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井冈山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
■司淑娴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出版的重镇。其举办的跨越三十年的“庐山会议”和“井冈山会议”,都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刻下了重重的一笔;一批优秀儿童文学精英亦因此结缘,并带来了折射三十年的儿童文学发展思潮的两套丛书。而这一切都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息息相关。
1986年9月27日,在庐山,张秋林召集大批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主办了一场主题为“新潮儿童文学”的会议,提出了让儿童文学回归艺术的正道”的口号,并推出了一套曹文轩主编的“新潮儿童文学丛书”。这套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选择了回归艺术、回归文学的正道。今年10月28日,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主办的“儿童文学的潮流”——井冈山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成功举办。这次会议是30年前“庐山会议”精神血脉上的承接和延续。
30年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张秋林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坚守和突破,以及一群中国儿童文学精英的共同理想和“革命友谊”。
1.复苏
跨越三十年的“庐山会议”和“井冈山会议”
1978年10月,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在庐山举行,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陈伯吹、严文井、叶君健、贺宜、金近、包蕾、任溶溶、鲁兵、圣野、张继楼、柯岩、金波等200多人应邀到会。这场座谈会结束了儿童文学创作百花凋零、万马齐喑的局面,揭开了我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的新篇章。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界从长达十年的政治噩梦中复苏的第一个信号”。自此,一批年轻的、有才华的儿童文学新人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队伍注入了新的血液。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6年9月,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前身)在庐山召开了新潮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一群儿童文学界的精英新锐聚集于庐山,以疑惑甚至不满的目光回望曾经的中国儿童文学,表现出了一种要开创中国儿童文学新历史的强烈愿望。这虽是一个地方出版社主办的会议,到会的作家也只有20多位,但却是一个激情四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又满怀憧憬的会议。
“就在那年的夏天,当时在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任社长的张秋林,邀集正充满青春活力的一批青年作家,到庐山开会,商讨出版‘新潮儿童文学丛书’事宜。他们所住的别墅群,是原来中央大员住过的。他住的房间,是原总参谋长黄永胜住过的,空荡荡的大房间里,还留着氧气瓶,十分吓人。有天晚上,停电了。大家纷纷聚集到了曹文轩住的别墅。房间里点起了蜡烛。陈丹燕将长发披在面前,在烛光里装鬼,大家开始聊天,唱起歌来。我这辈子就喜欢歌唱,便领唱了好多大家喜爱的歌,一直唱到了天亮。更逗的是,这帮大孩子一到晚上,就化妆互相偷袭。他们去偷袭高洪波、郑渊洁、白冰时,没想到他们披了毛毯,正坐在黑黢黢的山路上等待着他们,倒把他们吓了一大跳。我还保留着那天晚上的合影。那是真正的青春燃烧的岁月啊。”董宏猷在《我这30年》中这样记录道。
这次庐山会议在新时期儿童文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非同寻常的意义。会上探究儿童文学的现状,更展望儿童文学发展趋向和未来前景。中国儿童文学开始它的新时代,与这次会议有关,这是事实。三十年过去了,中国儿童文学取得了令人欣喜、使人振奋的长足发展。以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为标志,中国儿童文学让世界听见了自己的声音。
回望来时路,历历有印痕,览之多感慨,温故而知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再次召集老中青三代儿童文学作家,会师井冈山,召开高规格的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聚焦“儿童文学的潮流”,追索儿童文学的永恒之道。随着三十年间的变化和发展,当时一些令人振聋发聩、甚至显得很前卫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常识,但如今的儿童文学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亟待解决。
“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大时代的文学潮流,将会对儿童文学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儿童文学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在的诱惑或挤压时应该如何呈现自己的本真?在商品化潮流的裹挟下,作为特殊商品的图书特别是童书如何葆有文学的尊严和高贵?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为之关切甚至为之困扰的问题。”在张秋林眼里,井冈山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总结三十年历史,探寻未来,引领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出版”。
