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常小琥:我为那些手艺人着迷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6/4/15 作者:解 慧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解 慧

  京味小说作家常小琥新作《收山》日前由译林出版社推出。该书以一行一店两师一徒的命运,娓娓讲述着“现代化”真实展开的历史过程。

常小琥

原名常凯,作家、媒体人。世代居京南城,爱老北京,代表作《琴腔》,获得第四届中国台湾“华文世界电影小说”首奖。被骆以军、杨照、小野、蔡国荣等作家誉为文坛明日之星。

《收山》常小琥著/译林出版社2016年1月版/32.80元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主题

说起常小琥,很多读者是陌生的,但提及他的代表作《琴腔》,相信很多人不仅熟悉还十分喜爱。《琴腔》以充满京韵的语言和不紧不慢的气度描摹着过去——一把琴、一首曲、一个人、一座城。唤起了很多人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好记忆,同时也是常小琥作为80后北京土著对行将断裂的传统的某种挽留。

《收山》虽是新作,却与《琴腔》有着相同的内核,即同样把回望的目光投向那个年代,又同样讲述传统文化的传承。该书一如既往以地道纯正的京味语言讲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一帮“艺大于天”的老厨师的故事,讲述老北京饮食文化的精神及其没落。小说通过青年厨师“我”与饭店头牌厨师葛清的交往、学艺见证了传统厨艺的精华,也见证了在现代化、功利化的时代潮流中传统厨艺的没落。

常小琥细水长流式的叙述,从灶前锅角的世态人情,到饭庄改革变化缩略图,生动复原北京地方风味老字号的发展兴衰。不仅描写了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的北京饭庄勤行景观,大到竞争涉外餐厅名额,小到头尾灶台分派,烤鸭技法,冷荤雕工,都有据可考;更从时代间隙里望见厨人的一生,新老厨人的薪火相传,国营饭庄的人情世故,厨人的技术和精神,如何被时代大潮冲毁,可以说是一首传承的挽歌。

京腔京韵写江湖饭店

在众多80后作家中,常小琥的特点是很鲜明的。在其他同龄作家书写青春励志时,他却将目光锁定于自己而言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年代,书写那些离我们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

《收山》讲述的是厨师的故事。这部小说最初的灵感涌现是三年前常小琥在车里听到一档饮食节目,一位北京的厨子用像甩面片儿一样的利落的儿化音讲煎炒烹炸的区别,什么是溜,什么是煸,什么是滑。这位厨子特别喜欢用颜色与味道去形容一件事,听上去很过瘾,玄乎其玄,当时的常小琥被侃晕了,当即决定创作一本关于厨师的书。

于书中人物葛清来说,一只烤鸭的出炉意味着一个漫长、完整的工序。从挑选好鸭子到放入鸭房用专门的食物喂养,而后杀鸭、用特殊配方调出烤鸭调料、烤鸭、出炉,这整个过程处处都是学问。于常小琥而言,书写一门手艺也意味着是一个漫长、完整的工序。如何入手、怎样描绘,才能看起来不像一个门外汉,这给常小琥抛出了难题。为了使作品真实反映出这个行当,常小琥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素材搜集,通过行内人的口述,去听、去看、去感受。但由于手艺人的功夫都在手上,不在嘴上,他们不是特别乐意和一个外行人聊自己的心事,这对积累素材带来一定的困难,但经过长期的的接触,彼此渐渐熟悉起来以后,很多精彩的故事便出现了。

关于为何将时间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常小琥说:“我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永存于我脑海,令我魂牵梦绕的时代。与我最亲密的人,我最深爱的人,以及我最幸福的孩童时光,都是在那个年代。他们可能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有些淡忘,但他们对我的影响深入骨髓,这很难解释。而在写作时,很多场景自动浮现眼前,如幼时我在傍晚,家门口的街边,许多生活中的景象至今我都有着深刻的印象。我觉得那些景象非常美,那种美如果能够用我的文字描述出来,再现出来,那会令我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所以读常小琥的作品,代入感很强,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是怀旧,也是欣赏。常小琥说,喜欢自己的家乡是一方面,但更执着对传统文化、匠人之心的研究和探讨。就像《收山》中反复强调一句话,“一个人收山的时候,不看他做过什么,而是看他徒弟对他做过什么。”这是书中屠国柱的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只有浓浓的乡愁情绪在空中漂浮。葛清虽然屡遭背叛,好歹最后将个人手艺传承下去,徒弟记他于心,也算收山无憾。而接过手艺的屠国柱,却没能找到接班人,只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袭来时,看着这一手艺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