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16出版集团做什么怎么做?(三)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6/5/10 作者: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 婷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对于出版集团而言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如何开好局,怎样起好步?2016年有什么新思路、新举措、新状态?细看各出版集团今年的工作重点,可以发现,无论是增强主业核心竞争力、加速与新媒融合、延伸多元产业链,还是加快“走出去”步伐、优化体制机制建设,都融入了“创新”元素,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布局、创新的做法……创新,将使出版集团的发展在2016年呈现出新气象、新态势。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已经连续九年刊发“出版集团新年做什么怎么做”专题,摘登出版集团的年度工作重点,以期通过这些内容大致勾勒出当年出版集团乃至出版业的发展态势,因而备受业界关注。(链接:本报3月22日3版《2016出版集团做什么怎么做?(一)》,4月8日6、7版《2016出版集团做什么怎么做?(二)》)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做好主业,借力资本,走向世界

内容生产实力显著提高,教育产品保持核心资源优势,数字化建设持续发力并显成效,发行大盘再创新高,印务板块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国际拓展业务扎实推进,影视艺术板块日趋成熟,文化金融板块较快提升。努力成为主业竞争力突出、文化影响力强劲、多元结构优化、成长潜力巨大的骨干文化企业集团,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重要的战略投资者、国际知名大型跨国出版传媒集团。

措施与实操

2015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围绕主业创新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利润20.3亿元。连续7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并入选“2015世界出版50强”、2015年“世界媒体500强”。2016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从四大方面入手,继续做大做强。

聚焦主业发展,提高内容生产能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主题出版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打造重点板块、重点系列和重点项目,实现内容生产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

加快融合发展,提高数字化建设效能。增强全局意识、整体意识,牢固树立平等、协作、分享的理念,努力做到资源互联互通、成果共建共享。在推进智慧教育、加快内容资源库建设、整合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全版权运营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加快业态创新,提高转型拓展能力。大力实施“文化+”,促进出版与文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金融合作,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消费升级。着力夯实发行板块渠道能力、着力搞好文化MALL顶层设计和品牌打造、着力加快文化金融领域投资布局、着力做好资本市场相关工作、着力加强多元业务转型发展。

加快文化“走出去”,提高国际拓展能力。全面实施国际拓展战略,继续跟进英国、美国、中东欧、非洲,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项目。努力提升外向出版水平,版权输出保持10%以上的增长。继续扩大对外贸易,拓展海外市场。建立海外项目库,着重投资海外优质文化、科技企业。打造江苏文化“走出去”重要平台,组织好“符号江苏”海外文化庙会和专题展览。

商 报 点 评

新的一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重点发力主业出版、融合创新、“走出去”这几大部分,并取得了成效。在不久前刚结束的伦敦书展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符号江苏”为主题,展现“江南”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出版“走出去”更为深入。

青岛出版传媒集团

为城市丰富阅读与思想

坚持城市内涵和城市定位,继续聚拢精品出版资源,提升出版品质,强化优质版权资产的开发运营,在巩固和扩大传统领域红利的基础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品架构,为城市丰富阅读、丰富思想,提供更精彩的文化产品。

措施与实操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两个效益”统一。突出图书主业,抓好主题出版,提升出版品质;教育、生活、少儿、人文等特色出版板块扎实发展、齐头并进;做好优秀IP资产管理运营工作,推进与喜马拉雅、当当、亚马逊等公司的合作,重点在人文艺术板块、美食板块、围棋板块、影视板块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种类。

依托资本市场平台,加快兼并重组,促进产业发展。同时,加快引入外部优质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基金,并逐步孵化细分投资基金。

做好两个综合体项目,打造体验式文化消费新模式。一是“青岛城市传媒广场”项目,青岛城市传媒广场将为青岛市市民提供社区化、个性化、定制化、体验化的文化服务;二是“青岛书城改造项目”,新书城将成为地域范围内体验式文化消费服务的制高点,为半岛居民提供全新文化服务享受。加快以明阅岛24小时书店和美食书店为代表的主题书店布局,投资建设“智慧书亭”,营造丰富的文化消费场景,推进全民阅读工程落地。

依托版权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业务;着力打造移动阅读平台;强化网络营销,提升网络传播影响力,网络电商销售规模实现倍增;建设艺术图片数据库;以组建影视公司为契机,实现IP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并通过设立影视基金、发展影视培训、改编或投资制作影视作品等业务,打造城市传媒全新业务增长极。

