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志伟
1
引入技术商基因
出版传媒企业的优势在内容运营,而技术开发先天不足,与技术商合作共同开发、运营数字出版产品成为业界同仁的自觉选择。近年来,技术服务提供商频频现身各种数字出版论坛、书会,积极寻求与出版商的合作。随着转型的升级加速,更多的合作空间将不断被开发。
今年1月,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与北京歌华有线数字媒体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中版少儿三网融合发布平台“咪呀”APP。其开发背景在于,目前少儿产品市场火热非常,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端的少儿数字阅读平台和APP产品也层出不穷,但电视端的少儿数字产品仍然空白。区别于市场上的少儿数字产品,“咪呀”具有许多特色,譬如可以在电视端、移动端、电脑端三端同步阅读体验。
出版传媒企业与技术商的合作除了直接提供数字阅读产品外,还体现在数字阅读服务上。长江传媒旗下数字公司携手阿里巴巴在武汉九丘书馆打造的数字阅读体验馆备受关注。据书馆经理周怡介绍,读者可通过阅读平板在馆内实现电子产品的阅读、购买、预定、借阅等功能,还能进行点餐服务。长江传媒与阿里巴巴签订合作协议,阿里为长江传媒数字阅读提供阿里YUNOS等技术支持。书馆运营实现智能化,上线微信综合管理公众号,为读者提供阅读及生活、会员社交等服务。馆内还安装有人脸识别及数据运用设备,通过智能摄像头对读者进行年龄段、性别、分类书架前驻足时间等进行识别,通过这些数据来分辨读者阅读偏好并形成大数据,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依据。馆内还将开通脸谱付费功能。
除却上述出版传媒企业和技术商的合作开发,也有一些企业则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将技术商纳入旗下。2015年1月,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与广州创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投资成立了北京创图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创图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图社在60年教育出版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专注内容研发。今年初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亮相的数字产品“考A啦”即该公司推出的地理教育产品。特别是当前平面的纸质内容无法有效表达地理这一空间学科的丰富内涵,难以满足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对获取地理知识、增强概念理解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该产品的出现正是希望解决相关问题。
2
数字阅读“品牌化”转型
在未来几年,出版传媒企业的品牌战略将成为一个动态过程——品牌不会一成不变,即便建立了品牌后也不意味着品牌战略的结束。品牌会成为业内的一种资产,它会被再次投入使用,价值总在不断变化。因此,对于业内而言,把品牌纳入资产管理的范围,通过品牌保护、品牌提升、品牌延伸、品牌更新等操作使品牌资产保值、增值,显得十分关键。对于数字阅读出版和数字阅读而已,也面临传统品牌向数字品牌转化的过程。
《三联生活周刊》在2016年发布了新媒体品牌“松果生活”。这是《三联生活周刊》在新媒体领域孵化出来的一个带有试验性质的子品牌,包含APP、微信、微博等多个载体。该产品一崛而起,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媒体融合创新案例20佳,连续多次被苹果商店评选为优秀推荐APP,累计下载用户已超过50万,在城市白领人群中开始逐步展现其影响力。
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数字阅读改革也在走品牌化道路。首先是“中国好小说”纯电子书出版项目。该项目定位于3万~5万字的虚构类纯电子书,以满足用户在公交、地铁上短时间内阅读完整故事的场景需求,已获得湖北省2015年数字出版专项资金。目前,《当旧爱来敲门》《昔日赌王》《蝶魇》等一期作品在亚马逊、腾讯、百度等平台上线。其次是基于微信社交平台的全媒体出版项目“中国好诗歌”。该项目通过“诗歌音像馆”微信公众账号向用户推送中国新诗,用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全媒体形式展示中国新诗之美。据透露,该项目已获得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中信出版社近些年的数字阅读布局同样聚焦于品牌化,并将从5个方面进行突围,拓展数字阅读市场。据悉,一是打造中信网络出版服务云平台,实现全品种纸电同步上市,将在年底开启“纸、电、声、像、课”五位同发业态,同时提供纸本书、电子书、有声书、小录像和微课。二是实现全渠道同步销售。三是打造自己的平台,如和联通合作推出全媒体阅读服务平台“大布阅读”,以及发布咪咕中信书店,实现纸书电子书同步销售。四是原创电子书出版,计划今年推出1500种原创电子书,从图书选题策划进行重点规划。五是紧跟出版媒体化潮流,开发新媒体综合平台“有漾儿”,让年轻的编辑走到前台介绍自己的书,通过和微信以及今日头条合作,每个周其阅读量都达上百万。中信也和新媒体出版合作,推出1000万元新媒体出版基金。此外,继续推进EMook电子书项目,并在仲夏悦读季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独立作者季活动。
3
推进线上“走出去”
随着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的“易阅通”等项目的启动,出版企业开始凭借数字平台“走出去”。这些数字出版平台或采用本地化代理、或选择区域合作伙伴、或采取国际发行平台和直销相结合的渠道营销模式。
