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如何打造生态圈重塑阅读空间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7/12/22 作者:郑 杨


武延平

■郑 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蓬勃发展,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导致读者阅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这给传统书业带来冲击,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书店都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定位以及应对未来变化的生存之道。2017年12月12日~13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汇聚精英文化,拓展阅读空间”高峰论坛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苏州诚品书店资深营运总监郎正中、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金鑫荣、四川言几又图书总监伍玉兰、重庆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陈晓阳、重庆西西弗书店董事长金伟竹、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副总经理许悦、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涛、青苑书店总经理万国英、百草园书店总经理刘征宇、单向街书店运营总监武延平等出版社、新华书店、民营书店人士参加了会议。会上,记者发现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书店都不只是关注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大家热衷讨论的是如何建立一个包括出版社、书店和读者在内的生态圈。业界人士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图书不只是书,而是给读者的一种美好享受、一种令人倾心向往的生活方式。书店也不只是卖书的地方,而是安顿读者身心灵的人文场所。以往打造产业链是想着如何从读者那里赚钱,是为了利益;而现在建设生态圈已经上升到生存哲学、生活方式的层面,是为实现产业自身价值。

打造生态圈是未来书业生存之道

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认为,不管是一个部门、一个国家、大自然,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书业迫切需要共建阅读发展生态,打造良好的阅读空间。社会变化了,技术变化了,读者需求变化了,现在靠出版社、书店、读者简单的个体发展往往不平衡,必须把三者串起来。出版社是文化传播的桥头堡、主渠道,出版社既连接作者也连接读者,如果加上书店就形成一个闭环。出版社有作者资源、产品资源,书店有读者资源和场地资源。社店精准对接,多元化发展,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圈。未来,书业必须以创新为驱动力,以合作为基石,共同为社会营造倡导阅读、享受阅读、分享阅读的良好氛围。

苏州诚品书店资深营运总监郎正中的讲话也很感人。他认为顾客进入诚品书店,不单是买书,而是把生命中的一段宝贵的时光放在这里。对于具有人文意识的诚品来说,每一件商品、每一个活动、每一件事都是朝着人文、艺术、创意、生活来的。诚品人既要有生意人的精明和实干,还要有对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诚品要求员工要用最可爱的表情、最亲切的眼神、最自在的容颜、最温暖的关怀、最优雅的风情、最从容的心情、最友善的祝福来对待顾客、同仁及所有合作者。未来诚品的空间不只是阅读空间,而是城市的意象空间,生活美学空间,文化创意空间,人文友善空间,喜悦向往的空间,精神心灵的空间,普罗市民大众集体参与创作的空间。诚品希望用好的建筑空间、多元活动内容、良好服务质量让书店成为城市住民与旅人的最爱。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金鑫荣认为出版业转型升级要三条腿走路,要做好精品出版、知识服务、文化创意三件事,要三足鼎立。他特别强调知识服务是大学出版社转型升级的选择。金鑫荣认为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历史和很多传统出版社差不多,最多是30年的时间,出版社文化的积累、历史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很单薄,持续发展能力不够。所以,怎么做好转型升级的文章,确实是迫在眉睫。知识服务需要出版社、书店、图书馆、数据库一起,共同组成知识服务的整体,线上线下、店内店外、社店联动,才能使服务体系趋于完整。

四川言几又图书总监伍玉兰介绍说,很多人走进言几又书店感觉图书占比不高,其实,书店力是言几又的核心力量。言几又有专业图书采选团队,挑选图书是非常严格的,要符合书店的风格与当下的阅读风尚。他们是热爱图书的一群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可以随时通过自己的阅读推荐力,提供多元阅读入口,为读者提供更辽阔的阅读视野。在选书的基础上,言几又书店有非常丰富的营销陈列,这些展示和陈列有的是和出版社共同打造的,宣传出版社的畅销品种。另一个对言几又来说很重要的是设计力,比如那些专题营销设计让出版社和书店形成一种合力。大家到言几又会有与传统书店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是因为言几又用先锋设计精神和更多的美学设计,改变了书店的氛围。言几又相信每一本书都有灵魂,希望借助这些设计让书籍内涵自带的眼神与书店搭配,让读者与图书有灵魂与灵魂的连接。

大数据时代推动书业精准营销

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涛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更加突出,出版社要为读者营造更好的阅读体验。一是提供数字出版按需印刷服务,最大程度满足读者需求。二是提供电子阅读,纸电同步,将会为读者创造阅读的便利性,提高全民阅读的效率。三是大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为读者增加新的阅读体验。比如说听书,现在跑步的人很多,一边跑步一边听书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今年我就听了很多书,听书不也是阅读吗?按市场经济来说,读者需要什么,企业就要提供什么,这样路才会越来越宽。”张涛说。

