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书博会报道组 刘 亚 李丽萍 王少波 龚牟利 穆宏志
7月28日~30日,短短3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44个代表团、860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参观人数近71.6万人次,展出图书41.68万册,交易额逾40亿码洋……首次走进内蒙古草原的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收获满满。“互联网+”背景下的出版产业,正迎接一个属于阅读的好时代,而助推全民阅读的书博会也折射出四大趋势。
据悉,明年第27届书博会将移师河北省石家庄市。(链接:本报2016年7月29日2255期1版《全国书博会内蒙古“策马奔腾”》)
趋势一 挖掘三线城市阅读推广的“洼地价值”
据2016年中国最新城市等级划分,作为书博会更名以来首次“轮值”的非省会城市,包头属于三线城市,因此,不少参展单位在展会开始前心里“直打鼓”,但包头市民高涨的热情很快就打消了大家的疑虑。无论是进场参观人数还是现场总销售额,均超过以往各届书博会。
事实上,“我国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接棒一二线消费市场的引擎”的观点已经渐被接受,某财经媒体针对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市场调查结果显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能力或财富可支配能力或比一二线城市更强。从本届书博会在宣传动员能力、市民消费能力来看,三四线城市有望成为书博会未来选址的有利方向。
据了解,本届书博会在宣传动员方面做足功夫。机场、火车站、道路两侧随处可见“阅草原文化,品华夏书香”的大幅广告牌,并在全市超过6000辆出租车上进行滚动宣传,堪称家喻户晓。今年以来,包头市以“相约鹿城读书节·共享精彩书博会”为主题,组织了为期4个月1600余项全民阅读活动,覆盖全市城乡各类阅读群体,更好地践行了把书博会办成“人民群众的读书节”这一理念。乌兰察布、乌海两个分会场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文化活动。
书博会对内蒙古自治区出版市场的开拓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据内蒙古出版传媒集团发行部主任孟和透露,集团携300余种反映蒙古服饰、文献、百科全书在内的精品图书参展,仅内蒙古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准备了逾50种新书,为了抢在书博会上与大众见面,部分套系图书更是直接从印厂运到了展场。当地市民在现场看见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社科类图书,都表现出极大热情。同时,内蒙古出版集团旗下多家出版社合计完成了约30项蒙、汉文图书的版权引进和输出工作,并与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青岛出版社等达成了合作意向。(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一位市民告诉本报记者,本届书博会不仅让包头市民有机会接触到中国最新最好的图书,更是一个让全国出版界认识蒙古文化、了解包头的契机。记者观察发现,包头市民对书博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中国移动在现场的技术统计显示,每天的参观人数都在15万人次以上,家长购买孩子喜爱的图书时毫不犹豫。
趋势二 出版转型多维度拓展成果凸显
数字化、多元化转型一直是近些年出版机构焦点所在,书博会为转型成果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一是数字服务平台、数字化产品更加引人关注。如中国出版集团旗下新华书店总店“全国大中专教材网络采选系统”开创了师生选书用书的全新时代;辽宁出版集团首次展示国内首个作家版权运营综合服务平台——慧谷版权服务平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也在书博会上线“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在线教育平台”,开始该社的数字化运营之路。
数据库开发和应用更为广泛。中华书局全资子公司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推介“中华经典古籍库”微信版,降低了古籍爱好者查找古籍资源的门槛。此外,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全文数据库、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等都已进入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
参展商大量运用电子阅读、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技术,将平面读物立体化、生动化。这些新颖的阅读方式吸引了大量体验者,感受图书从纸质形态向“接触式”阅读方式的创新转变。
二是少儿社、教育社产业延伸版图初见雏形,细分领域的子集团孵化加速。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时代少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教育出版集团等机构,多以出版业务为核心,辐射教育培训、教育装备、数字新媒体、动漫、游戏、影视、文化创意、文化服务贸易等产业上下游。为此,在展示图书产品的同时,不少出版社、出版集团还进行了教育培训、教育装备等产品推介。
