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出版集团老总眼中的2017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7/1/3 作者:王 婷


孟鸣飞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 婷

谭 跃(中国出版集团总裁)

林 鹏(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曲 仲(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

童 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张建康(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民(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杜金卿(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永生(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久军(黑龙江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刘丛星(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孟鸣飞(青岛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每到新年伊始,《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集团产经》都会推出“高端预测”之“出版集团老总眼中的XXXX年”专题,邀请出版传媒集团掌舵人,对集团上一年度亮点进行回顾和评点,更对新一年行业发展大势进行分析研判,堪称年度“书业最强音”,成为值得期待的品牌专题。

本期新年特刊商报持续推出“出版集团老总眼中的2017”专题,邀请到部分出版集团掌门人,一同放眼2017,回望2016。让我们透过这些集团老总别具个性与共性的观察与思考,一道感受2017的新气息、新风向。

2017出版业大势研判

谭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出版业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大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推动企业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不断增强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好振兴实体经济、深化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等历史契机,确保正确的出版导向,确保经济稳健增长,强化投入产出,加强集约经营,做大文化影响,提高“走出去”水平。

林鹏:减速增质 社会效益优先

2017年,中国经济 “减速增质”的特征进一步凸显,政策性刺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细化。尽管一些不利因素和部分领域存在的风险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挑战,但消费升级、改革深化等将有力支撑起发展的大局,出版转型升级在探索中前行,出版市场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出版业增长压力加大,但总体会继续保持增长。资源整合和融合发展将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国家政策扶持和主管部门推动下,骨干出版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出版业将越来越紧密地拥抱资本市场。与此同时,出版业社会效益优先这一要求更为显著,中央发文明确提出把社会效益考核纳入企业考核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企业的功能定位,中宣部等部委正在研究推出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办法的指导意见,出版业更加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各出版单位纷纷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两个效益有机统一的要求纳入经营考核中。

童健:解决有效供给不足

有效实施出版业的结构性改革将是2017年出版发展的大势,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出版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要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首先是内容,市场需要读者愿意看、买得起、用得上的产品;二是如何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这就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贴市场,突出时代性、传播正能量,满足群众多种阅读需求;三要坚持专业立社,立足“术业有专攻”,做自己擅长的图书,把专业做到极致,以专业塑造品牌,多出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图书;四是适应移动互联趋势,拓展渠道延伸服务,加强出版内容传播力和影响力建设,扩大优质文化和服务覆盖面。

张建康:新活力增长点涌现

一是出版业新活力和增长点涌现。首先,国家对出版产业的整体投入会持续加大,传统出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嫁接加速。其次,体现社会效益第一,凸显核心价值观的精品力作将大量涌现。第三,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将明显提速。数字出版出现高速增长,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出版产业链的延伸和媒体融合程度的加强,使传统出版产业的既有边界变得模糊,出版产业的内涵将更加丰富;报刊的出版和印制、发行外,数字出版、在线教育、版权贸易、影视、游戏、艺术等业务将成为新的“主业”;非公有经济不断加入,民间资本不断涌入,出版产业将出现新的竞争格局。

二是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将更加艰巨,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如何一手抓好改革一手抓好发展,这是出版业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更为突出。出版企业的转型升级,本质上就是出版人的转型升级。随着科技和资本与出版产业的深度融合,如何打造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型、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团队,如何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需要在体制机制、经营管理等多个层面出新招。同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更严峻。出版产业从本质上属于创意产业,如果知识产权不能得到有力的保护,作者、艺术家的创造力、原创性作品得不到保护的时候,就等于关闭了生产精品力作、好的创意产品的大门。

王民:四大趋势深化出版改革

2017年出版业发展有以下四大趋势:一是更深化。出版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出版企业进入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出版业将深化供给侧改革,围绕满足需求、调整结构、提升质量、创造需求等方面持续开辟发展空间。二是更融合。业态创新不断深入,产业边界将更加模糊。出版与科技、旅游、影视、教育等经过多年的“磨合期”后融合将更紧密、更深入,也更有成效,“两张皮”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资本将在融合发展、跨界发展中释放巨大能量,股权更加多元,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三是更创意。文创新业态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极。出版企业将围绕内容核心,推动优质IP孵化,向相关相近产业全面介入,构建全媒体出版产业生态体系。四是更国际。文化“走出去”由版权输出等初级阶段向资本输出等高级形态逐步推进,“本土化”成为普遍战略,海外并购案例不断涌现,效益也越来越显著。