重庆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陈晓阳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应该服务于出版社的精准营销和精准策划。关注大数据是为了精准策划和精准营销。精准营销的意思就是要依据用户画像,锁定用户,进行策划,这就是为什么亚马逊可以给所有购买书籍的客户进行画像,是怎样的群体,年龄多大,怎样的受教育程度都可以进行画像,锁定客户进行精准营销。根据数据分析,能够做到精准营销的往往是专业类的书籍,就是说做得越专业,精准的读者画像就越准确,精度越高。但是精准营销的根本来自于精准策划,如果上游是遍地开花的选题就无法做到精准营销。以往出版社编发之间有很多冲突,编辑说营销不好,营销说选题不好,其实最好办法的是需要一个相对中立的数据公司或数据机构告诉出版社到底是策划不好还是营销不好,这一切都应该用数据的方式进行思考。

重庆西西弗书店董事长金伟竹谈到西西弗很早就开始注重大数据的运用。西西弗这10年更多的是注重了如何利用系统论。西西弗内部有三论法:一是人性论,人性是探讨市场需求什么、要什么,怎么找到、怎么解决;二是系统论,系统论就是如何构建体系,通过体系的系统化运作,形成闭合产生整体的能轴联动;三是控制论,如何控制,达到最好的驾驭性,包括底线论、驾驭的能力。在体系关系上,强调链条、嵌套、衍生、闭合。目前西西弗书店已经发展到111家,2017年就开了50家新店,市场营销收入在去年2.6亿的基础上翻了1倍,完成了5.2亿。

作为小而美的独立书店代表青苑书店总经理万国英在会上也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她介绍青苑书店一直以来将读者的阅读体验放在首位,通过各种方式把高品质的活动带给更多读者,更好地服务读者。她认为新媒体只是更好地服务了她所强调和坚持的“旧精神”:服务读者、倡导阅读、建设城市的公共书房。万国英的总结无疑说出了广大“街角”小书店的共同的心声:“网络世界再无远弗届,大型连锁书店再方便,我们还是需要街角的那家书店,在这个快速、冷漠的世界中,青苑愿意守望那一方清净。”

书业应提升能力迎接新互联网时代

已开业20年的无锡百草园书店的微信公众号拥有200万粉丝,年浏览量1个亿。书店总经理刘征宇谈了他对新媒体社群与书店经营的思考。他认为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粗犷式的“找到人流即能赚钱”已成为历史,现在必须要精细耕耘,研究每个客户所产生的价值;书店变成了综合体,加入了生活场景和美学的理念;书店从场地变成了一种“气场、交流场”,而且“现在的场是全方位、全渠道、多入口的,是一种更广泛的网络上链接,其中新媒体社群是未来最大的场”。刘征宇还认为现在互联网渗透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最终的人财物都因为互联网而改变,在新互联网时代来临之际,大家提升能力,迎接互联网能带来许多好处。”

浙江新华书店集团副总经理许悦认为,过去大家总感觉新华书店比较呆板,特别是小年轻,对于新华书店不大有好感。但是现在新华书店也在发生改变,以浙江新华为例,自2016年开始,门市也在转型升级。浙江新华提出3年内对65家门店进行转型升级改造,每个子公司要有一家转型升级店。实体书店精细化经营就是看四个水平:一是互联网水平,书店要开好,科技很重要;二是多元化水平,提升实体书店的多元化水平,现在新华书店也有简餐、会客、咖啡、聚会等等功能;三是个性化水平,我们也着力打造中心店、校园店、体验店;四是体验化水平,让读者进店之后有更多的个性化体验。

单向街书店运营总监武延平在研讨会上介绍了目前单向空间几个模块线上、线下的探索。除了书籍售卖,他们还尝试开发了单读APP,每天推送一篇5000字的精选文章,让大家思考如何回归阅读的本质;单向空间也做了出版策划业务,至今策划出版了人文社科类的十几本书;创始人许知远本人也做了一档音频节目,最早在喜马拉雅上线,今年改到蜻蜓FM,粉丝量有200多万;此外,还做了文创产品平台OWSPACE、单厨。武延平着重介绍了单向街的沙龙活动,从2005年最早的读书会——公益免费的沙龙活动,一直到现在多元化的活动策划,增加了30%的收费课程、影像放映和演出,并与腾讯合作做直播,从而影响了更多的人。单向街还打造了“文学之夜”“作家驻店计划”等高端品牌活动;在一些特定节日还做了比较大的活动,比如4月23日世界阅读日的阅读“疯狂马拉松”活动;还有开设“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并且联合其他的实体书店在全国范围内做活动。单向街希望重建华语世界的阅读标准,传递出新的时代性和世界感,预计2017年的传播量可以达到2000万人次。

合作的基础是共识。新互联网时代,让人财物高效的连接,整个世界的商业规则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犹其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今天,也许只有美好的设计与工艺、有灵性的思想和创意以及温暖的人情不能被取代。打破线上线下的壁垒,让过去单独个体的阅读场所联合起来,以创新的方式重塑阅读空间,给读者提供更好的体验与服务,也许就是书业未来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