安徽出版集团依托丰富的内容资源,推动数字阅读向海外延伸拓展。一是“时代e博”全媒体数字出版运营平台。该平台已在美国圣智盖尔图书馆上线,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数字出版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二是“时光流影”文化社交自出版平台。该平台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等9个国家实现落地,依托具有知识产权的“一键成书”等核心功能,能够使国内的优质内容资源越过版权贸易壁垒,在国外实现在线出版、按需出版。三是开发多媒体汉语学习电子教材“沉浸式幼儿多媒体汉语学习”项目,让国外青少年在幼儿时期就接触、接受中华优秀文化。该项目已布局到“一带一路”“一圈两线”沿线上的越南、泰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联合深圳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反映古“丝绸之路”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电影《班超》目前已杀青,海外版权输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另一显著代表还有山东友谊出版社的尼山书屋,其分别在马耳他瓦莱塔、俄罗斯莫斯科、波兰华沙、新西兰奥克兰、意大利马切拉塔、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澳大利亚堪培拉、波兰格但斯克、美国纽约、美国洛杉矶落地。有6000多册优秀图书通过尼山书屋走出国门,与海外读者见面。自2013年尼山书屋海外落地以来,据不少海外尼山书屋的读者反馈表示,纸质图书不能全部覆盖海外读者的阅读需求,建议出版社提供数字阅读,特此该社在新西兰亚洲图书文化中心设立了数字尼山书屋,与实体尼山书屋相互补充配合。
此外,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阅读输出工作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中东欧数字出版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但有声书市场异军突起,增长迅猛,文学类、儿童类、字典类图书是有声书的首选。土耳其Kalem公司文学代理娜丝丽·顾卡思(Nazl? Gürka?)介绍,土耳其的电子书市场发展很好,有声书教育影片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土耳其人口非常年轻,高质量的教材或教育类书籍在土耳其很有市场。具体到出版主题,包括小说、学术类、宗教类、儿童类、教育类及翻译类图书。国内的有声书有机会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此外,长江传媒去年在肯尼亚注册英爵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了充分挖掘非洲出版资源,湖北科技社还搭建了互联网出版平台“肯尼亚植物志在线”,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打造“世界植物志在线”数字出版平台。
4
资源跨界融合输出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领域的融合正不断深化,“互联网+”“金融+”“服务+”“文化+”的多维理念日益显现。出版传媒企业本身也积极适应新常态要求,稳步发展传统业务,大力拓展新兴产品,持续推进转型升级。2016年网络IP空前爆发,以数字内容逐渐超过传统内容成为优势资源,甚至引发了出版传媒产业的环境变迁、业态变革,众多与业内相关的并购事件、跨界事件围绕于此。
部分出版企业将自身的内容影响力转换为品牌影响力,将媒体资源转换为产业资源,将品牌影响力延伸到文化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深度介入产业链。2016年12月,水利水电出版社以“数字水利出版平台”一期和二期工程为基础建设而成的专业知识服务平台“数字水”上线运营。它以水利水电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涉水专业内容资源为基础,构建水利水电内容资源数字化传播平台,形成完整的水利水电专业性数据库和相关专业数字出版产品系列,能够提供在线、离线、专题知识库等多种形态的内容与知识服务。与此辉映的是,水利水电社另一战略性转型升级工程——“新能源发电技术内容服务平台”(“阅能”网等)同步上线。这是一款为新能源发电行业提供资讯浏览、知识学习和解决方案的数字产品。此外,该社还在建设“水与艺术新媒体互动平台”“行水云课——水利职业教育服务平台”等。
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上,时代新媒体出版社做出诸多尝试。该社总编辑李旭介绍,其通过构建全媒体出版数字运营生态圈(1+3数字出版工程),打造“时代e博”数字出版创新品牌,搭建三大服务云平台——即围绕数字出版搭建“时代出版在线”云平台、围绕数字教育搭建“时代教育在线”云平台、围绕数字阅读搭建“时代书香在线”云平台,将“数字出版、行业服务、商务运营”融为一体。
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该社社长汪林中告诉记者,河南科技社顺利进入手工产业链,向用户提供包括进口手工材料、国际名师资源、展会、培训、业内联盟以及会员资源的多方面多层次服务,创建了“玩美手工”“两只老虎”品牌,形成在现代时尚手工产业领域的领导地位,相关连锁店已超20家。其将手工类出版作为其核心品牌打造,市场占有率达40%,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中华手工全媒体数字出版平台,包括玩美手工网、中国手工网络大学、中华手工视频库等。
5
“知识元”重组阅读方式
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数字出版的内容构成、产业特点、发展规律、经营策略等诸多方面与传统出版业都有本质的差别,既有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研究范式已不再适合。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并赋予尖端技术广泛的商用价值,成为业界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利用碎片化深度加工、人工智能化数据挖掘、隐性知识发现、内容动态重组等手段,是完善数字出版的一大发展趋势。
