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方向把握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方法》(三册)杨耕、吴向东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版/480.00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蔡 蕾
建设与发展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意设计协会2017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如何让小镇富有特色并拥有持续的“魅力”?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杜燕华表示应该从3个方向进行突破。
首先,产业定位是小镇的立足之本。特色小镇首先是产业之镇,是一个产业的空间载体。打造特色小镇,不仅是对小镇支柱产业的科学谋划和审慎定位,也是对特色小镇及其周边区位、产业、资本、人才、文化、景观等资源优势的一次彻底的厘清和深入分析。根据既有资源优势,谋划创新、定位产业,集聚资源、组合项目、创新驱动,实现企业成长和小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产业创新升级是小镇发展的驱动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根本在于产业的选择和经济的发展。所以,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发展驱动转变,是特色小镇产业经济发展的本质所在。”据了解,浙江特色小镇所承载的产业,一部分是高新产业,如云计算、互联网创业、基金等信息、金融、时尚、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了以云生态为主导的杭州西湖“云栖小镇”、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众创空间”的余杭梦想小镇、依托良好生态环境的台州仙居神仙氧吧小镇、以高端海洋工程动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宁波江北“动力小镇”等。这些小镇不是简单复制与移植传统产业,而是创新理念、转换机制、更新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时尚产业、休闲产业等融合,形成了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
再次,“产、城、人”融合是小镇繁荣的王道。综观浙江的特色小镇,既是极具高新特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平台,也是氤氲着人文气息、增进乡土认同、游客流连的文旅空间,更是环境优美、休憩舒适的宜居之地。“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是产业、文化、旅游的‘三位一体’,是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也是产、城、人的有机融合。”杜燕华解释说,“这种‘产、城、人’融合的小镇建设理念,以其鲜明的独特性,区别于过去传统城镇化建设中的‘产、城结合’。”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针对浙江湖州德清县下渚湖二都村特色小镇发展提出建设性指导,并根据实际考察提出“下渚湖·创意粮仓”计划建议,从多个方面的特色项目切入,以“文化+创意+旅游+公益+科技”相融合的模式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保护湿地开发,引进文创人才,将下渚湖二都村打造成为“农旅+文创”的国际性地标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