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透过儿童的目光看英雄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7/11/14 作者:姚苏平


《因为爸爸》韩青辰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7年9月版/25.00元

这是一部书写时代英雄人物的少年成长小说。故事以公安战线英雄之子金果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感人故事,热情讴歌了当代英模,旨在引导孩子理解多元的社会环境,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爱他人、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怀。同时,作品也在呼吁更多人关注警察群体的生存环境,致敬守护家国的使者。

■姚苏平

儿童文学要提升自身的话语品格,就不能放弃对当下社会历史变迁的追踪和想象;就要透过儿童的目光,触及巨大的社会网格。尤其是饱含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创作,不仅有利于社会价值观的建构,更能够起到“塑造民族未来性格”的作用。

十余年来,韩青辰深耕于儿童文学创作园地,不以训导者的居高临下方式俯视读者,而是多以“平视”视角,积极对话隐含读者。使她的作品彰显了有别于上个世纪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品质,既与时代变幻下的文学叙事话语重叠,又未被其淹没和覆盖,凸显出鲜明的儿童主体性的创作意识。

作为硕果累累的儿童文学作家,韩青辰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身份——人民警察。从警20余年所目睹、经历的警界传奇、人间悲欢,远超过许多普通人。这也成就了报告文学《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在一片儿童文学的清浅欢愉里铮铮作响。长篇小说《小证人》在情、法、理之间,成人与儿童的世界观之间,城乡价值观之间执着探索、拷问灵魂。此次所推新作《因为爸爸》,更是在寻访英雄、助力遗孤的3年历程中悉心创作、自铸伟词。这一力作的独特性在于:英雄“爸爸”的原型来自江苏的两位警界英模:靖江市公安局张金文、南通市公安局查报站民警尤建华。而他们的孩子都有一个悲伤的名字叫遗孤。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孩子如何直面失去至亲的巨大痛苦?无数在阳光雨露里成长的儿童,如何理解“英雄”?韩青辰以警察的良知、作家的洞察力、母性的悲悯出入这片深沉的腹地。

“对于所有读者来说,它不过是一本书,但其中融合多少生命悲欢”。英雄需要被铭记;英雄的孩子需要直面艰难的成长;无数普通家庭的儿童需要感知被守护和捍卫的美好生活;无数父母需要在埋首物质追求和升学率的逼仄空间里,抬头看一看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因为爸爸》出现的意义就在于:越是浮躁、功利的当下,越需要“英雄”来唤醒社会良知,需要用崇高和庄重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大国崛起。诚如作者韩青辰在书中写道:“金秋警官走的是一条历史上无数先烈走过、如今这个物质至上的年代越来越少的人仍在默默坚持、充满牺牲奉献的道路。这条正义之路与鲜花、掌声、金钱、名利无关。它往往充满泥泞、危险、艰辛、挑战,甚至随时要付出生命。它从来就是一条寂静之路,但又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之路,因为它通往人类永恒的和平、自由与安宁。”

如何让儿童读者理解英雄的不凡与不易,汲取时代英雄的正能量;如何让当代儿童以更开阔的心态认知家国关系,成为伟大中国梦里的接力者。韩青辰充分运用了她深沉而又细腻的创作品格,提供了一幅生动感人的时代英雄图景。形象生动的人物塑造、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深沉透彻的社会环境铺垫、优美隽永的场景抒发;技法上善于使用人物形态的对比、互补与烘托,立意上友善读者、悲悯万物,生成了她从警20年的文化身份和“真挚”的写作常态。从大量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到倾力创作的《小证人》,韩青辰非常擅长透过儿童的目光,直抵成人世界的渊薮。

而此次《因为爸爸》,韩青辰非常克制地使用限制视角,小主人公“金果”是一名10岁的小男孩,他对常年奔波在外,一心扑在工作上、鲜有天伦之乐的父亲既依恋又怨恨。失去父亲——这一巨大的痛苦尚不能完全背负在稚嫩的肩头。当他以沉重的“遗孤”身份去感知外部世界时,扑面而来的无数普通百姓、有前科的人员及家属、父亲的同事与战友,各自描述了金秋警官舍己为人的不同感人事迹。“英雄”的形象正是通过这种“拼图”的方式,逐渐立体丰满。儿子金果也正是在这样的“拼图”过程中,完成了对父亲的全方位感知;在不理解、思念、敬重的心路历程里,在抢救室、葬礼、回到母校、转学等一系列故事场景里,在需要亲友安抚到安慰母亲的艰难蜕变里,获得了珍贵的成长洗礼。韩青辰没有刻意去拔高英雄形象,将其置身于仅供祭奠的神坛;而是将其放在“儿子”的目光里。尤其是身为派出所所长的警官,在点滴工作中时刻补位;而身为父亲的金秋,在家庭生活中常年缺位;“英雄”的光辉和日常生活的缺憾,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令“英雄”的真实性更令人动容和深思。与此同时,通过金果的同龄人:崔雨阳、王佳琪、丁戈、周明亮等儿童对金秋警官的认知,以及自身家庭情况和各自不同的“爸爸”形象的塑造,既是对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对当下“爸爸”普遍形象的善意规劝;同时,加深了儿童读者的阅读认同感。当下日常生活的庸常或烦恼,与英雄悲歌,互为参照,可令儿童读者在崇敬英雄的同时,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选择。“未必每个孩子长大后都做英雄,但我希望他们知道英雄的存在,知道牺牲精神与浩然正气,知道百炼成钢与大公无私,知道谁在捍卫我们的幸福安宁。”英雄在人间,浩气不仅长存,更播撒在未来主人翁的世界里。

韩青辰正是以生动的表现力和深刻的感染力、合适而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实现自身的责任担当。她所秉持的文学干预精神与社会现实的历史遇合,恰是中国儿童文学葆有品格、品质和现代锋锐性的重要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