为主。很多人认为,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排在世界第二位,其实,如果算上私下交易,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早就排名世界第一了,而且比第二名领先很多。虽然最近的公开市场和私下交易一起衰落,这种领先优势有所减少了。
2016年,艺术品市场将会触底,大批画廊和拍卖公司将面临倒闭,艺术品也会两极分化。可以说,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分水岭,今后,真正好的东西会有持续稳定的市场。高端的艺术家和作品需要很高水准的服务,包括“经纪+平台+营销+收藏+投资+大众化明星化运作”等。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需要专业化的投资,普通的理财必须通过专业机构的担保和运作。很多人搞错了一个基本概念:想发财就要投资艺术品。正确的看法是:发财的人一般也愿意投资艺术品。因为高价格高投资的艺术品市场比股市的风险大很多。
因此,到2016年年底,艺术品市场会发生一些变化。之前的艺术金融主打投资理财式,没有专业基础,只是跟着市场行情走,很少有人关心如何开发艺术家、艺术品的增值服务。而从2016年开始,市场将会出现3种新模式:一是“互联网+投资”的艺术品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艺术品的一系列金融举措;二是“增值服务+投资”,以艺术家的经纪服务、学术服务、营销服务、平台服务为核心,打造“艺术经济+收藏+投资”的模式,将专业化服务与市场相结合;三是“艺术产业集聚+投资”,即产业集聚化,逐渐形成大型的艺术品基地,包括美术馆、托管中心、物流、拍卖等业态。2016年,小规模的美术馆、艺术馆、画廊可能经营不下去,所以将通过资源集聚,在艺术品基地内形成产业链、博物馆群、美术馆群,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艺术产业基地。以上3种模式,都会和文交所有所交集与合作,比如证券化、艺术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