健全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机制创新、流程再造为抓手破解发展难题。

商 报 点 评

新时期,全版权运营早已成为出版界的共识,青岛出版集团更是此方面的佼佼者,2016年,青岛出版集团以版权资产管理、运营为核心,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让文化、市场、科技和资本要素融汇聚集,将自身打造成为拥有较强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企业。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六大举措奠基“十三五”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把牢方向导向,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短板发力,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化解风险,努力保持持续向好的经营局面,确保“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措施与实操

加强服务大局工作,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导向。一要加强责任意识。二要坚持正确导向。三要积极主动作为,做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做好重要政治理论读物的宣传发行工作;做好主题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工作。

加强主业拓展工作,发展壮大综合实力。一要加强一般图书业务拓展工作。出版方面进一步加强内容建设;发行方面加强市场拓展。二要加强教材教辅业务拓展工作。三要加强印刷业务、物资供应和物业拓展工作。加强印刷业务对外市场拓展工作和集团内印刷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印刷业务;抓好生活用纸、废纸市场的调研与开发,延伸产业链;加大与福建国脉集团、中方(福建)实业发展公司等优质客户的合作力度,扩展社会纸张业务;充分发挥新华书店系统的网络和渠道平台,做深做精“莫言”牌复印纸业务,将销售触角延伸到粤、赣、浙边贸市场;支持后勤物业做好资质升级工作。

加强转型升级工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工作;加强发行业的转型升级工作;加强印刷物供业的转型升级工作。

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巩固壮大发展基础。加强出版项目建设工作;加强基建项目建设工作,做好福州新华文化城筹建工作,做好智能化物流园项目建设,做好海峡创意印刷中心建设,推动印刷产业做大做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加强改革工作,进一步激发内在活力。加强推动主业发展的基础性改革,谋求与福建省教育主管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设立集团促进社店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海峡出版发行集内出版用纸的采购供应资源整合;启动薪酬制度改革;推动股份制改造。

加强“走出去”工作,提高“走出去”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走出去”意见的贯彻落实;办好系列对中国台湾对海外活动;加强“走出去”的平台和机制建设。

商 报 点 评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始终坚持将主业放在首位,坚持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并举,为各种渠道、媒体提供属于自己的优质内容。2016年,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从顶层设计入手,做好整体规划,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合理配置资源。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

12项重点工作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以经营引领战略、以经营推动改革、以经营激发创新,借助资本、社会、合作的力量,扩大市场占有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出版板块要丰富品种、优化结构、多出精品、提高质量;发行板块要增加品种、拓宽渠道、创新模式、扩大发行;多种经营板块要延伸产业链、实现价值链、形成产业圈、提高满足率。

措施与实操

2016年,围绕总体工作思路和经营目标,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重点做好12项工作。

推进深度融合,提升协同效应。以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新华书店分公司的设立作为深度融合工作的切入点,提升出版板块与发行板块的协同效应。

完善制度理顺关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建章立制,做好顶层设计;理顺关系,进一步理清集团旗下各企业的业务范围,明确各自的专业定位;探索机制,设立“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编辑委员会”。

聚焦内容生产,夯实出版基础。构建和完善社会效益考核体系;做好教材教辅出版发行;打造一批精品图书;精品图书要成为阅读精品;认真做好评奖工作;要切实增强常销书和畅销书的出版能力;狠抓图书质量;积极实施彰显陕西特色的“走出去”工程;推动主业产业链完整化。

创新经营模式,提高发行增量。创新营销方式,推动营销模式立体化;开展重点营销活动;引导营销主体全员化;加强营销网点经营模式的创新;充分挖掘“新华书店”金字招牌的潜在价值。

试水资本运作,盘活资本存量。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探索“员工持股计划”;探索设立市场化的“陕西出版产业发展基金”,筹集增量资本,投资主业中的优质项目,实现资本增值;借助第三方力量,选择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进行投资、培育、扶持,通过资本证券化手段,实现国有资本的增值。

推动转型升级,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研究制定《集团数字化转型升级总体方案》;用好国家级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的牌子,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全面推进经营管理领域信息化;加大MPR产品研发力度,适度建立实体营销平台,不断扩大产品发行。

坚持项目带动,加速提质增效。推进陕西新华出版传媒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启动“西部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强项目管理。

多种经营促进发展,稳妥壮大经营规模。开发内容潜在价值,实现多次销售;加强办公文化用品、报刊、租型业务和酒类产品直营直销力度,努力开拓市场空间;根据业务需要,及时调整品种,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方式和盈利模式,提高销售业绩。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鼓足企业发展后劲。围绕集团一体化发展,做好人力资源相关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后备人才培训;围绕考核改革,完善绩效管理。

