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哲学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6/11/8 作者:王本余


○王本余(南京晓庄学院博士、教授)

毋庸讳言,道德教育有时是“令人生厌”的,其原因并不在于它主张讲道理,而是因为它给人板着面孔说教的印象。说教表面上是跟你讲道理,但不允许你跟他讲道理,甚至连他自己也不一定相信其中的道理,所以说教实际上是不讲道理。说教的人以道学家自居,讲道理的人则要通过批判性的思考探寻道理之所在,严开宏博士的新作《价值多元与道德教育》是一本讲道理的书,讲的是基于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哲学。

善的多元性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事实,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如果价值是多元的,道德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引导又何以是正当合理的?对此有两种非理性的反应。一种是鸵鸟政策,不论社会怎么变化,自顾自地继续着传统的、低效的道德教育。另一种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既然价值是多元的,任由城头变幻大王旗,采取敷衍的道德教育。比之这两种态度,严开宏对待多元的善是认真的,试图将道德教育奠基在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之上。

如何将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运用于道德教育,面临一个重要的困难:儿童缺乏理性能力,如何对之进行道德教育?卢梭认为儿童在12岁前不需进行道德教育,教育者应保持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康德认为儿童早期的教育应当是规训的,而不是道德的,主张通过训练儿童严格地遵守规范。这两种观点一方面视道德为超越性的、无上的价值观念——在卢梭看来道德乃是令人思之心颤的“良心”,在康德看来道德乃是仿佛头顶星空那般的“道德律”;另一方面认定儿童不可能具有这般的道德理性——实际上即使成人一般也不具备的理性能力,所以结论就是理性的道德教育似乎是不可能的。

道德的本质是理性还是情感?该书重点论证了道德的“根据”虽然在于理性,但是道德的“根源”却并非理性,而在于情感。现代社会的道德应当表达的是多元的善之间相互承认的关系,这些多元的善则寄托了我们关于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之类美好的事物,在理性上,我们赞同“应当”并不出自“美好”,在情感上,我们则是通过“美好”理解“应当”,道德教育不仅要使人习得如何过共同生活,还要使人懂得追求美好生活。

《价值多元与道德教育》严开宏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8月版/4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