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16年上市文化企业报告出炉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6/11/11 作者:晓 波 刘晓哲


上市文企领域分布图(截至2016年8月) 来源: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数据平台

■商报专题报道组 晓 波 刘晓哲/执笔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伴随着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文化企业的上市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据新元文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上市文化企业数量达215家,其中2016年新增15家,占比6.98%。

其中,14家文化企业通过IPO上市,1家文化企业借壳上市,融资规模131.73亿元。较2015年同期,上市数量同比下降31.82%,但单个企业IPO上市融资均额显著增长,总融资规模同比增加17.51%,是2015全年上市融资额的1.03倍。上市文化企业IPO融资能力显著提升。

在“十二五”期间,文化企业的整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应对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的社会变革中,优胜劣汰,一批新型企业脱颖而出,一批老牌企业则通过转型迸发出新的活力。步入2016年,这种变化没有止息。一方面,互联网成为文化企业上市的最佳拍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文化消费的热潮,上市文化企业动作频繁,2016年投融资规模创新高。另一方面,资本的趋利性让强者更强,15家新增上市企业通过上市,将进一步巩固各自在细分领域的优势,抢夺更多市场份额。

上市企业向热门领域和地域集中

15家今年上市的企业中,选择在中国内地 IPO上市的文化企业有11家,占比78.57%,选择在中国香港、纽约IPO上市的企业各有2家、1家。影视制作发行有3家企业IPO上市,出版与发行、广播与数字电视、网络游戏各有2家企业IPO上市;北京与广东各有3家企业IPO上市,合计占比42.86%,共同居于首位。

深交所为文化企业上市首选,海外集中于纳斯达克。截至2016年8月底,中国内地上市文化企业139家(深圳88家、上海51家),占比64.49%;其次是香港上市34家,海外上市主要集中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26家)。回首过往,2000年之前,我国文化企业主要在中国内地上市;进入2000年后,文化企业上市地的选择逐渐多元化,由于中国香港、纽约以及纳斯达克等交易所上市条件较低,因此选择上市的企业增多;2012年,深圳创业板推出,成为众多中小型、创新型文化企业的上市新选择。

产业发展与政策是影响文化企业上市的重要因素。2010年前文化产业处于成长阶段,文化企业上市步伐相对缓慢;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发布后,文化企业上市步伐迅速加快,2010年共计24家文化企业选择上市,同比增长2倍以上;2013年,因内地IPO暂缓(IPO公司财务核查因素),文化企业上市数量有所减少;进入2014年后,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文化企业上市数量有所回升。

“互联网+”与文化消费(影视、旅游)是上市热门领域。截至2016年8月底,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以40家上市企业居首,占比18.60%,其次为网络游戏、影视制作领域,分别占比11.63%、10.70%,其他领域中,出版与发行、广播电视、旅游业与广告创意领域居前。

这是因为,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游戏为代表的领域逐渐成为上市文化企业主要来源。而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升,影视与旅游成为消费热点,这使影视与旅游也成为热门上市领域。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以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三大互联网企业为主,保持绝对的领先地位,以乐视为主的新型互联网服务企业逐渐成为市场重要力量。在影视制作发行领域,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已经成为重要参与者,影视产业的火热促使上市影视公司盈利表现良好。在网络游戏领域,随着移动端游戏的逐渐兴起,欢聚时代、畅游等移动游戏厂商逐渐成为网络游戏市场主角,而传统客户端游戏厂商则逐渐掉队。

区域分布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四大省市是上市文化企业主要分布地。截至2016年8月底,北京上市文化企业66家,占比30.84%,位居第一;广东以36家上市文化企业位居第二名;上海与浙江分别有23家和19家上市文化企业。上市文化企业数量与该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直接反映出该省市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

与上市文化企业数量分布类似,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上市文化企业融资规模居于前三,其中北京以1290.97亿元居首,占比39.29%;其次为上海,融资规模为557.91亿元,占比16.98%。北京、上海、广东文化产业相对发达,上市文化企业众多,因此吸引资金实力明显强于其他省市,部分省市诸如福建、广西、山东、天津等省市融资规模有限,部分省市如海南尚未有上市文化企业进行融资。