杜金卿:出版业质效提升进入关键时期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版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入一个提升发展质量、提高两个效益的关键时期。我国出版业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加油发力,实现突破:一是扩大有效供给,进一步创新内容生产,提升内容质量,推出更多双效突出的内容精品,引领读者阅读需求;二是化解过剩产能,通过减少低端、重复供给,淘汰落后、过剩供给,推动出版产业降库存、防风险、补短板,全面提升质量效益;三是加快转型升级,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再造业务流程,升级营销网络,培育新型业态,拓展有效供给,催生新的需求,实现融合创新发展。

王永生:“制版分离” 产业融合 “走出去”

一是“制版分离”,继续释放出版生产力。“制版分离”可以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民营书商在出版产业链中的关系、作用和地位,可以发挥其在专业细分和创意策划、发行营销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既有市场地位、行业影响,有利于出版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

二是出版业继续强化内容建设和融合发展。在推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出版业会更加重视内容的基础和根本作用,期待在IP转化、运营热潮中,出版业凭借内容资源、品牌影响和资本优势,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三是出版业在“走出去”,特别是实体布局方面将有更大的成绩。出版业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搭建的交流合作机制和文化外贸平台,在扩大出版产品和版权贸易的同时,在继续拓展海外出版链条实体布局,进行国际市场资源配置方面也将会有新的成绩。

李久军:转型加速 迎来跨越式发展机遇

2017年是“十三五”的第二年,在“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上,出版业拥有了扎实的基础和更多的机遇,逐步进入转型成长的加速期,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部分传统板块呈现回暖趋势,例如,书店在改革转型过程中逐渐形成融合图书、餐饮、文创、培训、展演、旅游、国际交流、数字媒介、按需印刷及编辑出版等元素的“万花筒式”文化窗口,成长半径越来越广;部分板块加速融合,例如,在“互联网+”模式的带动下,数字技术和内容资源紧密结合,数字出版经过长时期的探索,有望形成一批有效模式;部分板块迎来政策利好,例如,中央将教材工作提上新的高度,对统编教材的部署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进一步打开教育出版市场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刘丛星:新技术新理念冲击更甚

2017年,中国出版行业将面临大数据时代下新技术新理念的巨大冲击。这种冲击既是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所在。如果说在过去几年对“互联网+”技术和概念的理解运用和数字出版业务的转型只是出版单位发展抉择中的一个分支选项,那么在2017年,是否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否实现出版的新技术应用将成为真正开始关乎出版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必要条件。

2017年,吉林出版集团将坚定地走“互联网+出版”的跨界融合道路,实现图书出版复合化、数据化、在线化、碎片化和移动化,将传统出版领域中的优秀出版内容和资源数字化整合、利用,完成包括需求融合、内容融合、媒介融合、渠道融合的多方面、大视野的新媒体跨界融合。通过完善内部MPR多媒体融合、3D创视模型数据库等数据库平台、全媒体在线平台的建设,搭建起一个准确而全面的内容数据库体系,并以此为重点,突出精品化、专业化、特色化和创新化。

孟鸣飞:“出版+”

2017年出版传媒业的改革发展基本面继续向好、向深发展,加速前行,出版+技术、出版+资本、出版+数据会深度贯穿其中,同时也会带来非常好的机遇,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将会快速推动出版业的发展,催生更多的新型业态,不同形式的终端产品和推送载体更加丰富;一方面出版业自身改革的深化,将会加大自身市场化运营痕迹和模式创新,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催生更多的出版+金融项目,反过来推动内容出版的快速前行;面对如此机遇,出版业最大的挑战应该来自出版自身,就是自身如何在制度创新、内容创新、人才创新等方面来适应、拥抱技术和资本市场,需要出版企业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个融合技术、资本等因素的发展管道。基于此,将会出现VR/AR图书、内容IP生产转化、音频价值收费等新的业态,进一步促进出版传媒业在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持续快速发展。

2017政经产经最关注

谭跃:稳中求进

最关注的关键词是“稳中求进”,这是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的原则,也是出版产业未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需要牢牢把握的基调。对于中国出版集团而言,要以“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的工作精神,在总体工作上做到四个“稳”,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积极昂扬、催人奋进的舆论文化氛围。

