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陈莹/采访整理
2017年,短视频、知识付费和MCN的空前发展,加速了内容产业的多样性和专业化。大平台频推利好政策、加码补贴内容生产者,创业公司跟风涌入热门领域,内容产业上多点爆发,内容创作者可能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走过了2017年的洗礼和竞争,内容产业在2018年会加速分化吗?能否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抑或是迎来重要拐点?2018年,人工智能、知识付费、内容生产、纸媒视频化发展如何?我们邀请了几位专家大咖提出他们对市场的前瞻和预判。
1 视频化是媒体融合最后机会?
■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新京报》前社长戴自更曾表示“视频是新闻的终极表达,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后机会。”我以为“最后”并非指传统媒体转型只此一个机会,而是强调视频化在当前环境下对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程度。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视频化仍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一大机遇点。通过视频,传统媒体能够很好地将其优质内容资源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提高优质内容的到达率和受众认可度。
随着基础网络服务的提速降价,信息获取形式的视频化将是未来网络内容发展的主流趋势,因而,视频类信息产品生产的热度将继续保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平台上的用户画像更加清晰,这使信息产品与用户个性化需求对接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高质量的内容一直有市场,取得最佳传播效果的前提是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呈现方式与呈现时机。
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在线直播等新的技术手段都将是媒体转型可以借力的机会。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传统媒体得以将严肃的报道内容生动化,使主旋律的内容也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兴趣。
2017年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到深化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闻入口与平台成为发展重点,垂直化产品崛起;新技术催生媒体进化,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得到革新;法律规定为媒体融合提供坚实保障;网络视频直播发展火爆,用户参与和互动维度提升;报业新媒体新三板纷纷挂牌,新生资本力量推进融合工作开展。
2017年初,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主流媒体纷纷上线新型新闻资讯产品,在媒体融合深化阶段出现了新举措与尝试。“中央厨房”成为当前中央级媒体标配,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中央级媒体在各自中央厨房的统一调度下,通过联动生产打造了多终端新闻产品,引发热议和广泛好评。融合是相互的,曾经身为新媒体的门户网站在今天也被纳入到“传统媒体”范畴,“知乎”“分答”等付费型知识产品成为求新求变的体现,网络直播遍地开花,社交平台上内容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这些切实可见的成果让我们感受到媒体融合给传媒业带来的深刻变化。
下一阶段,传统媒体在盈利渠道、运营方式和资本运作方面融合转型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媒体可以通过广告、电商、增值服务等多元商业模式和多元产业发展拓宽盈利渠道,实现商业价值。通过打造内容品牌和媒体形象,延续和重构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通过品牌价值获利。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运营创新,例如建立用户资料数据库,分析用户新媒体使用习惯和网络习惯,勾勒用户画像,从而保证精准运营。在实际操作中,采编系统与经营系统的分开与独立是媒体进行商业运作的前提。在资本方面,作为一项复杂工程,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后盾。因此,在资本运作上,媒体可以通过上市、收购等方式引入资本。媒体融合未来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战略规划、人才机制、效果评价等方面。明确而统一的发展规划是媒体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同层级与类型的媒体需要根据各自定位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指导。
2018年,主流媒体时政报道呈现形态的多样化仍旧会是一个热点。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传统媒体会以更具创新性的报道形式呈现给受众,如视频、动漫、VR、数据可视化报道形式的严肃新闻会得到受众的追捧。
2018年物联网将迎来发展机遇期,智能产品样态多样化。随着三大运营商加速布局,窄带物联网商用指日可待。5G网络最快将在2020年投入商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丰富智能产品种类,实现万物互联提供了可能,传媒业的传播渠道将会更加宽阔顺畅。
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热门,其应用领域的选择与布局日显重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现有一些行业的生产链,甚至关乎一些行业的生死存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将推动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
微视频、网络直播深耕垂直领域发展,持续推进内容创业进程。无人机、写稿机器人、虚拟现实有望进一步重塑媒体业的技术。传感器、人工智能软件、GPS 定位等一系列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使新闻内容更加详实,通过技术实现的事实呈现也对增强新闻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提升微传播起到推动作用,新传播技术将成为媒体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2 人工智能成为新闻客户端标配?
