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儿童长销书的营销秘笈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8/2/6 作者:颜小鹂


营销以内容为主 好书随时晒一晒

拿“斯凯瑞金色童书”为例。这本书是2007年4月蒲公英童书馆刚成立时出版的,到2017年已经10年。我们之前的书总是一年一年地总结当年的销售结果。我本以为这本书是先卖5万册,今年卖3万册。结果发现是原来卖7万册,现在卖10几万册。这种畅销书的增长速度是按10年为周期增长的。去年年底,我们做了一个读者调查。很多家长对我说,你们的童书除了“神奇校车”之外,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斯凯瑞金色童书”。

我们对一本书的内容认知很重要,但是传播、营销也很重要。营销该从什么角度去做?

对于蒲公英而言,我们的营销主要以内容为主。我个人是一个内容控,我们对内容挖掘的技巧和愿望特别强烈,对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不是太在行。对外边世界的一些走向我也不是很清楚。我是一个专门做内容的人,所以我总说我只能当一个总编辑,不能当总经理。我们在做图书传播的时候,也是以内容为传播核心。畅销书成为长销书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每年不停地把它的内容挖掘出来的过程。

当然,并不是我当编辑的时候,就能完全把这本书认识得很透彻。读者会反馈给我们一些信息。当读者反馈他们的认知时,这就让我们对这本书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些新的认知的基础上,我们会不停地加码,再去做传播。所以读者和编辑对一本书形成一种共识后,会不停地调动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再去做传播。“凯瑞金色童书”这套书在2015年时销量有所下滑。那年我们做了24期的当当网专题,把很重要的页面给了它。之后它的增长就翻番了,从7万多册翻到了16万册。这个过程也让我们觉得传播是有价值的,有能量的。

那么,什么是好的营销?从内容切入,借助现象、话题、人物等,助力内容传播,是我们做内容传播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逻辑。

“斯凯瑞金色童书”已经影响了美国几代人,它的出版时间是上世纪50年代末,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认知。但是当时中国的少儿出版市场对童书的认知,还停留在卡片阶段,没有故事,也没有场景。我当时看到这套书的时候就确实想要,但当时版权不开放。到了2003年,我们再次提出申请,版权仍然没有开放。当然我运气很好,2007年自己出来做蒲公英童书馆的时候,刚好版权开放了,有幸我拿到了这套书。它在国际上已经卖了3亿多册。这位作者已经去世了,我们和作者的儿子有了很紧密的联系。这本书是兰登的看家书。我们引进后,最近两三年,大陆其他出版社也在做引进。但核心的仍然在我们手上。我们对这套书的维护,从来没有断过。做长销书意味着,再好的内容每年都要翻出来晒一晒。和我们的衣服一样,不能让它霉在那儿。经常晒一晒,它会越来越阳光。这就是我们让畅销书长销的方法。

内容是硬件 营销需多种方式共行

另一套书是“神奇校车”。“神奇校车”进中国实际上已经17年了。前7年是在另一家出版社,这套书从一个版权期的5000本到第二个版权期的20万套,到我们现在第一个版权期结束,已经过了千万册。我之前开玩笑说我们有很多过千万的书,但我从来没拿出来说过,可能2018年我准备动动手脚,还是需要拿出来说一说。

“神奇校车”确实很神奇。它在我们蒲公英第一年就突破了30万套,到现在也是每年递增,速度很快。

怎么把畅销书做成长销书?我觉得“晒”一定要做。然后就是编辑,这套书我们做了8个编辑的编次和校次。一般都说3审3校,我们这本书是5审8校。包括专家的审校和编辑的审校。这套书出来7年,没有发现任何硬伤。只有这样,在传播的过程中你的心才是踏实的。所以,内容编辑的功底和编辑的用心在这方面一定要体现出来。

此外,我们曾请了两位作者来中国,尽管没有做任何签售,但我们做了北京、成都、深圳三个城市的读者见面会。这三个地方的巡讲帮我们增加了5万多套的销量。这也是营销的有力手段。

“神奇校车”有很多版本,基本上覆盖了3岁~12岁的少儿的全年龄段。2016年,我们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跟肯德基合作。3个月时间,某个版本的销量突破了500万本,这也是借力新渠道带来的收益。至今,我们已有很多书和肯德基有合作。

另外一个典型案例是《野兽国》。我们为《野兽国》的作者桑达克做了书友会。目前这个书友会的活力很强,已经有3个群,有很专业的研究人员在里面。这也为我们做书的内容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书友会里的人来自中国大陆、我国港台、欧美等等,他们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研究方向对我们的内容呈现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这套书的出版时间久远,蒲公英童书馆拿到的版本是50年纪念版,我们在印制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包括用什么纸、色彩的饱和度等等。这本书首发当天来的人都是做研究的专业人士。

蒲公英另外一个现象级的畅销书可以拿《地图》举例。《地图》是2014年年底引进的,至今销量过了100万册。这本书从它出版至今,不止是中国,全球都出现了地图类出版的热点。我认识的一位地图社老板跟我说,“你们这本书出来后,我们原来卖不好的书,现在都卖起来了”。(颜小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