2.探索
“新潮儿童文学丛书”“儿童文学新潮丛书”折射三十年的儿童文学发展思潮
新时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史,实际上是由一个又一个著名的会议连接而成的,而这其中有好几次重要会议是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组织召开的。
比如,1997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组织召开了被称为“三清山会议”的跨世纪少年小说创作研讨会,把中国儿童文学领域中较为薄弱的幻想文学板块作为主要讨论对象。这次会议的成果是出版了“大幻想文学丛书”,高举起幻想文学的大旗。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幻想文学作品,与那次会议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与之类似的,还有“南昌会议”等一系列的会议。这些会议的题旨,在当时都是十分超前的,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走向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这些会议足以把这家出版社与新时期的儿童文学史联系到一起。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极左的意识形态在内的各种原因,中国儿童文学与整个中国文学一样缺少主体性的价值追求。而“新潮儿童文学丛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选择了回归艺术、回归文学的正道,引领了中国儿童文学创新发展的潮流。
三十年前的“新潮儿童文学丛书”编者和作者阵容强大,集结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前辈精英和后起新锐,收录了很多当时具有先锋意味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深湛、语言鲜活,即使现在看来都颇具生命力,反映了我国当时儿童文学创作的独特风貌和探索精神。“新潮儿童文学丛书”共分为九卷,包括:《八十年代诗选》(高洪波选编);《八十年代童话选》(汤锐选编);《八十年代乡村小说集》(董天柚、杨福庆选编);《八十年代小说选》(曹文轩选编);《探索作品集》(金逸铭选编);《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董宏猷著);《中国少女心理小说集》(秦文君、程玮、陈丹燕选编);《中国少年探险小说集》(常新港、董宏猷选编);《中国少年诗人诗选》(高洪波、白冰选编)。这套丛书在1987~1989年间先后出版,体现了我国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新的创作理念、新的艺术追求、新的创作手法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记录下当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闪耀着独特光彩的一页,是考察、研究当代儿童文学发展思潮的重要文献资料。
三十年后,在井冈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再次聚焦“儿童文学的潮流”,并在会上首发《新潮儿童文学丛书30年纪念版》。
同时,井冈山会议还承续了三十年前的做法,策划出版一套“儿童文学新潮丛书”,与三十年前的“新潮儿童文学丛书”遥相呼应。“儿童文学新潮丛书”由高洪波、曹文轩任总主编,分为小说、童话、散文诗歌短篇小说、图画书、理论五大系列。以这种方阵集群的方式推出,意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最新成果;最大限度容纳创新和个性张扬;鼓励新人新作,引领中国儿童文学新时代的风向。
书名从“新潮儿童文学”改换为“儿童文学新潮”,不是简单的文字移位与变更,而是寄托着张秋林深沉的考量与期待:“一来,我们意在通过这样的方式,表明我们在引领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潮流方面是有传承的、有道路感的、有历史方向感的。二来,此前的‘新潮’着眼于‘突破’,所以是把当时具有鲜明艺术风格和探索精神的作品通过选编的形式加以呈现出来;而现在的‘新潮’重在引领,追求儿童文学的艺术之美,推出的是原创作品,而不是选编。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从“新潮儿童文学丛书”到“儿童文学新潮丛书”,同一批中国儿童文学精英见证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也由此彼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3.理想
中国儿童文学精英的因缘聚会潮
共同的儿童文学理想,让一群少儿出版顶梁柱的合作和友谊跨越了三十年。他们的因缘际会始于理想,始于出版,始于张秋林。就像曹文轩说的:“中国儿童文学拥有今天的好日子,是离不开二十一世纪这样的出版社的,是离不开张秋林这样远见卓识,为儿童文学事业不惜一切的出版人的。”
1986年,张秋林把代表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新势力的高洪波、曹文轩、张之路、董宏猷、陈丹燕等召集到庐山,提出“让儿童文学回归艺术的正道、高扬人道主义的旗帜,提倡写人情、写人性”的口号,张秋林也和这些日后在中国儿童文学界叱咤风云的顶尖人物结成了莫逆之交。
张秋林与董宏猷的结缘即因为一场“梦”,初识董宏猷,张秋林就发现在他粗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敏感温润又充满诗情、率真的心。当时,董宏猷正着手写一本“梦”之书,是写孩子们的“梦”,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要真实地反映中国孩子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现实。董宏猷的激情燃起了张秋林的好奇,他兴奋地约了稿,一拍即合。之后长篇梦幻体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问世,并且获奖无数。这本书让董宏猷赢得了几代小读者的心,也因此成为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畅销不衰的品牌书。
