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全民阅读立法 书香社会何为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6/3/8 作者:王少波 龚牟利 刘海颖


吴志明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两会特派记者 王少波 龚牟利 刘海颖

2013年全国两会上,时任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的邬书林就与115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建议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提案》。2014年,邬书林等4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再度联名提交提案,并建议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为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为增强立法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于今年2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应该说,全民阅读立法并不是新鲜话题。早在2013年,其就被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如今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酝酿,终于呈现在公众面前。虽然姗姗来迟,但其出台对促进书香中国建设、促进全民阅读的开展,显然意义非同凡响。

“倡导全民阅读”连续第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话题自然绕不开全民阅读立法。纷纷就“作为各级政府,立法后具体需要落实哪些工作?作为企业,立法后会有哪些机遇?企业是否有可能成为其中的资源整合平台或者扮演其他角色?文化企业产品如何真正地抵达读者?”等问题建言献策。本报特别萃取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有关“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建议和意见,以飨读者。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国家阅读节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建议尽快由国务院法制办通过,并且报请全国人大批准,将9月28日作为国家阅读节(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通过举办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形成全民阅读的高潮。

建立国家阅读节有许多特别的意义,一是可以唤起全社会对于历史先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二是可以加强与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互动;三是可以凝聚社会的正能量,通过阅读更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义与利等关系;四是还可以更好地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工作的效率。

阅读立法关乎国家进步民族提升

■王 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

凡是文明的、在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面的国家,都对阅读有立法,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韩国都有,中国也应该有。阅读问题是目前所有中国问题中非常严重的一个,我们的阅读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很低,人均读书4.6本。阅读关乎到一个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提升,国民不读书,这个国家将来没有希望。

过去我们那一代人读书的时候,阅读可以改变命运,现在这一代是阅读会影响升学,所以父母不让孩子阅读,但这会影响国家将来走下去的路,全民阅读条例要大力呼吁!

让每个人都能享受阅读乐趣

■聂震宁(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我是第十年提“设立全民阅读日”,跟全国读书日基本上一致,但是更多地指向全民阅读。全民阅读是新世纪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在此之前也谈过全民阅读,但没有像十八大以来提的那么坚决、明确,宣传的力度大。十八大以前,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举办全民阅读活动,而现在辐射到700多个城市,遍及城乡。全民阅读,不是精英阅读,也不是学生成长阅读,而是让每一个角落的人,无论是年老或年轻,患病或健康,贫穷或是富有,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要让全民阅读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国家还要下更大的力气。因此,2013年国务院听取了全国政协委员的建议,把全民阅读纳入到国务院立法的计划中。今年两会前,《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已经开始广泛征求意见,以立法形式固化下来,与没有是很不一样的。

与此同时,还应该有一个国家特色的纪念日来开展全民阅读,我们现在用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4·23 “世界读书日”,固然很好,但没有民族特色。建议秋季可以有一个中国的“全民阅读日”,以区别于“世界读书日”。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全民阅读在城市开展得很好,接下来农村也应该成为重点。农村虽然建立了60多万个农家书屋,国家各级财政投资了120亿元,有了硬件但缺乏使用,也缺乏软件,没有专人管理和制度规范,因此发挥的效果不明显,久而久之就可能不了了之。因此,正是要通过全民阅读立法,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同时谨防沙化,不执行、不落实,有了促进条例,固定下来,并通过检查落实,通过法律监督、社会监督、新闻监督,确保全民阅读的成效。

把阅读指标提升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指标

■郝振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

全民阅读立法,业界翘首以待。我也是提案最早的参与者之一,并一直在关注。在我担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期间,每年都会对全国全民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我认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相对是比较完善的,可以尽快推出来。

《条例》的推出对全民阅读肯定是很大的促进和保障。但我觉得还要做一些工作,如能不能把全民阅读指标的提升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加进“十三五”规划中?“十三五”初期国民阅读率为58%,能不能设定“十三五”末期达到68%呢?一旦这样做了,其他的措施就得到了保证。