林鹏:文化体制改革

2017年,最关注的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有关部门陆续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童健:振兴实体经济

最关注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这一要求不仅关系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出版业的生存发展。出版业也是文化产业中的“实体经济”,一方面要坚持质量第一、内容第一,出好书第一,夯实文化基因,巩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融合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积极面对新媒体、新业态的机遇和挑战。

张建康: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化领域改革的目的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通过完善供给结构,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对出版企业来说,既要注意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合,推出更多富有特色的文化精品,实现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又要积极拓展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在教育培训、内容资源共享等方面,建设更多的服务平台。同时,加快文化“走出去”,加大版权输出,发展境外企业,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王民:改革创新 跨界并购

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消解产能,使供给侧和需求侧得以合理匹配,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对于出版企业而言,就是充分满足读者的有效需求,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全面落实“工匠精神”,实施品牌战略,推出精品力作,加快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化、内涵式的发展道路转变。以精品塑形象,以精品打市场,以精品创效益,从而实现出版供给侧改革的合理结构。新的一年,跨界并购的力度会越来越大。出版企业将根据自身优势,构建全产业链的“出版航母”,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海外并购也会保持稳健推进的势头,中国出版业的国际影响力将越来越强。

杜金卿: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央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从国家层面布局展开一批重大历史性工程,将给河北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势能。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京张携手承办冬奥会、国家推动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都将对河北构筑创新发展高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影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作为河北文化产业领军企业,在未来也将共享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巨大红利,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将积极主动对接京津文化产业,科学严谨谋划实施新项目,全力构建集团公司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王永生:十九大

最关注的是党的十九大。这是历史新阶段召开的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将对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出新的安排,必将对我国今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下转第3版)


谭 跃


林 鹏




张建康


王 民


杜金卿


王永生


李久军


刘丛星


孟鸣飞

(上接第2版)

李久军:“书店+”

书店建设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6年,国家对于书店工作的利好政策激发了书店板块的活力。新型书店的崛起为文化产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为全民阅读增添了新的动力,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元素,也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推力,实现“书店革命”向“书店经济”的转变。在这方面,黑龙江出版集团做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打造了果戈里书店、普希金书店、佳木斯书城、牡丹江书城等一系列品牌书店,突出实体书店互动体验和文化休闲功能,形成“书店+出版”“书店+餐饮”“书店+培训”“书店+文创”“书店+数媒”“书店+旅游”“书店+教育”等新的发展模式。

刘丛星:“工匠文化”

图书的品质灵魂是“工匠精神”,其特点在于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耐心专注,敬畏敬业。“工匠精神”是实现供给侧改革、实现图书结构优化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倡导“工匠精神”,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当前出版领域的一些问题,更是呼唤一种全新的出版理念。吉林出版集团在“十三五”期间要重点解决图书出版中“差不多”的思维,不能仅仅满足于白璧微瑕的成果,而要追求完美和精雕细琢的极致出版理念。从心浮气躁转向静心打磨;从对规模数量的追求转向对单品质量的一丝不苟的钻研。优秀的出版人应具有追求完美的“强迫症”,从而构建和发展整个出版事业的“工匠文化”。

孟鸣飞:“文化+”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的整体背景下,最关注的关键词是“文化+”。2017年,在新常态背景下,出版传媒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为突出,供给侧和需求侧如何做到平衡?基于此,我们认为“文化+”对出版企业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其一,图书市场产能竞争趋于饱和,无效产能在增加,有效供给彰显不足;其二,国民阅读方式和需求兴趣在分化、细化,分众化、碎片化、圈子化阅读将成为时尚和趋势;其三,内容知识时代真的到来,为知识付费整体环境渐趋成熟;其四,互联网技术对内容的嫁接融合越发成熟;其五,出版企业亟待转型升级发展,传统的规模出版、纸质出版等,市场在衰减。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出版企业而言,“文化+”不仅是一种战略,更是一种发展的实现方式,如何在版权内容多样开发运营、如何将文化与金融、技术、需求等融合起来,愈发重要,同时也将出版企业的内容、作者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所以,“文化+”将是出版企业在2017年的重要发展支点和工具。

