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肖占鹏:坚定政治站位 坚守主业阵地 坚持精品出版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7/11/7 作者:


《〈辞源〉史论》乔永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版/29.80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在您看来,人民的文化需求几十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出版业要如何满足这些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理论上为我国指明了一条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也描绘出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也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目标——要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消弭矛盾,更好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

几十年来,出版走了一条凯歌行进的道路。八十年代初,书店排队购书的景象历历在目,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图书发行量,满足了改革之初人民对知识的渴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技术的大幅度进步,出版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纸媒式微,图书销量后劲不足。但我们一直认为,技术的进步不会也不应该使出版业走向没落,而是会催促出版业革新自我,创新发展,借助技术,凤凰涅槃。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科学地对当今社会进行了清晰的定位。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绝不是要将出版业排除在外。出版行业是文化自信的一个载体,支撑这种文化自信的,就是出版工作者出版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衡量出版水平的基本标志就是原创图书的数量和质量,多出好书,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做好注解,留好声音,鼓舞人民。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您对此如何理解?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出版业还要如何深入?这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有何意义?

■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五千年文化,文化影响力广泛而深远。十九大报告对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标,这也是对出版人的要求。从知晓优秀传统文化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学思践悟,是一条光明之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能适应时代需求,要和“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起来,随着“一带一路”的脚步,扩大出版业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显著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软实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出版人要做足功夫,有针对性、创新性地研究更适合推广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让中国故事传遍世界,让中国好声音响彻世界。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文化创新,“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出版业如何不断文化创新?

■出版改革已经提出了很多年,十九大的召开使得出版改革从“动起来”“走起来”到“跑起来”,十九大报告给了出版人一个主心骨、一粒定心丸,给改革指明了方向。创新型国家建设,出版行业肯定要位列其中。“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是出版改革要遵循的大政方针。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多年来一直牢牢把握出版主业,注重内容建设,大力扶持原创作品,强化原创产品的宽度和深度,在多出优秀产品的同时,注重精品出版。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为代表的政治理论出版方面,一流作者的一流作品使得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优势图书板块集聚,继《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回答马克思主义十大疑问》荣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之后,该书作者的又一部政治理论力作《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入选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选题,在该书基础上的理论通俗版《中国道路为世界贡献了什么?》也相应出版。

当前,天津出版传媒集团面临着产业升级、产品创新的关键阶段,出版改革和创新发展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不仅仅是要想改革,还要能改革、会改革,这是时代赋予天津出版人的使命,也是集团上下的共识。未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将继续不忘初心,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双效统一的发展思路,从人才创新入手,抓好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载体创新、市场创新、渠道创新,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开启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您对此有何期待?

■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建立,依赖于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共同营造,需要上下联动,政府和企业共同完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提供了完备的、永不枯竭的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文化企业进一步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回应时代期许,是指日可待的。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将坚定政治站位,做好企业党建,抓好廉政建设;以突出主业为基础,做好主题出版,抓好融合发展;以推进混改为突破,做好转型升级,抓好资本运作;以安全稳定为保障,做好综合治理,抓好企业文化。为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诸项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