此外,《条例》推出后,从出版业方面讲,需要更好地提供服务于全民阅读的精神产品,产品的质量、感染力、理论的说服力、创新的元素等都要加强;从读者方面讲,要融入全民阅读的大潮中,在阅读的选择上既注意到文化方面的书、思想方面的书,也要注意到技术方面的书,更重要的是要把书读进去、读出来、读上去,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国民阅读习惯。

对于青少年阅读,整个社会有很多影响他们不能安下心来读好书的因素,我们怎么引导他们读进去?不只是造势、号召。因此,在立法之外,可以搞一些比赛性的活动,目的就在于使青少年要有创新思维,带着“为我服务,为我所用”的想法读书,带着批判的眼光读书,纸质书也好,电子书也好,让青少年真正把书作为他们的好朋友,书中的东西变成他们自身有机构成的部分,变成创造力和智慧,这才是比较理想的境界。

全民阅读立法要配套鼓励措施

■黄友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

全民阅读对我们国家特别重要,无论新媒体如何发展,读书都是人类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我认为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一是呼吁立法,多个地方已经实现了,但最好是全国性的立法;另外就是需要一系列具体的鼓励措施,比如说知识竞赛、读书比赛,要开展很多有意思的活动。还要注意的是,读书并不等同于只读纸质书,还要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吸引年轻人的阅读兴趣。

国家有责任为公民阅读提供良好环境

■邬书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

我连续四年提全民阅读立法的问题,为什么锲而不舍地提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这是一个文明国家重视不重视文化、有没有办法来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的一个标志。因为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有效的、方便的方式,是终身学习的一个工具。这已经从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中得到证明,凡是经济文化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重视阅读,一旦到了战乱、国家落后了,都不重视。阅读是文明的标志,是测验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非常好的尺度。世界上发达国家为什么有底气,是因为老百姓善于运用知识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中国改革开放到了这个时候,必须做了!

睁眼看世界,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周边的韩国、日本都已经完成了立法。在我国这几年倡导立法的过程中,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都重视阅读,如深圳、上海都有很好的阅读氛围,去年江苏、湖北、辽宁、深圳四地完成了阅读立法。

阅读立法并不是很难,现在有一个重要的认识误区要解决:很多人以为法是立法就是动刑,强制的,强加于人的。而全民阅读立法要解决的问题是规范政府和社会要做的事情,尤其是政府,要为阅读提供必要的财政保障,这是必要的条件;社会则要提供很好的道德支撑、很好的文化环境,而不是强迫你读几本书。所以希望让社会各方了解完成这部立法的意义,希望更多的部门、个人能认同。因此,此次提案的改进之处,就是针对部门和社会模糊性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告诉大众:这是文明的标准,国家有责任为公民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

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投入进来。我今年推动不成,明年继续推动。我坚信,哪怕这一届立不了,这件事情也终究会完成。

全民阅读概念值得好好推敲

■黄书元(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社长)

关于全民阅读,其概念还值得我们好好推敲。我们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但十年前后“阅读”的概念已经完全不同。十年前手机还没有那么普及,而现在每个人都在“阅读”,在手机上读短信、微信,读各种资讯。这算不算“阅读”呢?因此,当下我们要将全民阅读的内涵和外延区分出来,要区分读什么、怎么读?

我认为现在是倡导阅读最好的年代,有什么年代能有这么多人参与阅读呢?所以仅仅讲全民阅读是不够的——只讲全民读书,新闻界能同意吗?只讲读传统媒体,新媒体能同意吗?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从立法的角度讲,法律的术语应该很准确、很精确。内涵要讲得很清楚。

全民阅读立法有利“品质阅读”

■熊召政(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主席)

