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出版集团老总眼中的2018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8/1/2 作者:田红媛


蓝 雯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田红媛/整理

谭 跃(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

林 鹏(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季仲华(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肖占鹏(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童 健(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张志华(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 民(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杨建军(辽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孟鸣飞(青岛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梁宝印(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久军(黑龙江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蓝 雯(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

● 在您看来,2018年出版产业将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变化/趋势?

● 政经产经领域,2018年您最关注的是哪些关键词?

● 2018年,贵出版集团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每到新年伊始,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都会邀请出版传媒集团掌舵人,对集团上一年度亮点进行回顾和评点,更对新一年行业发展大势进行分析研判,堪称年度“书业最强音”,成为值得期待的品牌专题。

本期新年特刊商报持续推出“出版集团老总眼中的2018”专题,与出版集团掌门人一同放眼2018,回望2017。让我们透过他们别具个性与共性的观察和思考,一道感受2018的新气息、新风向。

2018出版业大势研判

谭 跃:推动传统文化“双创”转化

2018出版业有三方面热点值得关注:一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三是基于知识服务的数字出版将会有所突破。

在传统文化转化发展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对于出版企业而言,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国家经典古籍整理知识体系。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积淀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意义的鸿篇巨制和集大成的经典古籍。这些经典古籍历时甚久,需要经过系统整理才便于传承和传播,其中还有不少稀见典籍散落在海外。二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普及化。要秉持“大家品位、大众口味”的出版风格,以灵活的出版方式、鲜活的表达语言,努力将优秀的传统思想、传统精神与现代生活、现代题材有机融合,让更多传统经典走近读者的平常生活,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不断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

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综合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外广播影视、出版机构、新闻媒体开展联合制作、联合采访、合作出版,实施图书、影视、文艺演出等领域的专项交流项目和计划。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是出版业必须认真履行的国家使命,也是做好国际化工作的根本指向。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出版业的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变。得到、喜马拉雅、分答、知乎Live等诸多付费平台以及爆款产品的出现,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几年,基于知识服务的数字出版将会带动传统出版在转型升级上有所突破。

林鹏:稳中求进 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工作计划的根本要求。结合出版行业实际,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方面,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新方略,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新征程上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视前所未有,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化产业振兴与文化体制改革有望全面加速。

另一方面,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越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共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强做优做大出版产业,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中华文化软实力。

季仲华:增强文化自信 多出精品力作

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版工作者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破解文化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开展文化创造,繁荣文化出版,担当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进步。

多出好书。多出好书是出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响应中央对出版工作提出的“挺拔出版主业”“加强精品和原创出版”最直接的体现,是出版工作者的使命和理想。多出好书需要我们从内容、质量、营销渠道、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切实推进出版供给侧改革,把读者变成用户,提供有效供给,围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肖占鹏:出版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内容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出版人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同时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我认为,在令人期待的2018年,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内容将成为出版物生产的大趋势。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求出版人必须担负起生产传播文化价值的使命,生产传播更多体现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版物,使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共鸣;生产传播更多能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法制意识的出版物,使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这是对出版业的基本要求,也必将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

童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新时代新要求,2018年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加快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判断,制定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任务,都要求出版产业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着力解决精品力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出版支持。

王民: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美好生活需求”一词我认为将是2018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里的热点。美好生活需求自然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而从需求侧来看,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有书看,而是希望有更好的书看,有更好的方式看,从“量”的增长转变到“质”的提升上来,从“有没有”过渡到“美不美”“好不好”。阅读方式也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转向更加便利、形态更为丰富的数字阅读,从单纯的文字阅读到图片、声频、视频的综合体验。因此,未来的出版除了不断增强优质内容的供给外,在文化产品的形态和服务路径上更要有前所未有的创新突破,实现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2018年,出版传媒企业要积极布局延伸数字出版,推动传统出版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让传统优质内容得到更多的呈现,使出版内容的传播价值达到最大化,重新确立互联网环境下高效率、低成本、内容至上、品牌至上、服务至上的出版运营新理念,产生更大的效益。

杨建军:出版业转型迎来三大重点

2018年,出版产业有望获得更多支持、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产业发展与文化消费市场发展之间的内在矛盾也将加速破解,转型升级的加速期已经到来。将有以下三大转型发展的重点:

一是更高质量。出版业将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以优质内容、精品出版,提高文化产品有效供给水平和文化服务质量,满足和引领文化消费新需求,拓宽文化发展新空间。

二是更快效率。伴随业务流程再造、市场渠道升级、数字出版发展等领域的效率提升,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新增强。以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出版与科技、旅游、影视、教育等多元产业的融合将进一步提速,成效将进一步显现。资本运作将进一步为出版打开边界、丰富内涵、延伸产业链,实现以文化为核心的跨界发展。