强化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发挥关键少数在引领改革发展方面的强大作用;完善健全基层党组织;完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工作制度》;抓好重点活动;试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充分发挥党群、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提供坚实纪律保障。加强监督检查,唤醒党章和党纪意识;强化执纪监督;建立健全纪检组织体系;加强审计工作。

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商 报 点 评

12项重点工作以“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打好基础、稳中求进”为目标,为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为下一步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彰显了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实打实干”的精神。

吉林出版集团

四大战略打造现代出版企业

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决实行“社会效益一票否决制”,继续实施项目拉动战略,推进重大项目、核心项目、数字出版和“走出去”四大战略,建立立体营销平台,做强做优做大出版主业,打造产业化、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的现代出版企业。

措施与实操

始终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把正确出版导向。坚决实行“社会效益一票否决制”,加强选题管理、流程管理和内容编校管理,严格实行“三审制”“重大选题备案”制度;继续逐级签订社会效益责任书,健全完善问责机制,确保正确出版导向。

全力落实核心项目战略,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2016年,要把核心项目战略作为吉林出版集团“一把手”工程,加大探索和实践力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重点在核心项目上突破,培育出版行业的工匠精神,着力打造集团核心竞争力。

参与实施国家精品战略,坚持主流出版理念。继续加强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策划与推荐。围绕2016国家主题出版工作,做好建党95周年纪念和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等主题出版物的策划与把关工作;做好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奖项的申报工作,力争取得突破,增强吉版图书影响力;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入选国家改革发展项目库、国家财政部资助项目、吉林省文化发展改革项目库资助项目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项目。

全力推进数字出版战略,打造新型出版集团。全力实施资源整合系统建设和专业化产品打造并举的数字出版发展战略,筹备成立集团数字出版中心,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落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选项目的实施进度,推动综合数字阅读平台上线,完善和推动MPR技术的教学意义和示范效应。实现现代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出版集团。

强化“走出去”战略,扩大集团国内外影响力。深入贯穿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利用东北亚地缘优势,加强与韩国等周边国家的版权合作。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升级,以版权合作为基础进一步升级到战略合作、资本合作。利用各类国际展会平台,扩大影响力,保障版权贸易的成果与数量。同时,完善管理机制,为优质高效的翻译项目入选提供机制保障。

整合线下线上资源,搭建立体营销平台。以传统地面店作为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各子分公司发行出版物信息,整合优势类少儿、书法、教辅产品营销。着重搭建一体化数字营销平台,研究制定网络专营店长远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和完善切实可行的网络图书销售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商 报 点 评

2016年,吉林出版集团以核心项目、国家精品、数字出版、“走出去”四大战略为引导,打造精品、调整结构、优化体制、整合资源,势必推动其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实现。

贵州出版集团

实现主业辅业两翼发展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要之年,贵州出版集团公司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调整产业结构,整合资源,转型升级。按照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贵州省委“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部署要求,奋力赶超,努力把贵州出版集团建设成为主业突出,结构合理,在全国出版领域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出版集团。

措施与实操

继续抓好党建工作。着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思想、作风、能力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为贵州出版集团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挺拔主业。主营业务要打造四大平台,一是出版平台,抓精品出版,做有影响力的书;加大“走出去”步伐,加强“一带一路”图书选题策划,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教材教辅稳中有升,打造自有品牌,形成体系;创新出版销售模式,抓市场占有率。二是数字教育平台,结合教育改革将数字教育产品商业运营,争取把贵州出版集团打造的数字教育平台融入贵州省云教育框架中。三是销售平台,借助微书城,O2O电商平台建设,打通线上线下销售,形成从单纯的售卖到文化体验的营销模式。四是印制平台,加快商业、按需印刷的转型,突破单纯依赖书刊印刷的旧有模式,实现绿色、数字、商业印刷的转型。

抓大项目,促大发展。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结合贵州出版集团“十三五”规划,谋划和储备一批影响力大、产业链长的重大项目,实现主业辅业两翼发展的目标。

加强文化金融业务的推进。逐步推行财务派遣制,打通资金瓶颈,完善统筹的资金平台,做好集团资金统筹使用,用资本力量争取集团更快发展。

提升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管控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制定相应措施。

完成改制工作,为引入战略投资者、组建股份制公司作好准备。

在贵州省委发展大数据、大扶贫、大旅游、大健康的主导中寻找新增长点,建立新的盈利板块。文化金融、资产运营管理、文化综合体、教育培训、文化地产等新业态经过一定时期培育,成为贵州出版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集团发展提供保障。

商 报 点 评

贵州出版集团公司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贵州省委的要求上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