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现“双丰收”
摘要:
“新华壹品”校园文化综合服务平台
“十二五”时期,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在以涂华总经理为班长的团队带领下,创造了中国书业发展的奇迹。综合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江西新华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效益增长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困难,江西新华奋力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江西新华始终把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了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赢得了全国同行业的广泛认可,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江西新华是全国唯一一家蝉联三届中国出版业最高荣誉“中国出版政府奖”的发行集团,入选第二届、第三届“世界媒体500强”,入选“2016中国服务业500强”,荣获“首届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新华书店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全国先进物流企业”“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江西省服务业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十二五”时期,江西新华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在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实现销售净收入63.2亿元,实现利润5.82亿元,集团净资产46.98亿元,总资产67亿元,与2011年相比,分别增长56.9%、92.8%、91.8%、112.2%。2009年改制上市以来,江西新华的年均利润增长率达到51.72%,创造了我国书业效益增长的奇迹。与此同时,江西新华的发展质量始终保持高水准,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三项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江西新华经济效益居全国同行业第三位,综合实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五位,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业的名次较2011年前移5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江西新华在精耕细作主业的基础上,以存量调结构腾空间,用增量优结构扩空间,围绕大文化、大物流、大教育布局扩张,调整产业经营结构,依托自身优势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新供给,着力打造多元协同的业务集群,不断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截至2015年底,江西新华的业务范围涵盖了教材教辅发行、市场图书发行、大中专教材与馆藏图书发行、物流、物联网、校园超市、在线教育、数码与文创产品销售、教育装备、幼儿教育、文化资产开发、影院、数字印刷、电子商务、文化主题餐饮等,形成了出版物发行为主、多元业务支撑并相辅相成的产业结构。教材发行收入已下降至总收入的19%以下,形成了教材、教辅、一般图书、多元业务并驾齐驱的良性产业格局。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江西新华高度重视企业管理工作,积极推动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2012年,江西新华总经理涂华挂帅,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建立了基于互联网架构的ERP信息系统。经过3年的运营,已实现了码洋管理向品种管理的转变,达成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了由结果管控到流程管控与结果管控相结合的转变,管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为充分发挥全局管控作用,对投资、预算、应收账款、财经纪律执行等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严格管控,通过“年末应收账款必须较年初下降20%”的管理办法,在销售规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始终把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江西新华还高度重视库存管理工作,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积极实施“去库存”工作,抓好了一般图书物流系统图书库存与ERP系统库存损益的核算,加大了对图书与非图书品种的实时管控力度。ERP信息系统是江西新华管理体系的中枢神经,延伸到了各个经营业态,形成了一张“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位一体的信息共享和管理平台。
机制创新不断突破。“十二五”期间,江西新华不断深化人事、考核、分配等机制改革,打破原有国有体制机制,面向社会引进科技、文化、市场、教育、金融、物流等专业化人才,持续深入推动“书店+”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引进江西县级分公司经理助理,改变江西基层分公司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优化县级分公司人才结构。在向社会引进的同时还开通内部晋升通道,以效益为中心破格提拔优秀人才,以公开竞聘形式选拔项目部负责人,实施项目制管理,合理充分授权,划小核算单位,增强项目部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建立内部创业平台。以混合所有制方式与省内外优秀民营企业在渠道、技术、资本等层面实施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合作。在市场业务模块方面实行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业务贯通、责任到人、薪酬挂钩”的扁平化管理,加强与市场的融合。为把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利益深度捆绑,各级经营班子全部实行“三年一聘用,一年一考核”和“双向选择,责任覆职”的人事任期聘用制,将薪酬分配的重心持续向业务单位倾斜,鼓励价值创造,体现多劳多得,激发员工干事创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