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文娱产业的梦想和价值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6/7/19 作者:陈 莹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实习记者 陈 莹

7月15日~16日,在钛媒体和《商业价值》杂志主办的MIIC2016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中国文娱产业、IP如何更好地发展同样成为与会嘉宾关心的焦点。IP已经成为中国文娱产业的重要的一环,可以打通从文学、动漫、游戏,到戏剧、影视剧的一整条产业链。文化产业大潮下,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有自己重视的东西,或是梦想、或是价值。

中国著名导演陆川面对抛来的提问:为什么每一部片子类型都不一样,每次都作出不同的选择?笑言答道“有钱”“任性”。“有钱其实不是我有钱,一路上是被很多跟我一样希望在中国电影中看到新的东西的有钱人在支持。”

陆川坦言,做类型片,一直做挣钱的类型片,追求这样的梦想的资本是有的,所以能够推动电影市场。“随着资本的进入,很多人说资本在改变中国电影的一些游戏规则,资本也在改变内容或者是拉低(价值)等目的性。做电影十年来(感受到)真正的资本是有智慧的。是有选择的,至少有判断的。”

“每次在我做不同影片引起很大非议的时候,我发现不是变得越来越孤独,而是在议论非议之后,有很多有钱人默默地走到我身边,拿出一些钱来支持我下次做类似的、不一样的、招骂的电影。”陆川说,在这个时代,过去的十年中,这些人在推动和激励他,这就是精神上的同道者,“大家希望能够看到不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内容里反射出来、折射出不一样的思考。这种任性在电影行业是很奢侈的任性。”

同样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持前进的还有果壳网创始人兼CEO姬十三,他笃信知识经济和分享经济的价值。“分答是网红变现、大V变现吗?其实这是两个不同角度而已,怎么说都没有错,其实分答既是知识经济也是分享经济,作为知识人来说,也是需要粉丝的,也要把自己的声音放大、传播、有粘性,就像KK的1000个粉丝理论一样。”姬十三认为,分答火爆背后有三个原因:知识到了消费升级的时代;互联网呈现出更多精致、定制化的收费状态;分享经济给人们的习惯带来了很大变化。

而单向空间创始人于威直言,比起人民创造出的概念,IP、付费内容,她更在乎价值。“价值必须和意义相关。恒久的东西、能够沉淀出意义的东西,才是我和单向空间所追求的。” 于威直言憎恨社交媒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只要你打开它,它就不停地喂你。“我是一个成年人,我具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本能,我不想被这些无穷无尽的东西喂,因为你喂了我使我丧失了创造的能力。”“正如单向空间一直在强调,文艺不是小孩子玩的东西,不是在古城里拍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文学和艺术的兴起,最终带来文化的变革。但是我特别想念一段最珍爱的话,就是启蒙时代的美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过的一句话‘生活是条沉船,但是不要忘了在救生艇上高歌’。” 于威说。

正如以上几位大咖畅谈各自对文化产业、对IP的思考,在本次MIIC上,优酷土豆影剧中心高级总监袁玉梅、阅文集团副总裁罗立、“90后”作家吴大伟,则分别从影视剧、自媒体等层面上谈到了各自对IP的思考和打造IP的独门秘诀(相关报道请见本报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