■谈冰(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7年,以写稿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传媒业大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影响新闻行业的方方面面,促进新闻行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变。2018年,对于转型中的传统媒体来说,人工智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的高效化和内容传播的精准化。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内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加工的速度,释放人力投入到更具创造力和创新性的事情上。另外,人工智能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收的方式,把“受众”变为“用户”,实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终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必然要求。
新闻客户端标配AI是媒体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是由用户对于新闻资讯的时效性、多样性、个性化和场景化的诉求决定的。未来的新闻客户端将能够实现智能的、信息无障碍的人机交互,在个性化虚拟播报新闻的基础上,提供更加便捷化的、场景化的资讯服务。
从新闻生产环节来看,因为新闻的时效性要求很高,所以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之前的人工生产模式逐渐向人机协同甚至机器自动完成的方向发展,把记者从琐碎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记者朋友将采访的音视频内容快速转化成文稿,或者将实时动态的新闻资讯快速转化成音频内容推动给用户。另外利用写作机器人对一些制式新闻可以协助写稿、编辑、校对等。
从新闻传播环节来看,在万物互联时代,一方面从媒介来讲,是万物皆媒,除了电视、广播、PC、手机等,我们生活当中的车载、音箱、手表等都会成为新闻实时传播的渠道。在未来无屏、远场、移动等场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改变新闻服务模式,让用户不仅能够“看”新闻,更能无处不在的“听”新闻。另一方面从媒资来讲,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和新闻数据的不断积累,新闻内容的传播会更加的个性化、场景化和社交化。用户不再被动的接受讯息,而是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和不同的社交圈里获取不同的新闻内容。
内容是媒体的核心产品,快速、精准和多渠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成为媒体行业竞争趋势。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更新正不断地推进媒体内容实现“人机对话”等交互创新,带来产品竞争的新风潮,音视频转写、新闻虚拟播报、机器写作、图像识别、智能推荐以及无人机、AR/VR等新的技术也使传统媒体行业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变得更为多样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探索状态,大多数应用场景还是需要通过“人机耦合”的方式来完成,依然存在音频转写的准确度、语音播报的情感化、内容传播的精准度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数据的积累和模型的优化来不断完善提升。
2017年,我们已经将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并先后与湖南广电传媒中心、上海电视台建立合作。2018年,我们仍聚焦在新闻媒体的高效生产和多渠道、个性化传播环节,利用科大讯飞领先的语音技术,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深度打磨语音转写和语音合成的应用产品和效果优化,为新闻工作者和最终用户提供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撑和应用服务。
3 内容平台走向MCN化?
■丁丰(二更创始人)
2017年,几乎所有内容平台都把短视频提到战略高度对待,但各平台也都面临着缺少内容的短板,优质内容更是稀缺品。抖音、火山小视频等新兴势力的出现,势必会冲击快手、秒拍等原有的短视频企业。不过,初创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并扎根做大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大公司整合兼并小公司成为大势所趋。
2017年,短视频领域UGC(用户贡献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PUGC百花齐放,微博、订阅号、头条号各自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粉丝模式,从传统传播渠道来看,短视频形成了一定门槛。
2018年,对于新的内容创业者来说可以考虑在垂直领域深耕或发展,垂直领域MCN可能是机会,比如亲子、母婴、宠物等,因为这类内容在YouTube上已经有很多粉丝和用户。此外,还有一些更超前的机会值得关注——非传统传播平台,如淘宝、京东、携程,甚至大众点评都推出了点评视频,若干细分领域将给未来的内容创业者提供新机会,因为视频媒介已经成为一种主流传播介质,不要只盯着现有的流量入口,要转而关注那些潜在的流量入口。谷歌相关报告预计在2018年、2019年,75%以上的内容都是视频。我认为2018年视频内容占比可能接近60%。
当下,短视频领域内优秀作品、优秀自媒体仍较少,虽然各平台都在推红人计划、KOL(关键意见领袖)计划但新面孔少,原来红人创作模式、搞笑类、小创意类模式将面临创意瓶颈。另外,机构、平台方、报纸纷纷投入视频领域,使得视频行业体量放大,准入门槛变高进一步促进了内容的专业化。
未来几年,优质内容的核心竞争力作用愈加明显,正能量优质内容是全行业趋势;持续原创产能将成为行业壁垒,优势资源会向头部内容公司集中;短视频的营销市场需求规模快速增长,变现前景明确;大量电商互联网平台,图文视频化将引爆新一轮视频风口。从本质上来说,目前短视频平台还在成长期,对于各平台变现以及将来是否会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个人认为有3~5家平台是值得期待的。就内容创业者来说,根据不同的平台选择好自己的产品定位,未来在细分领域中还会有机会。
对于2018年短视频产业的发展趋势,二更有这样几个预判。首先,未来最大的竞争在年轻人。因为95后、00后自出生起就生活在影像空间中,他们很早开始接触彩电、电脑、游戏。第二个判断是短视频内容产品体系发展趋势。资讯类短视频爆发、电商视频爆发、5~10秒超短视频爆发。第三,2018年可能是纪录片新元年,将有更多平台和电视台扶持纪录片,纪录片内容创作者可以加强关注。最后是技术加速发展,短视频内容走向标准化、规模化,传统媒体的采编系统、媒资管理系统,智能剪辑、机器人拍摄将被更大范围应用。
我认为未来企业媒体化、工具媒体化、城市媒体化,都会因为有视频内容生产能力的机构商业化,价值随之被放大,内容为王的时代到了。内容也是商业产品,内容的生产流通,构成新的价值网络。比如百年老字号品牌、有行业地位的传统企业,既有足够历史和文化,也有产品优势,却没有专业机构帮助他们进行产品梳理、优化、生产。而通过二更这样的专业机构挖掘、策划、制作、传播赋能,传统企业就能成为媒体化企业,就能产生有传播价值的精品内容。
4
知识付费将迎来拐点?