三是新华书店转型带动“二次创业”。多个省份展区在显著位置推介书店的新型业务,云南展区的入口处即是云南新华文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意衍生产品和服务,甘肃飞天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的甘肃特色手工艺品也引来颇多关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店革命——中国实体书店成功转型策划与实战手记》揭示了“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转型思路。
四是首次组团参加书博会的印刷企业“绿色”亮相。以“新印刷·新书业”为主题的绿色创意印刷展上,云印刷、艺术设计、裸眼3D印刷、POD按需出版、绿色环保油墨材料及工艺等一批印刷行业最先进的理念和产品令参观者大开眼界,在改良传统图书印刷工艺、采用绿色油墨的同时,印刷企业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出版策划、编辑、营销等环节上已经能够为出版机构提供更为系统、多元的服务,如数字信息采集、个性化印刷、艺术数据管理等。
趋势三 出版规模化品牌化加速
在图书品种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为了突出重围,不少出版社在系列图书规模化、知名作家品牌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进。
一是国学、书法成为热点细分市场。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孔萌小悟:我听爸爸讲论语》,精选《论语》中近200条对当今青少年问题有针对性的语段,可谓专为青少年释写的一部《论语》;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银川市实验小学开发了“晨读晚诵小古文”系列丛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展出一批古籍善本、善拓、舆图、画册等文物的高仿复制件;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展示了不少新出版的国学类图书;江苏春雨教育集团举行少儿国学与中外名著新品发布与招商恳谈会,“春雨国学书院”网站同期上线。
河南美术出版社《挥云斋荟要》、时代文艺出版社《心经·可以静心也》等书法类产品风头正劲,书法表演也成为书博会一道风景。如中译社邀请书画家刘法旌进行书法表演,时代文艺出版社邀请作者田雪松现场书法签售等。
二是知名作者品牌化。借书博会平台,进一步打造作者品牌,使其更好地发挥“尖刀”作用。7月28日,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汤汤工作室”成立,对汤汤全系列作品进行全方位的版权开发。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携殷健灵的《野芒坡》、汤素兰的《红鞋子》等重点图书参展。曹文轩更是读者热追的“明星”,在“读者大会”上以“阅读”为主题演讲,向读者传递阅读的内涵和魅力。
三是系列图书规模化。据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常青介绍,该社在书博会上的重点品种“米小圈上学记”系列自2012年陆续推出,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今年上半年销售大幅上升;该系列还将推出新书、漫画版以及相关衍生产品,持续打造图书品牌和作家品牌。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葛剑雄文集》(七卷本)以及葛剑雄主编的“当代学人精品丛书”,举办了“牧业民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主题讲座,读者爆棚。
对经典的重新组合与打造,同样可以提升系列图书的规模效应。据辽宁人民出版社营销中心张婷婷介绍,“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一辑从2013年8月上市至今,已出版6辑90部作品,均为世界经典名著原文原貌呈现,图书设计上参照国外名著的经典流行开本,得到了市场认可。
趋势四 民营书业向规范和科技要竞争力
上海钟书阁、山东世纪金榜、星火英语、江苏春雨、梁山教辅商等民营力量在主展馆频繁亮相,展示与国有书业力量同台竞技的实力与自信。
仅从展馆面积就可以感受到今年民营出版商庞大的参展规模,特别是唱主角的教辅出版商。据山东金太阳书业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刘兆建介绍,金太阳已经成立了集团公司,总仓储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图书品种近2000种。山东学苑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毛瑞明透露,今年其总销售码洋将达到4亿以上。刘兆建表示,这次梁山教辅商集体参展,也得益于梁山县政府的推动,希望藉此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辅策划发行企业的规范化运营,向业内展示梁山教辅品牌的良好形象。
记者调查发现,民营策划机构更加紧跟政策形势,调整合作和营销策略。尤其是在教辅评议方面,经过前几年的调整期,各公司已逐渐与各地出版集团、出版社磨合到位,发展势头良好。毛瑞明告诉记者,学苑文化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北京学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强介绍说,公司以农家书屋升级改造为契机,与出版社合作切入各省农家书屋与馆配招标业务,目前已开启江西、河北、云南、四川等市场。
民营力量在出版新技术的使用上不甘下风。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泉表示,今年到世纪金榜展区现场体验“快易典”产品的人明显增加,大家对数字出版的兴趣持续升温。不少教辅商表示,在现有政策环境和市场压力下,要维持现有规模不难,但是要进一步拓展不易。因此,新媒体成为其产品配套、服务提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