三是更大活力。出版产业与创意产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更加深入,为文化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母本”,大IP的开发、集聚将向运维转化,全媒体运营、立体化开发将成为利润增长的重要区位。强化互联网思维,发展互联网产业,融入新技术新市场,是出版业发展的必选之路。

孟鸣飞:打造阅读生态圈

打造生态圈是未来书业生存之道。书业迫切需要打造优质的阅读发展生态、良好的阅读空间。社店必须以创新为驱动,以合作为基石,共同为社会营造倡导阅读、享受阅读、分享阅读的良好氛围。

大数据将推动精准策划、营销。“互联网+”的时代,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加突出,出版社要为读者营造更好的阅读体验。一是提供数字出版按需印刷的服务,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多元需求。二是提供电子阅读,纸电同步,为读者创造阅读的便利性,提高全民阅读的质量。三是大胆运用新技术手段,为读者增加新颖的阅读体验。

书店将提升能力迎接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必须要精耕细作,研究每个用户所产生的价值。实体书店的“精耕细作”看四个水平:一是互联网水平,书店要开好,技术很重要;二是多元化水平,书店有简餐、咖啡,可以会客、聚会;三是个性化水平,着力打造中心店、校园店、体验店;四是体验化水平。另外,还要打破线上线下的壁垒,让过去单独个体的阅读场所联合起来,以创新的方式重塑阅读空间,给读者提供更好的体验与服务。

梁宝印:推动三大变革

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我个人认为,2018年出版产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一要求。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对这一要求再次作了强调。对于出版产业来说,推动质量变革,就是要从理念、目标、制度到具体领域等工作细节进行全方位变革,提高整个出版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优化供给体系质量。

可以预见,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向纵深推进,提质增效出精品、双效统一出好书将成为最大的导向。推动效率变革,就是要着力破除制约效率提升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出版单位的主体活力,改善供需关系,提高供给效率。这既是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出版产业自身变革的必然举措。推动动力变革,就是要实现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增强出版业发展内生动力。作为动力变革的关键,出版产业的流程再造将会被更多的出版企业所关注,出版效率提升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李久军:提质增效 融合发展 纸价调整

一是注重质量。质量是出版的生命线,2017年,总局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2017”专项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出版管理力度。作为从一线编辑一步步走过来的出版人,我认为,狠抓出版质量建设势在必行。黑龙江出版集团加强源头把关,扎实落实“三审”制度,壮大专家审读队伍,设置专门质检审校岗位,多种形式开展监督检查,同步加强导向教育、业务培训。

二是融合发展。随着文化市场的逐步放开,融合发展成为摆在出版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出版“+科技”“+资本”“+服务”等形成的创新业态大量出现。黑龙江出版集团在这方面也在进行不懈探索,从新媒体转型、资本合作、书店改造、绿色印刷、推广数字校园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扩大发展半径。

三是纸价调整。纸张价格上涨大大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给出版产业发展带来强大冲击。出版集团一直在积极呼吁顺应市场法则,提高教材和一般图书定价。同时,黑龙江出版集团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实压低成本费用,加强节支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长远来看,我认为行业价格调整是大势所趋。

蓝雯:加强社会效益考核

随着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建设也要提升至更高层面,肩负更多的使命。对出版业来说,建设社会主义出版强国、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将成为业界主旋律。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将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这既是党和政府对出版业的要求,同时也是出版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尤其是社会效益考核的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将成为引导、推动出版业发展的关键。深入推进出版业的股份制改革将成为出版业的一大发展方向,这将成为出版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基础。付费知识内容正在变得由泛到精,在各个领域全面爆发,如何帮助用户做好匹配,以及对已有内容价值的二次利用,正成为行业的新议题。(下转第3版)


谭 跃


林 鹏


季仲华


肖占鹏


杨建军


王 民


张志华


童 健


孟鸣飞


梁宝印


李久军


蓝 雯

(上接第2版)

2018政经产经最关注

谭跃:高质量发展

2018年政经产经最关注的是“高质量发展”。出版业要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结构的关系,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破”就是去产能,大力破除无效的供给;“立”就是补短板,大力培育经济新动能;“降”就是降成本,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确保传统出版质量,提高传统业态利润率;另一方面要推动内容与技术、资本、渠道、品牌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新兴业态影响,提高营收水平。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推动企业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不断增强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要确保正确的出版导向,确保经济稳健增长,强化投入产出,加强集约经营,做大文化影响,提高“走出去”水平高质量发展。

