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置身历史现场还原袁隆平本真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7/6/9 作者:四 白


这部厚重的《袁隆平的世界》生动、严谨、科学论述了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科学探索之路,是一部细腻的个人史诗型作品,既是个人的史诗又是当代民族的史诗。——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作家)

《袁隆平的世界》陈启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12月版/42.00元

■四 白

人物写作不易,尤以伟大人物为甚。大而全,容易情感泛滥,继而失却真实。小而偏,则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袁隆平是伟大人物,敢拎起来能写出来,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勇气的事情。报告文学作家陈启文新近端出的“袁隆平”,在汗牛充栋的袁隆平传记中独树一帜。

在过去的40多年里,袁隆平的故事被反复叙写,近乎传奇,几乎到了增删一字不得的地步。很显然,陈启文并不满足于“复写”,而是期冀在不间断的追寻中,还原袁隆平的本相。他将自己置身于历史现场,栖身于人物之上,在全景式描摹袁隆平一生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追问与体悟附之于上。“我”在追问,袁隆平在回答,仿若一篇超长访谈录,既有历史的庄重感,又契合当下精神。然而,不似访谈录的刻板枯燥,作者以报告文学为体,用跌宕的文学笔法,严谨的科学精神,将袁隆平一生的高低起伏、坐卧行止,如种水稻一般,从一粒种子开始,经历发芽、抽穗、扬花、结实,最后“端”出来的,是一碗香喷喷的米饭。

袁隆平何以为袁隆平,为什么是袁隆平?作者的追问,亦同是所有中国人的疑问——何以从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校教师,一跃而成为“杂交水稻之父”;何以在功成名就之后,仍孜孜不倦,在望九之年,仍穿梭田间搞科研;何以在名利面前风轻云淡,在误解争议中泰然处之?答案在细节里。在《饥饿的小提琴》一节中,作者写道:“当饥饿让他无力拉动一把小提琴,他明白了,从来没有这样明白过,也没有这样切身体会过,对于人类,吃饱肚子就是最基本的生存权,生存权就是最大的人权。这是天理,也是常识。没有果腹的口粮,什么都谈不上,什么都干不成,那高于生命的、精神意义上的人间食粮,一切都是奢谈,所谓精神,就像一把饥饿的小提琴,首先必须要用躯体来支撑,那令人神往的《梦幻曲》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奏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饥荒,身处其间的袁隆平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饥饿的恐惧,也让他深切地意识到——“没有任何痛苦可以超过饥饿和对饥饿的恐惧,没有任何命题能大过民以食为天。”人间食粮,天下大命。扫清了认知上的迷茫与困惑,凭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经历一次次的失败,无数的白眼和嘲笑后,历史最终选择了袁隆平——从1961年发现第一株天然杂交稻“鹤立鸡群”之后,袁隆平一路高歌,三系法杂交稻育种系统、两系法、超级稻,不断释放着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他搬开了笼罩在国人心头饥饿的恐惧。

与以往不同的是,作者并没有将杂交水稻的科学探索历程轻轻带过,而专注于袁隆平人生世界的叙写。一个立体丰富的袁隆平,他的科学世界更值得书写。如何将艰深苦涩的科学术语和数据,转化成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横亘在作者面前的一座山。幸而,作者跨越了这座山,将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演绎得纤毫毕现。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追寻袁隆平的同时,作者力刻了一群追太阳的人——背后默默关怀支持的国家领导人;如候鸟般随其南繁的农技人员;信任他爱护他,奉他为“米菩萨”的千千万万农民……他们共同组成了杂交水稻史。在这一点上,袁隆平有着清醒的认识,从不居功自傲,作者写道:“每每在一片赞誉声中,他就开始公开反省或检讨自己,他的获奖感言就像一篇篇自揭其短的检讨书。这让他可以从最高领奖台上直接走向稻田,没有任何的落差,没有任何失重的感觉。”

“种子”是这部书中最重要的意象,嵌入了袁隆平的一生——从一粒种子,起初在幽暗的岁月中,慢慢积蓄着力量,等到破壳长出,面对周身难以捉摸的环境,顽强地长成自己的模样,扬花则处处稻花香,结实则低沉着头,朝着温润的土地。这是理性的袁隆平。“小提琴”则是隐含着的意象,从第一弦起,无论高扬还是低回,无论人声嘈杂还是鲜花掌声,袁隆平一弦一弦拉着《梦幻曲》,从未想到落下休止符。这是感性的袁隆平。情感与理智交融,成就了个人的袁隆平,也诞生中国的世界的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