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市场需要有创新价值的馆配会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7/12/1 作者:解慧


■杜 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图书馆馆长)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解慧

馆配会作为馆配发行重要渠道之一,2013年以前各地各类馆配会名目繁多,良莠不齐,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馆社店三方奔波其中苦不堪言。由行业协会主导,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的搭建,让馆配市场由混乱无序走向整合规范。今年是全国馆配馆建交易会的第一个5年,在第二个5年重新布局之时,本报采访了这5年来参与馆配馆建交易会的部分出版商、馆配商和图书馆,从他们的视角,看馆配馆建交易会是如何驱动馆配市场走向健康和有序,以及关于馆配市场的未来有何期许。

11月23日~24日,中国出版协会在沈阳举办了“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总结表彰暨经验交流会”。这也是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2013~2017年的“五年”收官。由中国出版协会为主导的馆配馆建交易会始于2013年,2014年与人天书店合作,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回顾历届,其规模与影响力的扩大,交易码洋的增长,都清晰地反映出交易会所发挥的行业引领和带动作用。

表彰会上,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国 ,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刘丽霞,中国出版协会会展部顾问张振启,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栗万红,全国馆配商联盟理事长、人天书店集团董事长邹进,全国馆配商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民营期刊营销分会会长、人天书店集团总经理施春生,以及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建军,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刘红等出席,与历届交易会承办单位、出版单位、图书馆、馆配商共聚一堂,回顾交易会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建国表示: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建立起了一个统一、规范、有序、全国性规模的馆配馆建大市场。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也为今后馆配馆建交易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

邹进提出,伴随图书馆资源建设需求的提升,馆配市场亟需一个统一开放、资源共享、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馆配会平台,来聚合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等各方资源,构建起完善的馆配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应运而生。今后出版界仍需要开放性思维,创新创建,既引导用户需求,又满足用户需求,既顺应市场,又规范市场,构建起馆配市场稳定、开放的动态平衡体系。

施春生表示,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解决了馆配市场沉积已久的痛点,促进馆配市场秩序的统一,引领行业观念的不断提升,实现馆社店三方合作共赢。未来交易会的重点将实现由“馆配”到“馆建”的转变,从数据、技术、产品、理念与服务模式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与品牌影响力。

据统计,5届交易会累计采购码洋达7.2亿,参展单位2768家,图书馆采购人数8330人,展览总面积4.3万平方米,参加图书馆5070家,参展图书总量67.68万册,举办各种活动37场,已成为业界的一大盛会。

此外,本报荣获“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优秀媒体”,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团、山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出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6家单位荣获“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优秀集体”荣誉;辽宁北方出版物配送有限公司荣获“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特殊贡献单位”荣誉。

据悉,2018年“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暨人天书店秋季馆配会”将在辽宁沈阳举办。

林 曦:馆配市场的变化和机遇

现场采购是高校图书馆采购图书的主要方式。由中国出版协会首创和主办、人天书店协办的“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5届。历届馆配馆建交易会对规范馆配市场、推动当地图书出版、丰富图书馆馆藏、全民阅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馆参会几年间,也看到馆配会的与时俱进,其能站在图书馆的角度考虑办会的理念和方式,不仅做到有针对性选择参展出版社和参展图书,还请到了图书馆界和出版界知名的专家学者给大家做学术交流,推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理念、新方式,使馆配会不仅成为图书展示的盛宴,也成了学术交流的盛宴,参会的图书馆不仅采到心仪的图书,也接受了文化和理念的洗礼,大家受益匪浅。

随着互联网为现代社会带来的信息化、市场化、多元化发展,对于馆配馆建交易会来说既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互联网+馆配馆建交易会”也许就是下一步馆配会的新模式,通过网络可实现馆配会的线上模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主动加入到了“互联网+”的行业中来,纷纷借助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馆配馆建交易会”模式就是将馆配会的核心业务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实现的一种新模式,也就是“网络馆配会”形式。对于现有的条件,只需转变思想,稍加努力即可实现这一新的馆配模式。馆配商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并结合纸质图书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程序优化,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高校图书馆的PDA(patron-driven acquisition,简称PDA)纸质图书选书系统,现场开馆配馆建交易会的同时在各个高校中推广馆配会的线上模式,使读者足不出户就能浏览馆配会的海量新书信息,并通过PDA系统将需要的图书推荐图书馆,图书馆根据荐购情况迅速完成订单,使读者不仅成为图书的使用者,也成了图书采购的参与者,这样可有效拉近高校图书采购与读者需求之间的距离,使图书馆采购图书变得更加高效和贴近读者,同时也使馆配馆建交易会不在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更多的图书馆和读者能参与到这次盛宴中来,对于馆配商、出版社、图书馆和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多赢的模式。