林鹏:文化复兴 新矛盾 社会效益

作为文化企业,我最关注“文化复兴”这个关键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需求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建设也要提升至更高层面,肩负更多的使命。文化企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打造更多时代精品和扛鼎之作,促进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兴盛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企业管理者,我还关注“新的主要矛盾”。新形势要求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加大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进,尽快改变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以更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为出版者,更加重视“社会效益”。文化繁荣既体现在市场价值、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的增长,更体现在社会价值、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增长上。出版企业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文化立场,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推出更多反映伟大变革和时代发展的精品力作,才能行得正、活得好、走得远,更好地为建设文化强国服务,以文化的繁荣兴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季仲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高质量发展

2018最关注两个关键词: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构成了经济思想的特点,“七个坚持”构成了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二是“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出版工作来讲,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在我看来,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人人崇尚创新意识、工匠精神,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提高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多出好书放在第一位;二是要遵循出版产业规律,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切实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高质量融合;三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提质增效,靠体制机制驱动出版企业高质量发展。

童健:三个变革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个变革”,不仅关系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出版产业的转型发展。出版产业必须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改革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建立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突出主业、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充满活力的新的发展模式。

张志华:变革

我最关注的是“变革”。十九大报告中,通篇没有出现GDP,但有大量的质量、效益、结构、活力等字眼,特别强调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这三大变革都将有力地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出版方面看,经过出版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出版大国,出版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17年出版业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出版产业的主要矛盾,由之前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与落后的出版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与出版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出版业从稀缺经济时代迈入丰饶经济时代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新时代出版产业必须聚焦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重大难题、实现重大转型和重大突破,从而实现三大变革。

王民:党的十九大

就出版产业而言,政策、资本、技术依旧是三大基本要素,它们决定着出版传媒企业所能达到的水平,但抛去这些宏观层面的要素不谈,我觉得 2018年最核心的关键词当属“十九大”,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讲好中国故事”等,可以做许多大文章、大项目。因此,要主动策划,精准把握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一批原创性、现实性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要精准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国际书展及其他版权输出方式,将反映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优秀主题出版物输往全球各地,讲好中国故事。

此外,融合发展、印刷复制等也将是出版产业的发力点。要高度重视“数与网”时代融合出版的新方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推进同一内容、多元呈现、多端传播,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传统出版内容,通过现代传播形式进行推送,丰富提升受众的阅读和欣赏体验。印刷复制方面,着力推动绿色印刷和按需印刷,满足高端私人定制,实现传统印刷的不断升级。

杨建军:“美好”产业

最为关注“美好”产业。2018年,以“美好”为核心价值的产业将迎来最好机遇,特别是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清晰了走向,为中国经济开出“新药方”,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会快速提高。出版产业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一是出版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美好”作品,并把这种“美好”通过全平台、全介质、多形态进行增值运营;二是打造“美好”产业,以创新来驱动跨界,以“美好”内容来牵引教育、文旅、实体文化商业实现有机融合,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提供文化解决方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比如从2017年到2018年的另一个关键词“新零售”,就是把线上传播、大数据和实体体验智能关联,本身也是出版产业渠道端升级改造的一个重要节点,将“美好”从精神愉悦投射到实体平台,推进内容、电商、科技、空间的创造性贯通,打造地标性的文创综合体、区域中心的文化殿堂,也是新的机会。

梁宝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产经领域,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关键词。特别是报告中明确提出“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这对出版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出版业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出版企业大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文化创新核心在于内容创新,关键在于对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2018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将以“版权管理中心”为载体,结合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实际,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出版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性作用,挖掘版权资源,强化内容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方式,提高版权价值,力争用1~2年的时间,探索建立更加有利于集团发展、有利于激发全员创新创造积极性、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有效提升全集团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和经营能力。

李久军:党的十九大

2018年最关注的关键词是“十九大”。党的十九大展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行的新的宏伟画卷,给出版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等重要论述、部署和要求,形成了出版业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所应遵循的重要纲领。黑龙江出版集团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上坚持迅速、全面、深入,确保各级人员将党的十九大精神领会到位、贯彻到位,在集团范围内掀起了热潮,形成了强劲推动力量。

蓝雯:高质量发展 美好生活

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带一路”

一是“高质量发展”。对出版业来说,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出版环节的各个方面,出版行业要提升质量意识和出版质量,从以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对阅读产品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

二是“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除了物质文化方面,还有精神文化方面。出版业是引领精神文化生活最重要的领域,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出版行业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其动力就在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行业的推动作用,以及给行业带来的发展机会。