现在,纸质阅读在90后、00后年轻一代读者中式微,数字化阅读在这一群体中成为流行趋势,令人忧虑。这种忧虑并非源自阅读媒介的转变,而是媒介所承载的内容优劣。从目前情况来看,网络文学状态和纸质文学状态存在较大差距。客观来讲,不少网络写手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创作无所禁忌。如果用质量低劣的网络文学作品来影响90后、00后,那么民族文化、人文精神就无法提升,甚至会降低。因此,通过立法支持、推进的全民阅读更要讲求“品质阅读”。

所谓品质,首先要阅读有品质的作品,如有高度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底线的文学作品,又如那些已有定评的代表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其次要重视引导年轻人阅读。阅读对于个体成长影响很大。要尤其注意对孩子进行健康阅读的引导,真正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仍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内容的管理,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优质的新媒介阅读环境,同时为其提供真正有品质的阅读书目。在引导年轻人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持续性引导。以传统文化阅读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例,孩子一开始接触可能会拒绝,但是要在他拒绝的时期坚持下去,最后很有可能为他喜欢甚至需要的。全民阅读要重视学前阅读,这其中家长要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设立国家阅读节共推书香社会建设

■吴志明(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到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倡导全民阅读”,再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一过程把“倡导全民阅读”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各地在推动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旧是主体,这与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愿景有不小差距。其次,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还存在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费严重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等突出问题。再次,口号多、形式多,具体措施少,对阅读活动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对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责任要求。

因此我提出几项建议:一是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二是设立国家阅读节和国家“读书形象大使”,建议将每年春节或9月28日的孔子诞辰日设定为国家阅读节。三是加大实体书店保护力度,让阅读无处不在。四是大力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五是全社会齐抓共管,包括积极开展各种全民阅读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推广作用、提升数字化阅读率、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加入“全民阅读率”、提高乡村阅读率,以及大胆探索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事业的创新路径与合作方式。

(下转第4版)


朱永新


王 涛


聂震宁


郝振省


黄友义


邬书林


黄书元


熊召政


吴志明

(上接第2版)

阅读立法,立意在于提醒

■何建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全民阅读立法非常重要。大家都在说“全民阅读”,但到底阅读什么呢?在我看来,阅读不能太有指向性,因为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如身份、背景、所处人生阶段等,应该根据这些的不同选择适合阅读的书。十七八岁的时候,我阅读唐诗宋词;而现在,我更多阅读历史和人物传记。人成长到某一人生阶段时,需要积累经验与教训,从历史和优秀的人物身上,能找到新的人生思路。因此,我认为阅读立法的意义,在于提醒和提示人们应该去阅读。而在媒体大发展、生活节奏快的当下,提倡精读静读是阅读的关键。

全民阅读立法可以深圳为样板

■张抗抗(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目前,全国已经有江苏、辽宁、湖北、深圳4个省市就阅读实现了地方立法。全民阅读立法,主要是规范政府对于阅读的保障行为,是对阅读设施、资金投入等政府行为的规范;同时保障每个个体的文化权利,并对政府在推进全民阅读上的作为进行监督。

2015年12月,《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通过。深圳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推广:图书馆免费借阅的覆盖面,下沉到街道,每一个社区都设有可以借阅图书的书吧,并构建起方便借书和还书的图书馆电子系统,馆内还设有交换角,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把不用的图书送去交换,以促进图书在不同读者之间的流动。

当然,深圳作为中等城市,在规划和管理上相对容易,而且作为经济富庶之地,有建立全民阅读系统的条件。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深圳书城宝安城举办的“领读者,创时代——首届华文领读者大奖”颁奖典礼,在全国范围内挖掘并表彰优秀的年度华文领读者、阅读组织、阅读空间、阅读项目和书评人。众所周知,如何向读者推荐图书是个难题,这就需要阅读引领者,而这次大赛的意义就是寻找“领读者”,激发民间的阅读热情,非常值得推广。

建议将贵州安顺设立为全民阅读示范区

■姚晓英(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

全民阅读也是诠释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指标。无论网络化阅读如何兴盛,社区公共阅读、家庭阅读、图书馆有交流的阅读都是必要载体。而阅读方式、阅读组织方式对城市公共阅读具有重要影响。专业导读、引领阅读、陪伴阅读在阅读推进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这一作用被很多国家阅读实践所证实。