出版企业需要用非传统的编辑方式来加工生产内容资源,将其定向规模化地汇集,并通过专家系统进行深度挖掘、发现和组织。在这一背景下,出版企业开始展开探索对数字产品的碎片化、动态化的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正通过知识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采用迭代开发的形式进行平台升级,进而实现动态化、智能化的知识服务。
对于出版企业而言,打造数字产品、构建知识服务体系的同时,离不开对“知识元”的透彻理解和应用。中南大学出版社开发制作了中国有色金属知识库,知识库的核心内容是其出版的有色金属图书和期刊全文内容以及有色金属行业期刊文献的摘要信息,涵盖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相关学科内容。为了重组知识结构,体现碎片化、动态化的设计,该社并没有将知识库等同于单纯的数字化,而是经过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编辑标引,通过自主研发的“资源数字化加工平台”进行深度数字化,将其加工成为一个个“知识元”,形成有色金属专业知识的内聚与外延,成为具有知识网络结构的高质量专业知识库。
有了“知识元”后如果能将其进行“动态重组”,则会使得数字产品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在搭建的药学互动型知识库,旨在成为临床医生科学诊疗、合理用药、追踪学术、循证医学的权威工具。它改变数据库的单一搭建模式,突出实时更新、在线编写、循证实践、智能综合服务的特点,构建智慧互动型知识库,建立医药卫生数字服务新业态。人民出版社以“大数据+小书包”的形式创新数字产品服务平台,创新党建学习方式方法。人民社自2007年开始对出版模式进行升级转型,从单一形态纸书产品供应向包括数字化、平台应用、资源库配套转化,又系统整合出版资源,按照党的思想理论的体系结构,开发“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为适应碎片化的学习需求,人民社推出“党员小书包”数字产品,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主要载体,集移动学习、在线考评、实时交流于一体的复合型多功能移动客户端。同时,还开发PC端的学习管理系统,协助单位管理员从“学、管、考、评”四个维度对本单位党员进行监督管理。
6
音频读物进入“战国时代”
近年“听书”成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和音频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通过移动端收听有声读物的人群越来越广,在移动端获取的收入占比逐年加大,也是数字阅读的未来主要战场之一。
根据美国有声书出版协会(APA)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球有声书市场价值已超过28亿美元,仅新书的数量就达到4.3万种。有声书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其产业格局已然重新洗牌。2016年,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达到22亿元。有声阅读满足了人们碎片化生活下的多场景阅读需求,也让阅读的定义得以延伸,成为数字阅读的新生力量。音频平台大量涌现,已形成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优势领先品牌,并在2016年加大了对有声书的布局,与出版单位积极开展版权合作。有声书已成为数字阅读领域继传统电子书之后的新风口。
出版企业在加快包括有声书在内的电子书产品形态的多元创新开发。譬如2016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听书领域上发力,通过整合出版社优质的历史小说资源,与懒人听书、酷听等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听书业务在半年内收入100万元以上。此外,城市传媒以6000万元入股喜马拉雅互联网音频平台,并以青岛出版社优质版权内容、作者资源为核心,在美食生活和少儿书刊领域与喜马拉雅展开独家合作,显示出城市传媒在版权资产多元化运营方面的信心和决心。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在2016年推出“去听”APP,并积极与一些相关机构合作宣传,近期,“去听”推出“京味儿老舍”系列有声读物,与老舍纪念馆合作,在门票上印制其APP二维码进行宣传。只要游客去游览老舍故居,就会知道“去听”,这也为“去听”带来了一批新用户。同时会做一些线下推广活动,如邀请知名配音演员参与出版社的活动,现场阅读表演。
此外在消费人群上,有声阅读用户逐渐向年轻的90后人群转化,网络消费能力相对较低一些,但是用户活跃度高,收听的有声内容也更加丰富。
优质的有声阅读内容制作需较长时间的培育,其制作过程需要专业的播音水平和精细化的策划编辑。目前市场上有声阅读内容制作未形成全行业的通用的制作流程,处于内容生产核心环节的专业播音者有较大市场缺口,导致内容作品水平良莠不齐,优质内容资源的缺乏成为移动有声阅读业务发展的瓶颈。值得一提的是,3月7日,豆瓣上线内容付费产品“豆瓣时间”,首期专栏为北岛主编的音频节目——《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该专栏以音频的方式呈现,一共102期,定价128元。豆瓣官方称,在豆瓣时间的页面,豆瓣将甄选用户最渴念的知识领域,邀请学界名家、青年新秀、行业达人,推出精心制作的付费专栏。每个专栏包含数十期至上百期不等的精品内容,以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每周定时更新。此类优质的有声阅读内容或许将成为数字产品的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