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笔墨追随时代 画作打动人心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7/9/1 作者:王少波


杨佐作品:并蒂莲花(团扇)

杨佐 1968年生,祖籍安徽。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画家、专家;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安徽省工笔画会理事。曾出版《国画基础训练:荷花(工笔篇)》、《国画基础训练新编:荷花(工笔花鸟篇)》、《中国画荷花技法》(台湾)、《蒲塘流香:杨佐水墨作品集》等中国画教材和画集。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少波

也许是本能,在上学之前,杨佐就喜欢上了画画。上小学时,杨佐对古典人物形象产生了浓厚兴趣,将铅笔盒上的人物形象用铅笔描画出来。当时是20世纪70年代,别说关于绘画技法的书籍,连得到一张宣纸对他来说都非常难得,风靡一时的小人书成为他学画的范本,如孙悟空、岳飞、杨六郎等,足足画了几大本。中学时,他的国画作品被选送到安徽省博物馆展出。考入安徽机电学院(现安徽工程大学)艺术系装潢设计专业后,杨佐开始接受正规素描训练。后来,杨佐不仅在南京艺术学院得到老师孔六庆的悉心指导,还得到了金陵工笔画大家喻继高的指点,一步步走上了艺术之路。

独爱荷花 创新水墨工笔画法

杨佐将自己的艺术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启蒙、业余创作、系统学习。对于启蒙,杨佐说:“那时只是照葫芦画瓢,感觉画的像就是最高境界。学生时代,就是简单地临摹,大量临摹宋人的绘画给我的绘画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90年代,刚刚跨入工厂2个月的杨佐,就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从此,业余时间他经常去写生,荷花盛开的季节,甚至冒着酷暑拿起画笔走近荷塘。1991年,杨佐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全国美术干部理论进修班,得到了郎绍君、刘晓纯、水中天、杨力舟等导师的指导。大量的写生、临摹、创作使他的绘画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通过导师的点化和不断学习,杨佐总结出了自己的水墨工笔画画法。这些年,他最得意的作品莫过于《今宵月又圆》《万物生》和《幽荷》。

《今宵月又圆》的创作,源于他在家乡河边看见一只孤单的鸟,栖息在一支刚发芽的树枝上。“正值傍晚,我正好写生路过,就临时速写草图,回来进行了重新构图,画面是独枝孤鸟,背后是蒙蒙停云烘托一轮明月,寓意月亮圆了,人还孤单,但独枝上初发的嫩芽给人一种希望的遐想。”《万物生》用大红色画面表现混沌的状态,画中莲花、太阳、鱼等元素,以阴阳互动、生命初始的状态,表现出万物来源于阴阳互动而生生不息的意义。

杨佐最喜欢的,还是《并蒂莲花》。这幅画的画面采用“S”形构图方式,集合中国画的勾、皴、点、染等笔法,黑白灰的效果,表现出莲花生生不息、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

在杨佐的作品中,荷花是较为常见的艺术形象。“我喜欢荷花,荷花有纯洁、祥和的寓意,也是佛教经典诠释的代表,它生于污泥,生长在几乎没有空气的水里,最后盛开在充满阳光的水面上,印证了人的一生——诞生时的痛苦,拼搏时的艰辛,成功时的喜悦。”

习学传统 才能另辟蹊径

2005年,杨佐进入系统学习阶段,他报考了荣宝斋李少文造型艺术高研班。李少文是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他建议杨佐丢掉原来的绘画,重新临摹古人的山水、人物、花鸟。杨佐说,“一直以来,我都是画花鸟,所以最开始画山水时真是提不起笔”。后来,在张立辰、马海方、老圃等导师的指导下,杨佐通过人体写生、临摹古代绘画、传统技法探索,得到了良好的锤炼。这对他更好地理解艺术帮助很大。

对于艺术创作,杨佐认为,不能简单地用“画的好”或“画得像”来评判,也不能一味变形求异。“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画画亦是如此,开始画得像,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基础。”

有一定的基础后,杨佐在山、水、花、鸟的形态上加上自我意识,从而形成具自身特色的作品。杨佐说:“在意识形态上,画的山既非现实的山,也非现实的水,只是自己心中意识形态的图示化。而意识最终的追求就是修养,修养的背后要有深厚的文学、历史、人文等知识的汇集。因此,虽然绘画是一种美术,是手上功夫,但以深厚修养做绘画的底蕴,才能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佳作。”

如今,杨佐经常到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书画展览。“现在学习绘画的人,重点都放在创新,但很多人对传统绘画还不够理解,就盲目否定传统。参观高水平的古代书画展览,不仅仅能从传统书法上体会到中国画线条的玄妙,更能在古人绘画里细嚼出原汁原味的精华。”他还认为,中国画不能一味模仿传统,而是要学习传统思想、技法,从而为自己另辟蹊径打下良好基础,中国画正走在更加自我、更加突出作者个性的路上,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绘画者更要做到笔墨追随时代,尊重传统、学习传统、超越传统,才能创作更多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