2017集团发展最着力

谭跃:调结构 强动力 促融合

2017年中国出版集团将按照中央的精神,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调结构、强动力、促融合”为发展主线,着力推动六大结构调整。一是优化产品结构。深化产品线布局,把重大题材、重要作者、重大影响放在突出位置,提高3万册以上图书占比,压缩低效品种,构建内容创新。二是优化市场结构。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门类、重点产品的渠道深耕,深化与重点经销商的战略合作,提升线上线下分众化、一体化运营水平,增强品牌营销新优势。三是优化业态结构。加大数字融合力度,开展以内容资源为核心的适度多元,创新重点项目的运营管理体制,打造数字集团新格局。四是优化管理结构。简政放权,放水养鱼,进一步做实做优分社制、分公司制、子公司制、品牌编辑工作室制,激发内部管理新活力。五是优化人才结构。加强骨干人才、新兴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加强团队整体能力建设,营造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人才强企新局面。六是优化动力结构。完善分类考核体系,加大收入分配激励力度,探索职业经理人等新兴激励办法,增强企业内生增长新动力。

林鹏:开拓知识服务 加强内容建设

2017年,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将着力两大方面。一是开拓知识服务业务。进一步加快从简单出版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由经营书刊模式向经营客户模式转变,采取自主创新与产业资本运作相结合,加快知识服务商业模式探索,探索更加适合创新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具有品牌特色的数字产品体系,努力打通知识服务产业链。

二是加强内容质量建设。深入实施内容质量全面提升工程,以精品力作和重大项目带动产品线建设,以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为主线,继续加强科学、技术、医学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加快发展人文社科出版,不断提升细分领域品牌影响和市场竞争力。深入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经营实力,把期刊业务打造成为集团主体业务之一。

童健:做大新兴出版 加快融合发展

2017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将继续按照建设“全国重要的数字移动多媒体出版企业”的目标,努力做大新兴出版,加快融合发展。重点是打造“博库”品牌,以博库网络公司为主体,整合博库书城相关资产、业务和人员,组建成立博库网络传媒集团,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电子商务产业链,开拓新兴出版和媒体融合业务,构建集卖书、读书、听书、写书、出书于一体的内容传播与文化产品服务平台,形成实体书店、网上商城和自媒体出版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格局。“十三五”末,博库网络传媒集团将发展成为年销售超过50亿元的互联网图书文化企业。另一着力点是,对集团控股子公司杭州集文数字有限公司实行增资扩股,借助新股东在文创领域的运营经验,拓展数字发行渠道,提高数字阅读市场竞争力和覆盖率,将“集文网”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数字出版综合服务平台。

曲仲:加强内容建设 促进业态创新

2017年北京出版集团将从四方面着力:一是紧扣主题,努力增强精品生产的价值引导力。北京出版集团将以建设全国先进文化引领高地为责任担当,凸显北京地域特色,全面提升出版品质,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发挥集团主题出版领导小组统筹规划、重大选题规划部协调实施的作用,推出一批重点主题出版物。

二是业态创新,产业融合,努力提高企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整合教育行业、IT行业优质资源,推进北教传媒公司投资成立北京易教学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新技术,继续研发相关产品,增强丰富传统产品功能和全新阅读体验。以新技术为孵化器,在多个产品线上形成融合发展的新动力。推进承启公司全媒体数据库建设,全面提升内容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深化内容全媒体融合。

三是搭建平台,彰显特色,统筹规划“十月”品牌的开发建设。完善十月文学院整体运营方案和日常工作机制。筹划、参与2017年“北京十月文学月”相关活动。正式运营《十月少年文学》杂志,开发优质内容,密切与作家群体的联系,助力后续对儿童原创文学的研发和儿童文学IP产业链的拓展。将十月文学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十月少年文学》杂志整体打造成为北京出版富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四是努力增强北京文化的国际传播力。推动产品“走出去”,加大优秀原创作品翻译和宣传推介,疏通引进输出渠道,版权输出品种年增长率保持20%以上,版权输出引进比例从1:1.3的行业领先水平,向1:1的目标迈进。加大企业“走出去”力度,培育“品读北京”海外书展与文化交流活动品牌,计划在澳大利亚开展独立办展活动,提高中华文化与北京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继续推进“十月作家院居住地”项目,落实布拉格、加德满都和爱丁堡居住地的作家入住计划。