王 辉:如此大规模的馆配会对馆社店都是一个考验

每年在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的馆配会数量超过50场,很多出版社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从效果来看,有的会议效果不错,但是也有一些馆配会效果一般。2017年9月长沙举办的第5届“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上,我社馆配订单码洋超过了1000万,是上一届订单的一倍以上,而且整个交易会的订单码洋也接近1.5亿。

目前“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已经成为全国馆配界的盛会,参与的机构越来越多。无论是会场的确定、宾馆的安排、餐饮的布置等等,组织者都会细致考虑到出版社和图书馆的参会节奏以及合理需求,更提高了参会效率。

如此大规模的馆配会,对于社馆店三方其实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图书馆采购人员要从数十万的品种选购馆藏需要的品种;出版社参会人员要做好几百家图书馆的采购服务;随着参会人数的增长,组织者的组织难度会增加。目前馆配会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也不能完全解决。如果能够利用新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建立一种新型社馆店三方的馆配采供模式,突破物理和时间的局限性,实现跨越发展,才能够更好地适应馆配发展的需求。

馆配市场最需要的是有价值的馆配会,而不是数量众多的馆配会。经历了过去5届的洗礼和成长,“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已经成为馆配行业的一个标杆。

田 利:馆配交易会的三个变化

全国出版物馆配馆建交易会带来的变化有三:一是馆配馆建会不再仅是图书的交易会,更是馆、社、店交流的平台。对出版社来讲,这个平台是他们展示产品品种、宣传产品特色的阵地,也可以直接了解图书馆客户馆藏需求,有利于调整出书选题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馆藏建设工作。对馆配商来讲,通过这个开放型的平台,可以获得更多采购机会,团结更多的馆配商,使大家共同为馆配行业服务,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对图书馆来讲,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出版社,结识更多的出版社业务人员,书目信息传递会更加方便,能够有效避免书目信息被屏蔽的现象发生,提高馆藏质量。

二、馆配馆建会上的学术交流氛围更加浓重。通过交易会上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让馆配商与行业内知名专家零距离接触,学习到图书馆馆藏建设标准、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采购工作经验,使馆、社、店三方都受益匪浅,增强了馆配馆建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馆配馆建会成为了推介优秀图书,提升馆藏质量的平台。目前,全国出版社有580多家,出版质量参差不齐。不仅仅销售图书,如何将更好的图书推介给图书馆也是中国出版协会的努力方向。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设置对出版社、图书内容进行评选,使图书馆对馆配会的图书质量更加放心,也会吸引更多的图书馆参会,使出版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这样也会促进出版社发行更多内容新、质量好的图书。

杜 强:成熟的馆配会让图书馆馆藏建设更规范标准

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和特色文献建设的需求,通过参加各省市新华书店或民营馆配商举办的全国性及区域性的图书博览会和图书订货会,使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图书的具体信息,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馆的文献资源。由于每年不同形式的馆配会举办的次数多、间隔密、效益低等问题,甚至于在某时段馆配会上出现同一出版社的图书品种全部相同,使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奔波劳累忙于采书,收获却很不理想,不利于采购到高品质的图书,影响了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质量,阻碍了高校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的常态化信息沟通。

中国出版协会和人天书店共同打造了一个协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使中国馆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有了很好的保障。因而,我认为加强馆配会市场秩序,有必要进行规范引导和整合,充分发挥馆配商和出版社间的相互合作、资源互补,助力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全民阅读。通过举办馆配会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学术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就文献资源建设、馆配商经营理念等相关主题进行探讨,吸引参会人员了解当前图书市场的发展动态信息,搭建高校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三方共享的出版信息和数字资源发布平台,从而推动馆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使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更趋于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