三十年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又推出了董宏猷的《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作为《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的姊妹篇。书名在字词上的改动让这本书更有了当下的时代气息。为了开拓视角和心灵,张秋林特意指派他的编辑们组成“梦之队”,协同作者万里采风,足迹遍涉湖北、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浙江、江西、乃至遥远的非洲大地。“梦之队”的成员亲眼见证了董宏猷一头扎进现实生活的深处,扎扎实实地深入到西北的窑洞、小学、农家,还有黄河、高原、沙漠,亲身感受中国大地的真实变化和孩子们的疼痛与希冀。编辑们也深切地体会到一位作家为了创作呕心沥血的艰辛历程。
张秋林在呵护友情的同时在精心经营着作家和作品,同样的经典案例也在其他的作家身上得到印证。很早以前,张秋林领导下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就提出了“从经营作品向经营作家转变”,其核心是以诚恳的态度、诚信的服务陪伴作者共同成长。秉持这一理念,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众多优秀作家以各种形式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作家曹文轩曾动情地说:“30年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将我当成了它的一分子、一家人,我们不离不弃,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4.引领
“钉子户”社长的“螺旋式上升”
在井冈山的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研讨会上,董宏猷在主持词中说到“任何的宣言以及文学的新潮是否具有生命力,是需要历史检验的,三十年前的庐山会议提出的观点被证明是正确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新潮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生态,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并且对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仍然具有鲜活的启迪意义。而这些都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以及社长张秋林有关”。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个跨越三十年的会议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领头人——张秋林。庐山会议召开的时候,他时任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任社长;井冈山会议召开的时候,他还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社长。一个位子坐了三十年,这一现象在当代的中国出版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张秋林被业内友人笑称为是“钉子户”社长,原江西出版集团董事长周文写过一篇题为《少儿出版的钉子户张秋林》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书的品质是由出版的品质决定的,出版的品质是由出版人的品质决定的。张秋林便是一个质地优秀,值得人们关注和敬重的‘出版人’。这人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然而,三十年间,张秋林看似一直“钉”在原点,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与其说他三十年如一日,倒不如说这三十年来,他带着他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一直不断地在做“螺旋式上升”——扎根少儿出版据点不动摇,升级儿童文学板块不间断。
1985年,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1989年2月,正式更名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起初,这家只有10位编辑、10万元启动资金的小社,只不过是国内众多地方少儿社中毫不起眼的一员。30年后,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出版地标上,不仅拥有年销售逾10亿码洋的集团化的发展体量,更汇聚着曹文轩、彭学军、彭懿、朱自强、梅子涵、杨鹏、董宏猷、晓玲叮当等当代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也摆放着《我的儿子皮卡》《男孩不哭组合》《腰门》《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小飞仙美德图画书》《幻想大王奇遇记》《不一样的卡梅拉》《大中华寻宝记》等众多优秀少儿图书。在2015年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荣获“世界年度最佳童书出版社”大奖,登上了世界童书出版之巅。
张秋林如是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成功的秘诀即“知行合一”,三十年来以创新的出版行为、营销方式和理念不断地引领行业。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从曾经的筚路蓝缕到拥有如今的星光大道,源于它“不仅引领市场、更引领方向、引领未来”。
也正如他在此次井冈山会议中所说的:“我们深知,经济上的丰收,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更意味着广大读者与全社会对我们少儿出版工作的认同、信任与支持。发展越快,规模越大,影响越大,社会对我们的期望也越大,我们肩上的责任也越重。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再次集结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出版更上层楼,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