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文化金融创新力度不减 多领域将有实质性突破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6/2/5 作者:


魏鹏举

魏鹏举Wei Pengju

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文化经济与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财政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进口游戏内容审查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贸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等。出版《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研究》等专著4部;在《人民日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发表学术文章8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等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

在2005年有统计以来,文化产业的增速,是逐步下降的,这个下降的趋势和整个GDP下降的趋势总体是一致的。未来5年,在GDP年均增速保持6.5%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增速总体上会逆势而上,在新常态的环境下呈现超常态的发展趋势,形成这个趋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融效应。2016年,文化金融创新将继续进行,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第一,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在2016年正式推进。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提到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指出“要择机选择部分文化产业发展成熟、金融服务基础较好的地区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在文化金融试验区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例如南京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以文化金融合作中心为基础和平台,推动整个文化金融试验区的建设。目前,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地筹备和准备申报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包括深圳、北京的西城区和东城区等。

第二,银行系的文化金融创新力度越来越大。2016年,银行在影视创意贷、艺术抵押质押融资方面,会有更明显的动向。一方面,2016年中国的电影票房还会有30%~40%的增幅,另一方面,艺术品经历了之前的去泡沫,2016年会进入更健康的发展。所以,银行针对影视、艺术品方面的金融服务,会有更大的动作和更多的突破。目前比较好的案例主要是基于影视无形资产的抵押贷款,例如北京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均有针对影视产业的打包贷款的金融项目。

第三,文化直接融资有实质性突破。首先,无形资产证券化会有一些亮点和突破。此前在国内有一些探索,比如,华侨城集团基于欢乐谷的门票收入发行的资产债券。目前,投行界也基于影视的无形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希望2016年在无形资产证券化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其次,股权融资。文化产业方面的VCPE资本非常的活跃,可以预见2016年,这方面的股权融资依然会很活跃,在这个基础上,兼并重组也会再上一个台阶。2016年兼并重组会重点出现在文化科技领域,同时可能产生一种全产业链的融资并购。

第四,文化产权交易2016年真正复苏。与2015年、2014年相比,文化产权交易在2016年有一个真正的复苏。目前,文化产权交易在全国已经有近70家。2016年,文化产权交易会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部分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会被淘汰,而部分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越来越强,尤其是民营意义上的文化产权交易,比如南京文交所、金陵艺术品交易所等值得关注。

第五,互联网文化金融是2016年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文化类的奖励类众筹在2016年会有实质性发展。一是现在日益成熟的奖励类众筹平台,如京东、淘宝等会更活跃;二是政府会在文化创意类的奖励众筹方面,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支持。另一方面,债券类众筹和股权众筹,会有一个逐步的试探性发展。因为该方面目前存在一些法律问题,在2016年无法真正得到解决。

2015年热门事件点评:

第一,互联网企业全面布局内容行业。这是2015年文化产业发展中印象较为深刻,也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一方面,大量的互联网企业设立投资基金,投资于内容行业。典型的案例如阿里巴巴,大量的兼并整合内容企业,收购优酷土豆、注资华谊等。阿里影业已经成为中国上升势头最快的、全产业链型的影视公司。

第二,中国资本面向全球进行文化投资。最典型案例是上海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与梦工厂合作,在上海建立东方梦工厂,同时,与美国的华纳兄弟影业合作在香港成立旗舰影业。此外,国内的资本也在纷纷走向国际。许多国内的影视公司在国外设立分公司,例如乐视、华谊兄弟等。

第三,新兴文化金融破冰。例如影视领域的完片担保(Completion Guarantee,是用以规避影视制作风险,保证投资人所投资的影视产品能够符合前期约定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且如期按预算交付的一种融资性担保产品)在国内已经开始试水。2015年初全球最大的电影完片担保公司,美国电影金融公司(FFI)落户上海自贸区,在中国推进完片担保业务。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保险担保业务,有了实质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