动作频繁 投融资规模创新高

就融资规模而言,上市文化企业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张导致资金需求出现急剧提升,2016年文化企业上市后融资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截至8月底达到1352.86亿元,是2015年全年融资规模的1.28倍。就投资规模而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上市文化企业加速扩张步伐,2016年投资动作频繁,截至8月底投资规模达到2353.34亿元,是2015年全年投资规模的1.23倍。

文化企业通过公开上市渠道融资逐渐成熟。文企上市主要有IPO、借壳与介绍上市(1家,2012年,中国手游)3种。借壳上市利于企业规避主管部门的一些审查,且隐蔽性较强,但缺点在于短期无法实现融资;而IPO公开上市尽管要求严,但能实现直接融资,且流通性好,是我国文化企业的主流上市方式。文化企业具有轻资产、风险高等特点,部分难以满足IPO上市财务、规范性要求,因此近年通过借壳上市有所增多。但2016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对借壳上市监管趋严,部分拟借壳文化企业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上市公开融资已经成为文化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截至2016年8月底,文化企业利用公开上市方式融资规模合计2802.06亿元,其中2016年融资规模为131.73亿元,占比4.70%。

定向增发是文化企业上市后主流融资方式。截至2016年8月底,上市后文化企业资本市场融资3285.41亿元。文化企业上市后融资渠道有定向增发、发行债券及配股等,其中定向增发是主要融资渠道。截至2016年8月底,上市文企通过定向增发融资2620.74亿元,占比79.77%。(下转第14版)


任 超


周伟斌


臧永清


姜革文


李文波


李春凯


舒 炜


于慧丰


邓小林


龚 兵


柳青松


严 强


1999年~2016年8月上市文企融资实力地域分布图(单位:亿元)


上市文企领域分布图(截至2016年8月) 来源: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数据平台

(上接第13版)

上市文企扩张步伐不断,以并购、股权投资为主。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文化企业开始基于现有的资本结构,通过并购、股权投资、新设子公司等方式,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张,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竞争能力。截至2016年8月底,上市文化企业并购与股权投资规模分别为3928.46亿元和1697.25亿元,占比达九成;上市文化企业实现投资规模6212.55亿元,其中2016年投资2353.34亿元,占比37.88%。目前,上市文化企业投资主要通过行业内投资(横向或纵向)与跨行业投资两种途径实现。具体来看,上市文化企业投资主要集中于文化产业内部的投资,包括并购、股权投资等,2016年1~8月,行业内投资规模达到2070.19亿元,占比87.97%。

例如,2016年上半年,天神娱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形式购买北京幻想悦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93.54%股权、北京合润德堂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96.36%股份,目前已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反馈意见通知书》(161643号)。并购完成后,天神娱乐的业务版图将更加完整,各业务板块之间将产生充分的协同和支撑作用。并购的两大标的公司可以对上市公司的网络游戏、广告传媒与影视内容三大板块同时进行多重补强,打造“影视+游戏+广告”的泛娱乐产业聚合平台,最终将上市公司打造为具备完整产业生态的平台型娱乐集团。

“互联网+”与休闲类上市文企投资活跃。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为2016年1~8月上市文化企业最不差钱行业,其所包含的上市企业总投资达823.0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4.97%。紧随其后的是影视制作发行业,投资总额为746.90亿元。2016年1~8月,依公开数据统计,腾讯投资571.74亿元,占2016上市文化企业投资总额的24.29%,其次是万达电影院线和阿里巴巴,投资额合计分别为391.09亿元、306.29亿元。

这些钱流向哪里呢?伴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迅猛发展以及文化休闲消费能力提高,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与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融资规模较高;而工艺美术品制造、复制印刷业等融资规模却相对有限。截至2016年8月底,影视制作发行业融资规模604.15亿元居首,占比18.39%;其次为旅游业,融资规模为585.62亿元,占比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