贵州安顺陪伴阅读模式自2005年启动已有10年时间,主张阅读的交流和表达,大批文艺志愿者作为专业阅读团队走进学校和社区,与留守儿童进行有序阅读,从图书推荐、阅读交流和读后感表达,都有文艺志愿者作为交流活动全程参与。自2005年起参与阅读的家长、学生、市民已逾百万人次。2014年,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蒋建国专门为安顺阅读进行批示;2015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专门率队到安顺对阅读立法和安顺阅读实践进行调研。安顺市委市政府也对文艺志愿者推动的阅读活动给予大力支持。文艺志愿者陪伴阅读项目被授予2015年度志愿者优秀服务项目奖。2015年,文艺志愿者参与和组织阅读讲座近30场,阅读读后感撰写成为城市阅读高端产品分享。

但是,仅仅依靠文艺志愿者陪伴和引领推进阅读力量非常微弱,阅读活动组织、阅读书籍推荐、读后感分享与点评,和阅读需求相比差距太大。因此,建议:一、将安顺设立为阅读示范区;二、对安顺阅读实践进行验收,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必要经费投入。

推动全民阅读的七个抓手

■臧永清(全国政协委员、现代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应充分重视弱势群体的阅读需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对满足未成年人和有视听障碍的人群的阅读需要给予了充分重视,但对农民工、城市低保户等庞大的弱势群体的阅读需求也应给予充分重视。特别是农民工群体,他们刚刚进入城市,利用城市公共设施的能力还不够;他们的业余时间很少;他们收入不高,舍不得买书。因而,在做全民阅读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群体的阅读需求,向他们赠书或发放购书券。

应充分重视民间读书会在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民间读书会,显示了社会大众的读书热情,也明显带动了社会的读书风气。所以,应利用好这些读书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做全民阅读规划时,应考虑这些民间读书会的生存状况,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读书会给予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支持。

应充分发挥实体书店在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推动全民阅读工程时,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对现有设施进行重新规划,发挥它们对全民阅读的助推作用。其中,就包括重新规划实体书店的功能和用途。一般来说,实体书店特别是新华书店,都坐落在城市中心区或大学周边,或人流量大,或读书人多。它们原来的功能主要是卖书。面对网络书店的强力冲击,很多书店经营困难,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国家近年出台政策,拿出了不少资金帮扶实体书店。我认为,应对这些书店的功能重新定位,促使它们成为以读书为主的区域性文化活动中心。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地段优势、氛围优势,也可以为书店引带人流,促进书店销售。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凭活动场次、参加人次等指标考核它们,对其进行补贴。

应充分重视城镇居民的阅读设施建设。通过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农民无处读书、无书可读的状况得到了缓解。下一步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农民用好农家书屋、让农家书屋里的书更适合农民阅读的问题。目前,更应重视的是城镇居民阅读设施建设问题。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满足人口迅速膨胀的城镇居民阅读需要的各项设施的建设,必须列入国家全民阅读规划中来,并且应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充分重视对国民阅读能力、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的研究。不能靠拍脑袋来决定该向读者提供哪些书,开展哪些阅读活动。为农家书屋配的有些书不都是精准投放,有些农民不喜欢这些书。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不理想与配书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认真研究国民的阅读能力、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更好地为他们提供阅读内容和阅读服务。应抓紧组建各层面的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抓紧制定全民阅读指导书目。

应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相关部委设立了国家出版基金等扶持资金、推出农家书屋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全民阅读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等,充分显示了中央政府对全民阅读的重视和推动的决心。接下来希望《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正式文本尽快出台,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公民的阅读权利,希望各级政府在《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框架下,投入更多资源,推动全民阅读。

应着手设立全民阅读基金。通过设立全民阅读基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筹集更多资金,更有力地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