■余建军(喜马拉雅FM创始人)
对于走过了2016年萌芽、2017年风口的知识付费行业来说,2018年的知识付费市场将更加理性和繁荣。首先表现为从“平面化”模式走向“纵深化”。知识付费平台需要通过深耕专业内容、强社群关系维护,为用户提供深度的知识吸收场景。知识付费是一个完整体系:用户付费只是开始,如何经营用户,打造完整链接才是重点。
其次是冲动性付费变为理性付费,用户更愿意为专业买单。更多专业知识创业者/知识网红,特别是中部创业者正涌现,每个细分领域的知识网红会成为常态,因此也涌现了一大批传统教育从业者转行到知识付费领域打造的“大师课”。
最后是内容付费的群峰效应正在凸显。喜马拉雅“自下而上”的平台模式,使得今年以来,各个垂直领域的知识网红不断涌现。从用户角度,与去年相比,人文历史、儿童教育、女性情感3个细分领域成长最快。从资本角度,不再只追逐头部的大咖内容创业者,也开始关注细分垂直领域的KOL,2017年以来,很多细分垂直领域的内容创业者都拿到了融资。
知识付费刚刚发展1年多,用户付费意愿还在加强,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进来,市场在未来至少还需要经过数年的不断发展和演变。知识消费的专业化和深度垂直化是明显趋势,市场依然缺乏大量细分品类的优质内容,因此好内容是后劲是否足够的关键因素之一。
知识付费跟电商本质上并不相同,电商的核心是商品,是从线下到线上购买的转变。而知识付费更多的是以人为核心,针对不同的消费场景进行内容输出与投放完成消费引导,为用户提供深度的知识吸收场景。
用户付费只是开始,平台如何为用户提供深度的知识吸收场景才是重点。知识付费平台需要通过深耕专业内容、强社群关系维护打造完整体系。2018年,从内容生产角度来说,头部内容依然是争夺焦点。
对于喜马拉雅FM而言,我们会主动寻找优质内容生产者,希望合作方能够将课程的品质做到最佳。喜马拉雅就像苹果应用商城,付费内容的制作方是我们的内容提供者,产生收益双方共享,这种模式才是真正长期健康的模式。我们把喜马拉雅FM打造成APP STORE,每个节目主播就像APP,喜马拉雅FM作为平台方建立一个利益分享模型,给主播提供舞台,一起推广、分享、商业化,形成利益共同体。
作为聚集“知识网红”的平台,在喜马拉雅不是只有“一个山头”,而是“群峰”,每个细分领域的“知识网红”都有机会占领各自领域的“山头”。
目前,喜马拉雅平台的付费内容有一大部分采用邀约制,我们主动寻找优质内容生产者,由平台先行筛选,目的也是希望合作方能够将课程的品质做到最佳。在内容生产的实际过程中,喜马拉雅重度参与整个课程的受众定位、课程内容规划、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定价、乃至后期市场推广等方方面面。例如,我们会采用大数据分析每个课程上传之后的收听人数、收听时间、时长,以此判断该课程的潜力。在推广方面,喜马拉雅采取人工、程序、大数据三方数据综合,进行精准推广;在商业化方面,喜马拉雅会与主播一起策划付费内容,包括如何做样片,让主播保持信心。
从当下用户需求来看,每一个领域都需要深度的内容,好内容天然自带流量,也被人们赋予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人格化、干货足、娱乐化的优质内容可以得到平台的流量助推。比如高校教师、大学教授、学者,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度和讲述经验使得他们做付费产品很有优势,相对不足的是他们在网络上缺乏影响力。
垂直领域的创作者做知识付费会面临成本和流量等考验。知识付费成本是相对刚性的,就像出书一样,要花时间去做策划、学习和制作。谁能够活下来,与是否有大流量平台或非常精准的流量很重要,这是供需匹配的过程。
喜马拉雅FM之所以能推行“自下而上”战略扶持腰部创作者,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流量大,用户多、流量大使得喜马拉雅FM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群。海量用户规模、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分发,是喜马拉雅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