张建康:挺拔主业 数字融合

2017年,凤凰集团将从以下方面发力:一是出版专业化提升。凤凰出版集团和凤凰传媒已经成立编辑委员会,进一步提升出版专业化水平;以重点项目、重点板块建设为核心,明确出版企业的专业化定位,打造出版社品牌;推动出版板块建设,形成一个更专更精、品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生产体系。二是数字化战略重点项目实施。以国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抓紧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收益较大的数字化项目,形成4~5家骨干型数字化企业。未来4~5年,重点完成七个方面共22项基本任务,包括智慧教育资源和应用体系、凤凰云计算中心二期工程、凤凰私有云平台等核心业务。数字化产值占全集团销售总额的1/3以上。成立数字化子集团。三是网点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一方面,稳步推进网点建设,推动中心门店转型升级和校园书店等小微型网点建设。以图书为核心,融入更多的多元业态。定位文化和教育综合服务商,扩大教育装备业务和文化多元产品销售,抓好店外销售。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电商销售模式,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O2O的购物体验,推动连锁卖场向智慧书城转型。

王民:向全媒体和全产业链转型

2017年安徽出版集团将着力三个方面:一是转型升级。与产业链上的顶尖企业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整合安徽出版集团内部相关产业的资源和渠道,实现聚合发展;向全媒体和全产业链转型,完善产业链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实施和谋划一批牵动性、示范性、前瞻性的项目;提升出版水准和产业层次,实现创新发展。二是培育高峰,使主业竞争力显著增强。重点抓好徽文化、红色文化和遗产文化“三大出版工程”,推出一批具有安徽特色、弘扬优秀文化的出版精品。三是进一步推进全媒体出版和立体出版,策划重大项目,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变技术和产品优势为市场和效益优势。

杜金卿: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7年,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将坚持抢抓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多出精品力作,推进转型升级,壮大上市主体,实施精细管理,优化产业结构,防范经营风险,持续提升集团公司经营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王永生:完善产业链 构建“读者生态”

2017年将借助读者传媒上市公司平台和资本市场,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为引领,以文化为支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产业布局优化力度,在转型、融合和多元发展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完善出版业务链条,形成完整的出版主业业务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向出版全产业链转型;二是探索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板块,首先从文化旅游、文创产品、金融等方面,努力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改变集团单一产业结构,构建“读者生态”,形成具有多元化、创新型融合发展新格局。

李久军:创新体制机制 实现两翼齐飞

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2017年,黑龙江出版集团将强力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此前新成立的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公司实现增资13.25亿元,为构建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两翼齐飞”发展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索跨地域文化资本合作,尝试“联姻”发展、互相参股合作模式。集团公司作为控股机构,抢占数字新媒体高地,探索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扩大境外传播,建设“边疆文化港口”,积极涉入教育、广告、商贸等领域,谋求多元发展;股份公司依托既有产业链条,在图书出版、教材教辅、报刊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流通等领域持续发力,形成强有力的完备出版传媒产业链条。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战略设计,优化队伍结构,细化项目运作,为新时期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也取得了较好成效。

刘丛星:实现“精品图书+畅销图书”双赢

近几年,吉林出版集团推出了如《大国担当》《铁证如山》等一批具有极高文化价值和出版质量、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图书,体现了吉林出版集团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发展的决心和成果。2017年,吉林出版集团将持续实施做强主业、多元开发、项目拉动、资源整合的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双赢”工程,实现集团图书出版“既叫好又叫座”。“叫好”的高标准是进入国家主流出版和主题出版,强化对重大项目、重点选题的开发,同时坚持内容导向不出问题的底线;“叫座”的高标准是打造一批能够促进品牌化效应的畅销书、热销书,形成集团版图书的市场影响力,实现“精品图书+畅销图书”的双赢。

孟鸣飞:30周年,加速前行

2017年,是青岛出版社建社30周年,是青岛出版集团所属城市传媒上市公司实现三年业绩的关键年份,集团将加速前行。集团将坚定贯彻中央和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加速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发展;要把版权作为核心资源来运营管理,强化版权资产管理机制,探索版权资产运营模式;要进一步将导向内容建设置于公司发展的中心,使青岛出版的品牌和文化影响力有新的积累和提升;要立足上市公司平台,以新发展理念坚定改革探索,使文化、资本、科技诸元素,在产业平台聚集迸发;要以发展智慧与战略合力,持续坚韧地推进转型升级,在出版节点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在发行节点加速从单一图书卖场向以阅读为主题的文化体验综合体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