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已有资源加快“走出去”步伐
摘要:
■受访者:皮 钧(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社长) 郭 光(中青〈英国〉国际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去”,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有很多有识之士看到:我们的产品是“走出去”了,但并没有完全得到其他国家和民众的内心认可。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产品“走出去”的同时,没有配套实施文化“走进去”战略。只有从产品“走出去”迈向文化“走进去”,才能够将“一带一路”倡议真正落到实处。
新时代中国出版“走出去”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重视当代文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当代中国的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研究中国模式、中国现象、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等等。因此,我们要借助中国国力不断上升的机遇,把出版“走出去”的重点放在当代文化上,介绍当代中国、当代创造、当代文明,才能够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二、重视青年表达。中国是一个青年人口众多的大国,也是出版领域的主体人群。要重视中国青年的独特作用。一方面,“制度自信”的青年一代正在形成。制度自信不是一次孤立的飞跃,而是一系列知行合一的实践累积的结果。现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并未真正看懂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制度变迁。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转折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相信,我们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始给世界展示前所未有的中国方案。另一方面,“平视世界”的青年一代正在成长。前人艰难跋涉、勇敢攀登也难以企及的境界,在青年一代身上逐步实现了——中国已经成就一代“平视世界”的青年:他们能够理解和包容各种政治理念、经济模式、文化现象、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不同文明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基因成长;处在历史不同阶段的文明,也可以在同一个时空相互交融;和平已不再是一种梦想,而成为一种发展的方式。中国青年创造了许多全新的文化模式,这都对出版“走出去”具有很大的助力作用。
三、 形成文化互动。单向的传播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互动才能够持久。文化互动的前提是掌握丰富的文化资源。要想让中国文化达到“走进去”的目标,最重要的指标是我们是否完全掌握了自己的文化,就像后代继承了祖先的遗产一样。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而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机勃勃。只有完全掌握了它们,才有发扬光大的可能,才有文化互动的可能。因此,把能够代表中国文化最高水准的人、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带给世界,才能形成文化共鸣。仅仅提供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2017年是中国青年出版社“走出去”和中青国际出版传媒在英国成功运营的第10个年头,已经累计出版了涵盖英、法、意、俄、日等多个语言版本的400余种精品图书,借助英国这一成熟的国际出版营销平台,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市场,部分产品已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标志性产品,在出版品质和销售业绩方面创造了多个最新国际市场纪录,并连续10年保持盈利。被西方专家誉为“中国出版人在国际市场上创造的奇迹!”。
2018年中青国际出版团队按照中青总社的“走出去”战略,将出版内容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领域向介绍当代中国方面延伸。在形式上将由以纸媒为主逐步向数字出版和文化互动领域探索。同时,将由过去的以独立出版为主扩展到与国内外出版传媒机构合作出版和营销。
为了充分利用中青社10年“走出去”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提升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速度,扩大中国文化的综合影响力,中青社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支持下,已与英国布鲁姆斯伯里出版集团初步达成了在伦敦合作成立“中国全球出版中心”的意向。该中心将联合国内部分出版机构,共同选择中国图书版权,共同组织翻译和制作,由布鲁姆斯伯里出版集团组织出版和全球营销。计划每年出版150~200种介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少儿、旅游、生活等方面的英文版图书,同时选择部分产品以数字版的形式同步向全球发售。这将使中国出版由过去的被动推广版权变为与国际著名出版品牌合作,主动面向全球营销。
(采访人:梁 帆)