三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将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四是“一带一路”。广西处在“一带一路”交汇对接和陆海统筹的重要节点、关键区域,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将以“一带一路”交汇带为基地,以东盟为中心,不断加强出版创新合作和“走出去”工作,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2018集团发展最着力

谭跃:坚持一个统领 打造三型集团

对于中国出版集团而言,2018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清新时代,明确新定位,落实新举措,“坚持一个统领、打造三型集团”,努力建设“主流出版型、数字融合型、国际传播型集团”,为“两个百年目标”争作新贡献。这既是我们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在新时代一以贯之地推进国际著名出版集团建设的三大战略举措。从内容质量上看,要着力建设主流出版集团,进一步做响做优主流文化;从市场质量上,要着力建设国际传播型集团,进一步做开做实海外市场;从产业质量上看,要着力建设融合发展型集团,进一步做强做大数字经济。

林鹏:转型升级 产业链创新 知识服务云生态

2018年,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将在以下3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融合发展。要借助上市公司的平台,加快推动“产品+服务+金融”三元布局的实现,推动传统出版产业向数字内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融合发展。 二是推动面向知识服务产业链的联动创新。通过实施“产业链联动创新工程”,提高管理集约化、精细化水平,为实现知识服务提供运营支撑。从“以我为主”的传统出版工作思维,向“以用户为主”的服务思维转变,立足于满足作者和科研人员的需求开展工作,从内容资源集成的传统出版产业链,向内容资源组织与管理、知识发布、进而向知识服务转型升级。三是打造大数据驱动下的知识服务云生态。未来的知识服务不是单一的内容提供,也不是单一的“互联网+”,而是基于内容、技术、运营、渠道等多元化要素的整合体现。要真正实现知识服务,就必须要打造一个生态圈,多方参与,合作共赢。我们要立足专业内容资源和作者资源优势,打造五个云平台,形成专业智库、智慧教育、健康医疗三大业务线的产品集群,以及智能管理云平台和精准营销云平台两个管理支撑平台,构建知识服务云生态。

季仲华:提升内容质量 推动融合发展

2018年,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将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要求,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以深化完善中长期选题规划为突破点,以多出传播科技新知、阐释未来趋势、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好书为努力方向,切实提升选题及内容建设质量。二是建立编校工作新模式,形成制度执行、监督、奖罚等环节的闭环,切实提高出版物质量。三是抓住按需印刷、营销有效投入等关键环节,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四是通过抓机制建设、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集团出版融合工作创新发展。五是为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文化强国提供信息及支撑服务,形成以出版业务为主业、以信息服务和投融资业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战略格局。六是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提倡员工的首创精神、工匠精神,抓好内部机构整合调整和柔性化打造,进一步做实做强集团,促进集团化发展。

肖占鹏:强化主体出版 推进资本运作

在新的一年,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将紧紧围绕“巩固、凝练和突破”的指导思想,重点推进4项工作:一是强化主题出版,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努力增强精品生产的价值引导力,努力增加政府“三大奖”和重要国家级奖项的获奖数量。二是提升数字出版运营水平。大力加强集团对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工作的顶层设计,努力整合集团数字出版资源,将积累多年的内容优势作为数字战略的立足点,尝试打造符合集团发展实际和方向的重点产品,促进数字出版良性发展。指导各出版社将各种新技术手段应用于纸书生产的不同环节,让传统图书增添数字化的魅力。三是推动发行企业转型升级。按照集团“资源集约化”的战略,擦亮“天津新华书店”“天津图书大厦”两块金字招牌,优化网点布局,完成“实体书店网点布局和项目建设初步规划”的实施方案,在党建书店、24小时书店基础上,按照“专、精、特”的原则,积极推进特色书店建设。做好2018书香天津·春季书展筹备工作,提升集团板块书展质量。四是继续推进资本运作,完成混改任务。通过开展优质项目并购,提高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和资产质量,以此吸引战略投资者。认真学习全国出版传媒类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经验,运用资本市场工具,遴选梳理出版集团内部业务资源,围绕互联网出版、教育信息化等主业项目整合设计,适时装入控股上市公司。按照混改方案,扎实落实集团所属两个印企与海顺印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混改,实现集团印刷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成为北方高端书刊印刷企业。

童健:稳中求进 深化改革

2018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双核”产业布局,即主业经营和资本经营,加力“四轮驱动”,即做强传统出版、做大新兴出版、加快融合发展、推进多元发展,朝着建设全国重要数字移动多媒体出版企业目标奋力前行。集团将着力深化改革,成立浙江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按照建立体现文化特点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探索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统筹内容生产的运营机制,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加快形成突出出版主业的发展模式,并积极推进上市。(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